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逻辑、经验和前瞻
——以杭州为个案

2018-02-06肖剑忠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党组织党员

□ 肖剑忠

引 言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正式成为基层党建的新领域始于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时任党的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党代会报告第十部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论述“(五)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时,首次提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次党代会通过的新修订的党章据此相应地在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第三十二条中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发展逻辑如何?有哪些基本经验?有哪些未解难题值得深化和探索?笔者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思路,以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连续15年位列全国城市首位的杭州为个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回答,以助益于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未来深化。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一般逻辑

大致说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和2012年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召开这两个重要历史节点为标志,分为探索推广阶段和深化提升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浙江省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达、非公有制企业众多且历来有务实传统和创新精神的地区,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和发展作出了独特和重要的贡献。

第一阶段:探索推广阶段(2001年至2012年)。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占有绝对优势,数量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全省人民的主要就业所在。一些党员员工较多、企业负责人对党有着深厚感情甚至自身就是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解放思想,敢于吃螃蟹,在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这样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有杭州的传化集团、富通集团以及温州的正泰集团等。其中,富通集团于1993年成立党支部,2000年建立党委;传化集团于1995年建立党支部,1998年建立浙江省第一个私营企业党委。 客观地说,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加之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尚未彻底解放,仍然对“中共支部能建立在非公有制企业吗”[1]持怀疑态度、吃不准,当时这些企业的先行探索尤为可贵。1999年8月2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对浙江传化集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专门作出批示:“要注意总结此类经验,研究共性问题。这不仅对浙江有现实意义,对全国也有积极作用。”这表明了中央领导对杭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探索的充分肯定。事实上,时任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和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等其他中央领导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同样高度关注,并到多个地方开展调研。其中,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5月亲临杭州的传化集团、富通集团、大地网架和温州的正泰、德力西等企业视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明确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连续数年的广泛基层探索和深入基层调研以及充分理论准备的基础上,时任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一遵循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充满思想创新的重要讲话肯定了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及其入党的可行性,从而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扫除了思想障碍。此后,在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和推动下,全国各地都加大力度,如火如荼地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数据表明,在2007年7月底前,杭州市4389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提前实现了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完成组建任务的目标;杭州非公有制企业150万从业人员中有党员7万余名。[2]

第二阶段:规范提升阶段(2012年至今)。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突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基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实践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和解决,各地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涌现的诸多探索和做法也有待规范和统一,中央于2012年3月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同时,中央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这次重要会议和这份重要文件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诸多重大问题做了明确和规范,比如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自身建设等六个方面,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为实现“两个覆盖”,即实现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做了明确和规范,提出“县以上地方党委一般要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统筹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单独为实体工作机构,并内设纪检机构;不具备条件的,可依托或挂靠有关职能部门,做到有人员编制、有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沟通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应设立企业党委或综合党委,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对大量分散的规模以下企业,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作用,实行区域化、网格化管理。对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企业,可依托相关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实行归口管理。”此后,各地县以上地方党委都成立了“两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工委,并在组织部门单设了“两新”处(科)。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的完善、责任主体的明确、工作机制的健全,我国各地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显著强化和深化,进入了新阶段,迈上了新台阶。

透过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三种逻辑影响和支配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

1.政治参与逻辑: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有正常的组织生活

对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党员来说,他们既是经济人,又是政治人。说其是经济人,是指他们具有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身份,以其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获得属于自己的收入;说其是政治人,是指他们还有党员的身份,还必须按照党章规定,履行党员的基本义务,享受党员的基本权利,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概言之,必须有其在党内的政治参与。为了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行使党内民主权利、履行党员义务、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必须建立党组织、辟出党员活动场所、建立工作机制、创造活动载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正是党员政治参与的逻辑必然。

2.执政逻辑:实现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为了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就必须将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同时基层党组织必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解决基层经济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各类难题,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扩大党的影响,传递党的温暖,展示党的先进性,从而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我国集聚诸多精英(包括党员)、展示先进生产力、创造大量财富、影响面很广泛的基层领域,同样必须受此执政逻辑的支配和影响。换言之,根据执政逻辑,党必须实现其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了实现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覆盖,杭州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归口组建、园区市场区域化组建、商务楼宇社区化组建等多种方式,广泛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杭州全市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69627个,党员数为189063名,占全市党员数的27.6%。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组建率和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众中所占比例显著提升。为了实现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覆盖,包括杭州在内的浙江全省各地一方面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活动场所,另一方面按照“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优良的党员队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健全的工作保障、有明显的工作成效、有良好的社会评价”的“六有”标准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此外,还通过建立示范点,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

