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青年观对青年思想教育的启示
2018-02-06刘新刚
■刘新刚 卢 鑫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如何认识青年并解决青年的思想教育问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关键问题。不可否认,过去三十多年全球关于青年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从而极大地挑战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厘清青年问题并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意义重大。要厘清这一问题,开发马克思的青年观无疑非常必要。既有的马克思青年观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基于马克思文本中直接对于青年的论述而进行的观点梳理,这种研究无疑具有一定价值。但是,马克思一生的主要学术努力都聚焦于人的解放问题,并没有过多地聚焦于青年问题研究。其关于青年问题的一个最为直接的文本《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考虑》)是马克思在中学时写的作文,此时,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尚未形成,在这一篇作文中探讨的更多的是青年人的价值理想问题,尚缺乏成熟认识论的支持。鉴于此,本文将基于马克思科学的认识论,系统地开发马克思的青年观,为我们提供理解青年问题尤其是理解青年思想教育问题的基本视角。马克思在其被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通过清算传统哲学完成其认识论革命,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其进行具体阐释。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两个文本开始。
一、马克思青年观研究所需要的科学认识论革命
马克思的认识论是在其对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批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将人的主体性抽象掉了,只是从客体的角度去认识人和认识人类社会。马克思在《提纲》第4条中指出,费尔巴哈在认识宗教问题时就力主将“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1]。在这一视角下,费尔巴哈将人的自我改变做了片面化的理解,即《提纲》第3条所说的由“环境和教育”机械性引起的。在这里,人的主体性被掩盖了,马克思对此驳斥道:“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在《形态》中,马克思揭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认识世界上的不足:旧唯物主义将现实中的人的主体性抽象掉,其自然无法认识到“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由于抽象掉人的实践活动,旧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不充分的,不能从人的超越性、生成性角度去理解人。
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完全的主体性存在,其为马克思清算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提供了理论资源,青年时期马克思在认识世界时,受到这一学派的影响。当然,这一学派的认识论也有其固有的问题,但马克思最终完成了对它的批判。唯心主义强调“自我意识”“观念”等表征人的主体性的概念,其认识论虽然能够避免旧唯物主义脱离人的主体诉求来认识社会问题的不足,但由于其以“观念”为出发点,使得人的主体性缺少现实基础。因此,在其视域中,现实世界成为僵死的抽象的“概念”和“观念”的综合体。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青年黑格尔派的学者将“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视为“意识的产物”[4]。《提纲》第1条就指出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的缺陷,而忽视了“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5]。
由此看来,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认识论都存在极大缺陷:第一,这两种哲学观的认识论都以“想象的前提”为起点。正如马克思在《形态》序言开篇所言:“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6]“迄今为止”的哲学理论主要指的就是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如果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起点是抽掉“人的主体性”,那么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起点是抽掉“人的客体性”。第二,由于其以脱离现实的人为研究起点,其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脱离现实的。旧唯物主义将人的主体性抽象掉了。人在其认识论框架中成为自然界中的“原子”,这使得持这一哲学观的学者运用认识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从而无法把握现实的社会。与之相反,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体意志无约束地表达于外的结果,从而其研究人和人类社会的方法论被禁锢到抽象的人文方法。因此,这两种哲学观都不能形成正确认识现实社会的方法论和观点体系。
有鉴于此,要得到能够有效把握现实社会的认识论,马克思必须在这两点上有所突破:第一,将“现实的个人”确立为认识社会问题的起点。马克思在《提纲》第6条中给出这样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社会关系总和”成为“现实人”的主要内涵。因为物质生产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便成为社会关系的核心,由此马克思主张从“经济关系”的角度阐释“现实中的个人”:“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8]第二,马克思必须开发出能够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感性直观和唯心主义的纯粹逻辑运动的社会认识方法。马克思以现实人作为起点,认为其受经济关系的制约,但现实中的人具有超越现实制约的诉求。在《提纲》第3条中,马克思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统一的观点[9]。因此,“现实中的个人”具有“实践性”,认识实践中的人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至此,马克思确立了以“现实人”为起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人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论哲学。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秉承了这一认识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10]从这段文本中,我们能够发现,毛泽东的认识论和马克思的认识论是一脉相承的。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论,马克思才能给出思考现代社会发展的正确框架。他认为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综合矛盾的复合体,必然被超越;另一方面,这种超越,是具有实践性的,不是乌托邦。正如《形态》所言:“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1]因此,人类超越市场机制的历史条件必须已经由市场机制创造出来。人类社会超越现代性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到的,无产阶级与“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的对立以及基于“全面普遍的物质依赖关系”产生的“普遍交往”。在物质极大丰富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展开的环境中,无产阶级日益感受到其自身发展的匮乏,其推翻资本主义体系,改善自我发展状况的诉求最强,这也就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这是马克思基于科学认识论,给出的关于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框架。
我们要开发的马克思的青年观应该建立在以上科学的认识论,以及基于以上科学认识论而产生的关于现代社会发展正确观点的基础之上。接下来,我们就尝试着完成开发马克思青年观这一学术工作。
二、科学的认识论革命基础上的马克思青年观
