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筛查的有效性分析
2018-02-06汤艳举
汤艳举
【摘要】目的 分析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筛查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进行检查的住院治疗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主诉,将其拟诊为冠心病高危患者。观察其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结果以及冠脉造影结果,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价值。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标准为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现象出现,其特异性65.00%;阳性预测值86.25%;阴性预测值63.75%;敏感性87.50%(P<0.05),检查结果相符率87.5%。结论 彩超检查方式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极高精准率,是一种初步筛查冠心病高危患者的有效检查方式。
【关键词】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冠心病高危;冠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4..02
冠心病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有粥样硬化现象出现,从而引发心脏供血不足。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并且该疾病的发病龄逐渐年轻化。故而,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颈动脉处于人体表面部位,而彩超检查具有无创伤,操作流程简便的优势。因此,采用此种检查方式可有效检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而有利于准确诊断出冠心病高危。在本次研究中,就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筛查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进行检查的住院治疗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主诉,将其拟诊为冠心病高危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61.42±11.03)岁。比较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结果判定
1.2.1 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观察分析研究对象的冠脉造影结果,在必要时可查看患者的冠脉造影手术记录[1]。冠脉造影能明确了解到冠状动脉内有无狭窄或是狭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判定可分为心肌桥、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5%)、重度狭窄(>75%)、无异常。根据患者实际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为患者进行冠脉塔桥或是冠脉支架等重建血运措施。
1.2.2 彩超检查结果判定
(1)经彩超检查未发现内中膜有增厚的现象,其动脉形态居于良好的状态,则说明颈动脉未出现异常;(2)若根据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在1.5 mm以上,则说明有颈动脉斑块,观察斑块质地、大小、以及形态等因素导致血管狭窄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2];(3)若根据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在1.0 mm以上,则称作为内中膜增厚,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现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其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结果以及冠脉造影结果,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标准为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现象出现,其特异性65.00%;阳性预测值86.25%;阴性预测值63.75%;敏感性87.50%,检查结果相符率87.5%。
3 讨 论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饮食结构也开始发生改变,其患病数量不断增加。血管内中膜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现象,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粥样硬化程度也在不断加重,到中老年阶段,引发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冠脉造影检查方式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有效检查出血管狭窄的程度。但由于冠脉造影检查方式需花费较高费用,且需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与特殊设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一些小型、基层医院具有限制性。而彩超检查方式在对中大型血管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能清楚观察到斑块形成的情况以及血管内中膜增厚的变化;再加上其操作简单,弥补了冠脉造影的不足。根据相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颈动脉斑块相比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冠心病具有更强相关性[3]。Kablak-Ziembicka等[4]学者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内中膜厚度>1.15 mm患者中,敏感性65%,特异性80%,冠心病相符率94%。国内相关学者同样做出研究,在内中膜厚度>0.9 mm患者中,特异性68.69%,敏感性84.62%[5]。而本次研究中,其特异性65.00%;阳性预测值86.25%;阴性预测值63.75%;敏感性87.50%(P<0.05),检查结果相符率87.5%,与大量研究结果类似。因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可对冠心病进行预测。
综上所述,彩超检查方式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极高精准率,是一种初步筛查冠心病高危患者的有效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 吕信笑,潘丽微,章圣乐,等.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 462-464.
[2] 尹少燕,邝绍樑.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 27(14):2678-2679.
[3] 周 飞,陈 东.颈动脉血管超声成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预测[J].醫学理论与实践,2017,30(9):1356-1358.
[4] 秦 淮,孙 涛,程 颐,等.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冠心病及炎性因子相关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7):551-553.
[5] 吴雪锋.冠心病预测性诊断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价值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10.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