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角下中国道路的形成、内涵和意义
2018-02-06程耀明
程耀明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和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现代化逐渐成为一场全球性变革运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世界结构和各国之间力量的对比。现代化在给西方带来丰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使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以摆脱来自于西方的政治控制、经济盘剥和文化奴役,是那些主权国家必须作出回应和加以解决的最现实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这条道路的内涵和目标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国内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在国际上获得了普遍认同。中共十九大向全世界庄严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为我们描绘出一张更加宏伟的现代化蓝图,标志着中国道路的日益成熟。所谓“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国际格局不断演变的必然产物,它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政治智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本文拟通过对东西方现代化运动特点的分析,考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吸取东方国家尤其是苏联现代化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现代化道路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揭示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以增强道路自信,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方案。
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和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实践
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研究可谓众说纷纭、流派纷呈,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结构学派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学派认为,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行为学派认为,现代化必然涉及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实证学派认为,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化进行了审视,使我们深受启发。但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提供的方法论指导,以及苏联现代化实践提供的初始经验,我们就不能清醒地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关注东方社会的现代化问题。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不断加剧,它在对全球资源进行巧取豪夺的同时,还强制性地把自己的经济模式、政治架构和文化观念输出到其他国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摧毁了东方国家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2]274,“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276。由此可见,西方资本主义把全球都纳入到了现代化运动过程中,现代化已经不再是西方社会的事情,而是逐渐成了主导全球的趋势。然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西方国家加速现代化的步伐,并猛烈冲击落后国家的制度形态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此过程中难以克服的矛盾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并日益尖锐化,促使落后国家不得不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行反思。这些落后国家既认同西方现代化的成就,又希望避免西方现代化的消极后果;既想通过现代化摆脱其落后和被奴役的命运,又想独辟蹊径开创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西方现代化运动是资本逐利本性驱动的结果,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演变而来的,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而东方现代化则是以打破原有社会秩序为前提,具有被动接受和模仿的特点。因此,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能回避社会形态更替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现代化放在资本主义架构中进行研究,认为现代化运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过程和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结果,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的性格塑造了现代化的性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现代化运动的走向。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认为现代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专利,而认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异构性。恩格斯晚年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俄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后能否通过社会结构的改造加速进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研究。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指出:“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的故乡和在它兴盛的国家里被克服的时候,只有当落后国家从这个榜样上看到‘这是怎么回事’,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的国家才能开始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3]这一论断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既抓住了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又为各个国家和民族探索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学方法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独特研究视野为东方国家探索符合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思考空间,在实践中,东方国家必须选择好并走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这个任务只能由具备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完成。
列宁对此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对俄国现代化的意义这一问题上,列宁历史而又客观地分析了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虽为俄国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但不可能为俄国现代化提供所需要的组织保障。因此,俄国推进现代化的最终出路在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基于这种认识,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在俄国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列宁最初尝试通过强制性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此后不久列宁就对这种直接过渡形式作了深刻反省。在《论粮食税》中,列宁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4]502。列宁认识到,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只有把资本主义经济的某些形式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迂回过渡”才能解决现代化的问题。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就曾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后,列宁及时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列宁指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4]493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虽然只是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还不能算是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但对东方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对于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行政力量迅速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速现代化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正是通过实行这种模式,苏联仅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一百多年乃至近二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历程,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苏联模式的成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方国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引发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创新和西方经济实践的变革。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运动,无不受到苏联模式和苏联奇迹的影响。此外,苏联模式还使后起的国家看到了现代化的希望,甚至被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移植和仿效。
在经济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起步阶段或经济恢复时期,苏联模式的确能够发挥其要素集聚高效和战略目标明确的优势。但是,在现代化加速阶段,即需要对各种要素按照效率最大化原则加以配置的时候,其局限性就明显地暴露出来。苏联模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悲剧落幕,促使我们对现代化模式进行重新思考,为中国道路取得成功提供了宝贵财富和前车之鉴。
二、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与中国道路的形成
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但是,近代以来,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的尝试都没有获得成功。洋务运动是在不撼动封建制度根基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发展中国近代工业,这种打上西方印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式的现代化运动,势必遭到西方列强和国内顽固势力的联合绞杀。辛亥革命虽然颠覆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找到一条中国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幻想通过照搬西方政治模式来挽救中国。由于没有彻底肃清封建土地所有制,加之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相互勾结,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一度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军阀割据,中国现代化的希望再次幻灭。在内部制度制约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多次丧失现代化机遇。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把中国现代化的希望寄托在封建官僚和中国资产阶级身上无疑是痴人说梦,封建制度已经完全成为历史,而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5]2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后就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此后逐步认识到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推进并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用敏锐的世界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当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其关键是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认知和评价。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得出的结论,究其原因:一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发育不充分,致使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因而中国不具备通过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社会基础;二是近代中国工业不发达,不具备通过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三是西方列强不愿意中国同他们分享世界资源和文明成果,中国不具备通过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所要求的国际条件。