3.发展逻辑:实现党建强和发展强

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应内在地包含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目标诉求,同时也是一个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过程。唯有如此,企业出资人或企业负责人才有持续推动、支持和保障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才有依托,企业党员也才能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避免党内政治参与有去处但谋职就业无去处的苦恼。循此逻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必须将服务发展作为其工作目标,必须通过建立党员民主听证制度、党员示范岗制度、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度以及“双培养”机制(将党员培养成业务能手和管理骨干,将业务能手和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开展“党员办实事”“党员合理化建议”“党员项目攻坚”等活动,使得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展示先进性。据媒体报道,还在2007年,杭州市有1969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了党员民主听证活动,累计举行听证会4850余次,提出听证意见13200多条,其中有75%以上被企业采纳;有4019家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了创建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和责任区活动,参加党员达45430人。[2]又如,富通集团党委为了攻克光纤预制棒技术,打破少数几个外国企业的垄断,组建了由8名党员骨干组成的“项目攻坚党小组”,经过日夜奋战,最终成功攻克光纤预制棒技术,震惊了整个光通信行业。[3]所有这些充分证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遵循发展逻辑是必然的,同时实现党建强和发展强这“双强”目标是可能的。

二、杭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

1.坚持区域统领和行业引领,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责任主体全面化

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印发后,各地县级以上党委都成立了“两新工委”具体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但面对点多面广的非公有制企业,“两新工委”显然无法直接抓好一个地方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进一步具体化,换言之,必须有直接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主体。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包括杭州在内,各地主要遵循区域化党建的思路,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落实到区域党组织,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以及各类开发区(园区),基层党组织成为各地直接抓非公有制企业的责任主体。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鉴于大量“两新”组织栖身于商务楼宇的实际,这些地方还通过成立楼宇党组织来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实现以楼宇党建引领非公党建。应该承认,由区域党组织来担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有其诸多优势,例如可以更好地整合党建资源,实现无缝隙覆盖,更好地把责任具体化,等等。特别是对于开发区(园区)党委来说,他们熟悉入驻的非公企业情况,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管理职能较多,由此使得他们具体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时更有权威和效率,有更多的渠道和载体。但毋庸讳言,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虽然栖身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这些空间区域内,却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之间属于弱联系状态,因为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很少获得甚至不大需要地方党组织主导的依托区域资源的服务,地方政府对这些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也更多地是依靠税务、工商行政、质监、消防等垂直管理部门。这就必然导致区域党组织承担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有心无力、难以将党建工作责任有效传导到点多面广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尴尬局面。为了突破这种困境,杭州市提出推进区域统领、行业引领“双领联动”,一方面增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另一方面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在“双领联动”体制下,教育、司法、环保、经信、财政、住建、卫生计生、金融等部门成为本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牵头抓总的责任主体。由于这些职能部门对本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更加了解且有诸多行政管理职能,非公有制企业会更加支持、配合和参与行业主管职能部门牵头开展的各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如此一来,不仅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主体更加全面、领导体制更加科学,事实上还有助于非公有制企业更好地表达利益诉求和行业主管职能部门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能。