当前的全球化景观是基于市场机制所形成的现代性景观。对于人的发展的认识要以此为基础,否则就犯了马克思所批判的从抽象意义上认识问题的错误。古典主义流派对经济社会的认识是以“理性人”为起点的,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人是孤立的原子式的人,认为人没有价值问题,不需要考察人的社会规范性问题。马克思的认识论以“现实人”为考察起点,市场经济时代的人向正向发展具有“超越性”,向逆向发展具有“妄为性”。“妄为性”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对抗性问题,“超越性”决定了人类最终超越市场经济进入人类共同体。市场经济时代的人在“妄为性”和“超越性”之间张力性变动,这是基于“现实人”为起点的正确认识论审视市场经济时代人的发展得出的科学结论。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认识论,人在“超越性”和“妄为性”的差异上与人的实践活动有关,同时也具有变动性。在当前,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运用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好人的“超越性”,控制好人的“妄为性”,从而既利用了市场机制的优势,又克服其弊端,并最终超越之而向未来社会演进。
这是我们基于科学认识论所形成的思考人的发展的基本观点,我们以此为框架对青年进行分析。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与“一般人”相比,青年人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活动参与层面的欠缺。没有充分的实践活动,使得青年人在“超越性”和“妄为性”之间波动的“振幅”更大。且由于欠缺实践制约性,从而观念层面的思潮对于他们更容易产生影响:在正确思想引领下更容易形成“超越性”人格,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支持;但是,在错误思潮诱导下也极容易形成极强的“妄为性”人格,从而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带来灾难。
第一,欠缺现实实践,使得青年人在“妄为性”和“超越性”维度的波动上具有更大的“振幅”,从而迥异于其他人群。马克思的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辩证统一于“革命的实践”[12]。人受制于实践,又超越实践,在实践的制约下,形成一个以现实实践活动为基础,以“超越性”为波峰,以“妄为性”为波谷的震动。与一般人相比,青年人参与实践较少,受到的实践制约性较少,因此,青年人的社会人格的正向和逆向波动的幅度就比较大。其实,这在马克思成长的过程中有明显体现。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相信从文化批判的角度能够达到人的解放,这一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重要体现。但是,随着对于现实社会的了解,马克思逐渐认为,人的解放必须基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并认识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青年人有向两极发展的趋势,从而使得社会中出现了关于青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高度肯定,认为当代青年是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14];二是否定,认为其发展出现沉迷虚拟时空、注重物质享受、道德信仰缺失等问题[15]。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于当代青年的“妄为性”进行了描述。
第二,在系统性正确思潮的引领下,青年人较容易形成“超越性”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欠缺实践制约性,使得青年人的正向或逆向振幅都较大。正向振幅就是“超越性”。市场经济时代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不过分关注短期理性计算,对社会有整体主义关怀,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青年时期确立“超越性”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在《考虑》一文中就将为人类整体福祉工作作为个人职业的伟大志向,他谈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6]也正是因为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才不为世俗享受所动,将满腔热血以及才华奉献给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青年人的价值观大部分不是通过实践获得的,这使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非常重要。市场经济时代,“超越性”价值观,是保持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价值观,通过正确思潮来引领青年人的“超越性”价值观,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三,在错误思潮的引领下,青年人极易形成“妄为性”价值观,从而消解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盛行,为人的世俗性自由提供了所谓学术根据。在其引导下,自由妄为思潮在青年中有所抬头,青年花费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时间呈上升趋势。在市场经济时代,如果没有必要的引导,青年就会沉迷感官享受中,从而陷入“自由妄为”的境地。马克思在《考虑》中就注意到青年的这一问题:“被名利迷住了心窍的人,理性是无法加以约束的,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召唤他去的地方”[17]。当前,关于青年观的研究,我们不能忽视这一思潮,应加大对于如何帮助青年抵御“妄为性”价值观侵蚀的路径和方法的研究。
根据马克思的认识论,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青年具有“正向—逆向振幅大”“超越性思维需要系统性正确思潮引领”以及“妄为性价值观极易养成”等特点。如果只是以想象中的青年为出发点,或是对青年某个层面进行“感性直观”而形成青年观,是不能达到对现实中青年的有效把握的,反而会陷入对青年的抽象认识,无法形成对待青年的正确观点。相反地,我们运用马克思的认识论去认识当代青年,这不仅能够囊括现有研究中关于当代青年的基本观点,而且能为整个青年研究提供系统思考的方法论和理论体系。有鉴于当前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重点谈谈我们确立的青年观对于当代青年思想教育的启示。
三、对当代青年思想教育的启示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认为:人是理性的且没有价值诉求的,所以,对于人,包括青年都没有必要进行思想教育。当前,学术界也确实有某些人提出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过度和压缩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布局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基于错误认识论而形成的错误思想教育观点。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的事业影响颇大,必须加以考察。当然,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教育如何做的问题也应该加以考察。
第一,基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当代青年思想教育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只是在教育内容和话语上要进行创新。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观点,理性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终能达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不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通过研读《资本论》发现,在没有超越性教育的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人表现出极大的自由妄为性,资本利用其势力对于劳动进行定价*关于资本对劳动的定价这一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剩余价值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361、363-580、581-611页。;虚拟金融领域利用信息不对称,使得财富越来越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从而带来贫富差距问题*马克思认为,金融“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他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土地的价格更是一直在上涨。