基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进行了多方位的有益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经济基础薄弱和技术落后,现代化存在巨大困难;二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理论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实践上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一度曾经认为苏联模式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但是,当这种模式的弊端暴露出来以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开始提出质疑。毛泽东曾明确提出“以苏为鉴”,但是遗憾的是他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桎梏,过高估计了政治力量的作用,将政治动员视为解决经济问题并实现现代化的一条捷径。毛泽东曾经提出要尊重价值规律,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不可能展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活力难以释放,所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成了镜中之花。实践证明,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谋求现代化,在中国同样行不通。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引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慎重思考。邓小平认为,只有实事求是地正确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开辟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于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6]16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7]2-3邓小平的这些论断,从思想方法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了深刻的总结,其要义所在就是强调必须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1]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5]29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35他还说:“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5]56从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到中共十九大,历次全国党代会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题词,可谓一以贯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诠释也一脉相承。而且,历次全国党代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论述都有标志性的拓展。中共十三大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与之相应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概括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中共十七大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表述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与之相应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概括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共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共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现代化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论述的拓展,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三、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情下的现代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现代化道路更是千差万别。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而探索出来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成果和经济运行的先进方式,有极其深刻的内涵。
1.中国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虽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末遭受重大挫折,但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比以往的任何制度都更能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道路必须将社会主义方向作为前提。邓小平曾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7]110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认同。他认为:“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5]9他还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5]22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这一论述不仅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密切关系,而且特别强调必须将中国社会的发展诉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大。当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5]23,也是前人从来没有写过的新文章,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考验,只有坚持政治定力和道路自信,才能写好这篇文章。
2.中国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又需要其长期领导的道路
中国道路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结果,继续走好和拓展这条道路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曾提出这样的疑问:“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6]170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人口大国实现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的确不同:一是中国现代化是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上谋划的,不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实的技术基础;二是中国现代化背负着沉重的人口包袱,必须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没有一个凝聚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政治力量作为国家的政治核心,中国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境地。当代中国,能够凝聚全国人心和整合全国资源的坚强政治力量唯有中国共产党。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5]7他强调,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5]14,“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1]。
3.中国道路是突出重点又强调各个领域统筹发展的道路
现代化是涉及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系统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系统阐发。他说:“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5]9经济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程度较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强,从微观方面来看,经济现代化就是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表现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人民在法律框架内享有充分自由,各项政治权益有所保障。文化现代化表现为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先进文化得以弘扬,创新意识不断光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多元文化格局日益形成,人们的合理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社会现代化表现为社会治理更加科学,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社会运转更加顺畅,法治社会日益成熟,人们能够按照公平规则分享社会资源和发展红利,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人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主要表现为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决不把自然作为奴役和掠夺的对象,从而为人类营造更好更美的生存空间。现代化的上述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推进。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障,文化现代化是引领,社会现代化是目的,生态文明是条件。
4.中国道路是对中国有利又增进世界福祉的和平发展道路
综观世界近现代历史不难发现,西方国家走的是一条掠夺式的现代化道路,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它们不仅把现代化建立在对本国人民压榨的基础上,还把本国的现代化建立在别国贫穷和落后的基础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觉醒,这条所谓的现代化道路已被抛弃,人类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决定的,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本性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遭遇深重苦难决定的,更是当今中国国情和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稳定的国内局势,而且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只有通过发展增进自身利益又在国际交往中兼顾他国利益,才能获得现代化永续动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1]
走和平发展道路,可以使中国在世界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打破“国强必霸”的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现代化模式,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解决许多世界性难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性意义已经被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所证明,能够经得起世界历史的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5]247“中国早就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5]265“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5]267
5.中国道路是前景广阔又需要进一步拓展的道路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解决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所有重大问题,才能赢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并获得更大的成就。中国道路不仅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且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空间和新纪元。中国道路是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道路的前景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道路是我国各项事业阔步向前的重要支撑,它赢得了全世界有正义感的人民和国家的赞誉,无论什么国家都不能无视这条道路所迸发出的活力和它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可以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使国家逐渐繁荣强大,一改近代以来其贫弱落后的形象,获得世界的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1]因此,中国道路是一条既遵循现代化发展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个性的道路,还有很多我们没有认识或者难以预知的因素对它产生深刻影响,这条道路还需要我们更多地付出和进一步地拓展。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5]21,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必然结果,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道路的开创,不仅使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乃至瓦解了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神话,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中国道路使西方国家从傲慢中惊醒,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盲目崇拜和路径依赖,推动了符合人类文明要求的现代化进程,为世界发展多样化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3.
[4]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