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殡葬习俗历史文化变迁与现代厚养薄葬新风尚

2018-02-06周如南

中国民政 2018年7期
关键词:介子习俗价值观

清明的渊源与传说。清明是24节气之一,一般是冬至之后的第108天。清明节也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始于周朝,有2500多年的历史。从民俗角度来讲,它跟一个传说有关。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逃难之时,其大臣介子推背着他在山上避难,因没东西吃,在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粥,救下主人。十多年后,重耳当了国君,即晋文公,而介子推辞官不受,背着老母隐居在深山老林中,避不见面。“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晋文公找不到,只好放火烧山,三面点火,想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介子推宁死不从,后来人们在山上找到了他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大哭。规定这一天全民都不能生火做饭,称为寒食节,在这一天进行祭拜,将寒食节之后的第一天定为清明节。所以这一节日起初是皇帝对重臣祭祀的时间,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民俗。

殡葬习俗的构成。传统殡葬文化可以分为三个版块,一个叫殡,一个叫葬,一个叫祭。殡,就是人死之后对尸体的处理,尤其是汉族人,要在家中堂设一个灵堂,把尸体摆在台子上接受前来吊唁人的悼念,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经过阴阳师等去测算,一般是头七天,有的是七七四十九天,这是殡的过程。葬,就是把尸体运到墓地的过程。今天我们做的更多的事是祭,祭祀、祭祖,其背后体现的是汉族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费孝通教授曾说,中国人是有祖先和有子孙的民族,一些传统的汉人区,会把祖先灵位摆在堂屋正中间,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还会把家谱摆出来,让祖先与后代进行时空连接,以示纪念。

殡葬习俗的地区差异与现代变迁。我国有56个民族,近14亿人口,其实各地各民族的殡葬习俗都不一样。汉族人传统上一般是土葬,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殡葬习俗与汉族人不太一样。如在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一直是火葬传统。他们甚至开玩笑说,这一点上彝族人比汉族人领先几百年,你们汉人是现在才提倡火葬。彝族同胞们火葬是先搭建柴架子,然后把尸体抬放上面,点火燃烧,最后烧成炭状。围绕火葬仪式,同时还会伴随着毕摩(当地巫师)的灵魂超度法事等,所以葬礼是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而在藏区,还有天葬的习俗,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西藏人推崇天葬,认为拿肉身来喂食胡兀鹫,是尊贵的布施。2015年西藏审议通过关于制定《西藏自治区天葬管理条例》的议案。当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还有树葬、水葬、岩葬等多种安葬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殡葬文化也在发生变迁。我们今天提倡文明殡葬,有了现代的海葬、树葬等方式。现代树葬把骨灰放在树根的地方滋养,寓意生命之树。还有一种钻石葬,就是把骨灰做成钻戒直接戴着。总之,不管什么殡葬方式,寄托的都是对于祖先的思念,折射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背后的价值观与生死观。从人类学的角度讲,殡葬仪式是人类文化实践的重要载体,并以民俗的形式呈现,本质上还反映了当地人的世界观、社会结构与生活世界。

大力推广厚养薄葬新风尚。从社会学角度讲,推广厚养薄葬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转型意义。之前的薄养厚葬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产物,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繁衍生息、代代生养。比如围绕祠堂文化而形成的是农民群体基于血缘关系构建的乡村公共空间,并由此在乡村社会形成的熟人社区中的攀比之风。“你风光,我要办的比你还风光,否则丢脸。”从这个角度讲,厚葬文化是根植于乡村传统社会价值观的一种衍生文化。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或者说伴随着现代文明转型,厚葬文化的社会基础也正在逐渐消失。厚葬正在转型为薄葬,或者文明殡葬。同时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薄养风俗应当倡导转型为厚养。无论薄葬、厚葬,与我们的现代社会价值观如何树立有关,因此如何形成良性的社会倡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先辈当然要缅怀、要怀念,但是,如果囿于传统殡葬观和生死观,觉得要操办风光给人看,同时期待祖先风水庇佑后人等等,那在这种价值观主导下,厚葬就有它的社会基础。这个基础不破除,我们的厚葬传统不可能变成现代文明殡葬文化。为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政府也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并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便利甚至惠民殡葬,共同推动社会形成厚养薄葬的新风尚。

猜你喜欢

介子习俗价值观
清明节与介子推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介子推守志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清明节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