2.坚持传统业态深化和新兴业态拓展,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领域全域化

实现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相比社区党建和农村党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党建,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所依托的非公有制企业本身就有更多的变化因素,包括企业破产、企业搬迁、企业兼并、企业新成立、企业党员频繁流动等,其动态性更强。近些年来,杭州一方面在原有基本实现“两个覆盖”工作基础上,通过开展“两覆盖攻坚行动”、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500强”示范点、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等,不断深化传统业态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另一方面,专门召开新经济新业态领域党建工作现场会,重点瞄准互联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等杭州发展迅猛的新兴业态,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加大力度,不断推进新兴业态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确保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覆盖真正全域化。截至2017年底,杭州累计在上述领域建立党组织1100多个,吸纳党员4.2万多名,覆盖企业3万余家,打造出了梦想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北部软件园等一大批党建氛围浓厚、业态特色鲜明、工作成效显著的党建示范点。具体如互联网业党建,杭州累计建立互联网企业党组织432个,其中党委37个,党总支42个,党支部420个,覆盖企业2007家,覆盖率从2015年的不到40%提升到67.35%。[4]像互联网产业发达的西湖区,建成了西湖区互联网业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杭州市西湖区互联网业联合党委、西湖区互联网企业出资人联谊会,建立了联合党委和出资人联谊会建立协同走访沟通机制,等等。[5]除此之外,杭州新业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还有梦想小镇、北部软件园等产业集聚区,有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和网易(杭州)有限公司等企业。由于这些新业态普遍存在企业“轻资产、大体量、高技术”和从业人员学历高、年纪轻、党员多、思维活、能量大、影响广的特征,杭州对这些新业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拓展,显然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社会的和谐、城市执政基础的巩固,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3.坚持中央要求和地方特色,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规范化

2012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要求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按照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的标准,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公开承诺活动;要求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等等。该文件印发以来,杭州一方面按照文件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另一方面,根据杭州的实际,在经费、场所、制度、活动等方面进行规范。例如:在经费保障方面,杭州要求按照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按党委2万元、总支1万元、支部3000元的补助标准,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在单位管理费用中列支并在税前扣,非公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全额返还给非公企业党组织用作党员活动经费,区、县(市)和市直部门(单位)的留存党费中5%-10%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拨付给非公企业党组织,以规范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在考核方面,杭州按照“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优良的党员队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健全的工作保障、有明显的工作成效、有良好的社会评价”的“六有”标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规范化考核;在制度建设方面,杭州通过范本式制度、流程化图表、规范性表单的有效结合,将党员教育管理等28项具体制度规范化和明细化;在活动方面,杭州要求按照“123”(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按照规定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标准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活动规范化;等等。所有这些基于成功实践和更高要求的规范化工作,一方面提升了杭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而促进了杭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杭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更高层面和更广地区的复制和推广。

4.坚持又红又专,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

党务工作者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多年以来,杭州各级党委和各非公有制企业在实践中通过多种渠道选聘党务工作者:一是企业聘请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的退休干部担任企业党务干部;二是企业自身培养选拔的干部担任企业党务干部;三是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务工作者。通过这三种渠道,许多优秀人才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当上了企业专职党务工作者,担当起了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任。为了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职业化水平,使他们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杭州近年来尤其重视做好两项工作。其一是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杭州市、区(县、市)甚至乡镇(街道)各级党委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纳入培训对象范围,依托市委党校、区委党校、区党员培训中心、高校等阵地,邀请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专家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开展了全覆盖的培训。其二是推广“红领职业通”制度。该制度始创于杭州市余杭区,如今在杭州全市得到推广。所谓“红领”,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一个特殊称谓。他们是由党委组织部门经过申请、审查、培训、考试、问卷调查、现场答辩等环节,从在职党务工作者和群团干部、高校在校学生党员等群体中择优筛选确定。经遴选、培训考试合格后,专家评审委员会还会根据不同对象的政治表现、工作年限、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彰奖励等,对“红领”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初、中、高级资质等级,并每年开展一次资质年检和绩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对于“红领”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考核为称职以上的持证党务工作者,初、中、高级分别按照每年2000元、4000元、10000元标准发放党务工作补贴,每3年上浮10%;在推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评先选优时,向持证党务工作者倾斜;对特别优秀、符合有关要求的非公企业党委、党总支书记,可列为区管副职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等等。[6]无论是加强培训,还是推广“红领职业通”,其目的都是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得他们成为又红又专的职业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上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突出表现就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更加熟悉党务工作的要求和程序,普遍有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赢得上级党委、企业和党员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未来前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包括杭州在内,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需要继续探索和不断创新,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着眼未来,以下工作应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进一步攻克的难点。