这些自由妄为性使得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综合矛盾的复合体。因此,在市场经济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我们要教育青年:在利用市场机制提升经济发展动力时,要剔除自由妄为性,且要有超越性,从而在生产力逐渐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向共产主义迈进。当前,中国处于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文件多次谈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有超越性的青年思想教育,也需要让青年了解自由妄为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当然,市场经济时代,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话语要进行创新,这应该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并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第二,在进行青年思想教育时,应该注重新形势下的“超越性”价值观的培育。与成年人相比,一方面,青年人受到现实实践的约束较小,另一方面,青年人具有较强的超越现实约束的诉求,这为展开青年的“超越性”思想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期以来,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超越性”价值观的培育。当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探讨市场经济时代的“超越性”价值观培育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的“超越性”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性问题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态度问题,或者说是对于个人主义的态度问题。因为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当前要实行市场机制,与之相对应,市场机制所蕴含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就会得到某种传播。因此,对于个人主义的态度问题就成为一个较为根本性的青年思想教育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超越性”价值观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认识到个人主义的阶段性。非超越性的西方价值观认为,个人主义是人类终极收敛的方向,而基于马克思的认识论,个人主义只具有阶段性。他认为,人的发展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三个阶段[18]。个人主义只表现为人对物的依赖这一个阶段。因此,对于青年人的思想教育一定要认识到个人主义虽然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有所表现,但只是阶段性的。“超越性”价值观的第二个表现就是,个人主义要在集体主义的统领下,要利用集体主义管理好个人主义的问题,比如我们在经济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就是为了完成对于个人自由妄为问题的有效管理。“超越性”价值观的第三个表现,就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最终要扬弃个人主义,进入人类共同体时代,只有这个时代才解决个人与整体的矛盾,每个人得到真正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通过这一“超越性”价值观教育,真正让大学生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新形势下的“超越性”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青年思想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既体现在学术研究层面上,又体现在教育教学层面上。
第三,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注意诊断和剔除新形势下“妄为性”的价值观。市场经济时代的“妄为性”价值观的诊断与剔除问题,也涉及对个人价值观的态度问题。我们应该剔除认为个人主义是人类价值观收敛的终极方向的思想。这个思想其实就是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其以“理性人”为认识论基础,认为每个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其推导出基于个人主义能够解决人类整体性问题的结论,因而提出完全不需要集体主义了。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就是以“个人应该成本收益分析而展开自由选择”为基本判断的。这一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球盛行,并借助“华盛顿共识”而广为传播,带来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等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必须对这一价值观进行认真剔除。根据马克思的认识论,基于私有化的个人主义行为,不是理性行为,而是利用阶级性、垄断性、信息不对称性、非理性等社会性因素而实现了财富的不公平分配,进而无法完成社会整体性安排。所以,这个阶段是要被超越的。当前,青年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对于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诊断。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潜藏在很多所谓“科学性”问题背后的。比如,曼昆版《微观经济学》在运用福利经济学考察自由竞争市场时,给出的一个结论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基于个人成本收益分析做出理性选择,最后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的总剩余最大。这一结论是可以运用高等数学求极值的方法证明出来的。很多人认为这是“科学”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个前提假设是有问题的。现在一些新媒体环境中提供的内容就是以此为分析前提而形成的,这都需要我们详加甄别。这是当前青年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应该引起学界同仁的重视。
长期以来,全球受到新自由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使得青年研究在方法和基本观点上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当前理论界在反思新自由主义、坚守社会主义的研究中,应该花时间和精力来关注青年问题,因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尤其在当下,全球处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地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挑战”这一“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重大发展战略机遇,而青年是这项事业中的关键中的关键,我们应该将基于正确青年观的青年研究上升到战略位置,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正确的青年研究范式。
[1][2][3][4][5][6][7][9][11][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500、528、515-516、516、509、501、500、539、500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10]《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14]谢昌逵:《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的成长》,载《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15]肖 峰 方 俊:《现代性与中国青年和青年研究》,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6][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460、456页。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