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被指普遍存在“孤儿院旅游”现象

2018-02-06金轩远

环球时报 2018-02-06
关键词:斯特迪奥孤儿

本报驻印尼特约记者 金轩远

“这里的很多‘孤儿都是有父母的!”据媒体报道,印尼巴厘岛知名孤儿院“朱迪奥谢之家”多名前员工控诉该机构用假孤儿骗取慈善捐助。

《卫报》4日报道称,“朱迪奥谢之家”现在有94名儿童,其中只有6名儿童是双亲去世,64人的父母有一个还在世,14人的双亲都在世,另外10人存在“特殊情况”。该报经过采访孤儿院的志愿者以及这些“孤儿”的亲人后发现,“朱迪奥谢之家”的很多“孤儿”来自巴厘岛以东500公里的松巴岛,他们的父母因为贫困等原因,自愿将孩子送到孤儿院,希望孩子可以在那里获得更好的教育。

不过,“朱迪奥谢之家”的一些前员工和志愿者表示,该机构把孩子当成“摇钱树”,孤儿院已经发展成类似动物园的地方,来访的游客可以观看孩子的很多活动,不管是深夜还是早上,孩子是在睡觉还是在学习。他们表示,现在孤儿院每天要接待4到5个团体,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虽然这些团体会向孤儿院捐款,但那里的很多孩子对此已明显表现出忧虑。

这些员工和志愿者向“救救孩子”儿童权益组织提交投诉书,反映了上述情况,后者将投诉书转交印尼政府。印尼社会事务部对此进行调查后表示,在接受调查时“朱迪奥谢之家”的运营不存在问题,投诉书中的大部分控诉无法得到核实,不过会继续监控该机构。

“朱迪奥谢之家”的所有者贾斯特表示,该机构并没有隐瞒很多孩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孤儿的事实,这些孩子是因为家庭贫困被父母送到这里。贾斯特还表示,“朱迪奥谢之家”会组织孤儿每年回家“探亲”,加强儿童和家人之间的联系。《卫报》记者的调查和贾斯特的表述吻合,但是松巴岛的很多父母因为经济问题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一些孩子也多年没有回过“老家”。

“救救孩子”的工作人员苏特拉查表示,在印尼,孤儿院接收假孤儿的情况非常普遍。有的机构甚至以此牟利,通过孤儿换取在当地旅游的善心人士的捐款,该现象被称为“孤儿院旅游”。

一些研究机构表示,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儿院,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澳大利亚新闻网称,东南亚的一些孤儿院甚至成为恋童癖找寻目标的地方。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印尼语频道2日报道称,“孤儿院旅游”是对孩子的剥削。澳大利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儿童权益组织更是极力反对“孤儿院旅游”。▲

猜你喜欢

斯特迪奥孤儿
清单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越努力越幸福
越努力越幸福
赵氏孤儿
梦鸟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