1.以非内资企业为主攻方向,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全面覆盖

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包含着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及香港、台湾地区同胞在大陆投资兴办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这些外来投资者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例如,认为建立企业党组织影响管理者权威,开展党员活动影响企业生产。在非内资企业,不仅党组织难建立,就是在企业工作的党员职工参与企业外面的党组织活动也难,因为企业主或不予准假、不给时间,或表示反对和反感,或干脆以开除相威胁。部分党性不强的党员员工,因为担心个人饭碗或前途受到影响,往往对企业主言听计从,自觉远离党组织,甚至一开始就隐瞒其党员身份。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党组织在非有制企业全覆盖目标的实现,不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另一方面影响了党组织对部分就职于此类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影响了党内纪律的严肃性,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了破解非内资企业党建工作难开展问题,各地党委政府应在详细摸清本地非内资企业情况的基础上,排出应建而未建党组织的企业名单,并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定点联系一家或若干家企业,亲自指导该企业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一般而言,由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出面与非内资企业业主进行沟通协商交涉,非内资企业业主往往会更加重视,采取配合支持态度,从而逐步提高非内资企业党组织建设比例。特别是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代表者,领导干部积极为非内资企业送去各类关心和服务,例如手续代办、利益表达等,更能打动企业主,改变他们的固有认识和最初态度,进而支持在其企业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此外,外资企业的党组织应立足企业内中国员工的爱国情感诉求,多宣传党和国家的建设成就,多开展抒发爱国情感的活动,以不断增强其对中国员工的凝聚力。即便在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外资企业,党员的上述作为,同样可以起到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实现工作覆盖的效果。

2.以政治功能为重点,实现基层党组织活动全面从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突出政治功能,这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来说很有必要性和针对性。之所以有必要,这是因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属于政治组织,其组织开展的活动突出政治功能,能起到提高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党员思想境界、增强党员政治信仰坚定性、增强党员的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法治意识等作用。之所以有针对性,那是因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既有部分党组织很少组织开展活动的问题,也有开展活动但不突出政治功能的问题,例如: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组织的活动主要是登山、考察、比赛之类偏重于文化娱乐功能的活动,有悖于基层组织建设中突出政治功能的要求。又如,一些基层党组织喜欢将党员大会、行政会议套着开,以及将一些与党员和党建无关的事务性工作作为主题党日的内容,这些现象同样表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存在突出政治功能不够的问题。为了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域同样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必须以政治功能为重点,兼顾服务功能和文化功能,经常并严格依规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思想政治工作、上党课等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凸显政治功能的活动。

3.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面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对未来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尤其具有指导意义。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许多难题其实源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反过来说,这些难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有赖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例如,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档案或放在企业,或放在人才市场,或放在原先单位,由于企业本身的易变性和党员自身的流动性以及企业档案管理的不规范性,容易出现党员档案丢失、造假或接转麻烦现象,可行的解决之道就是为党员建立电子档案。又如,不少在外地非公有制企业就职的流动党员不及时缴纳党费,甚至欠缴或长期不交党费,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党员的意识和觉悟以及党组织的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不方便的原因,针对后者我们完全可以寻求网上移动支付这一解决之道。再如,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流动性大、流动党员比例高,由此带来党组织人数难摸清、党组织难稳定以及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和履行义务难、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难等诸多问题,为此,可开发和推广党员智能卡,从而使得每一位党员的基本信息及其在流入地履行党员义务、参加组织活动等方面信息能被及时和完整地记录下来,进而便利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以及激励广大流动党员更加积极地履行党员义务和参加组织活动。上述所举数例说明,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我们应确立制度+技术的战略思维,更多地借力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面提效。

4.以红色趣缘社团为纽带,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全面参与

笔者在多年的基层调研中,发现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员参与活动不够积极而苦恼。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应更多地成立以党员为负责人或骨干的红色趣缘社团。由于这些趣缘社团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社团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和高强度的人际关联,其开展活动往往频率高,且对包括党员在内的所有成员具有较强吸引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党员参与这些趣缘社团组织的活动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不需别人的劝说和上级组织的命令。一旦有了诸多以党员为负责人或骨干的趣缘社团,则可按照党建+社团的思路,开展各类突出党建主题、展示党员先进性、体现正能量的组织活动,具体如红歌比赛、文明城市建设摄影、交友、庆祝“七一”演讲、红色之旅、志愿服务等。总之,这些以党员为负责人或骨干的趣缘社团开展的活动,兼具文化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不仅有助于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更能赢得企业主的支持,同时也能展示党员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达到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效果。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转型期非公有制经济文化的偏离与矫正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