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引领物流业转型升级
2018-02-06张菀航
本刊记者 张菀航
又一个年中大促热闹收官,诠释着科技驱动消费升级的诸多可能性,更是一场赋能物流业的深度实践。
5月29日,京东物流实验室—X事业部正式发布了全自主研发的L4级别无人重卡、自研JDY-800无人机;阿里在随后召开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宣布投资千亿布局智能物流骨干网;由苏宁打造的智能仓储物流基地“苏宁云仓”也已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智慧物流,已然成为各大电商竞逐的新场域。
从订单生成到拣货、包装、出库、运输、配送的全流程“无人化”,已经成为今年“6·18”期间真实的应用场景。
而不只是电商,仓储业、快递业、传统零售商等也纷纷入场,希望在行业新变局中握紧更多筹码。
智慧物流驶入快车道
“智慧物流的本质,是对物流资源、要素与服务的信息化、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并通过数据的连接、流动、应用与优化组合,实现物流资源与要素的高效配置,促进物流服务提质增效,物流与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强调道。
智慧化变革,正成为重塑物流生态的新引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绍华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列举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落地应用。
她介绍道,从国外经验看,UPS(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早在1991年便开始涉及智慧物流。其物流系统从货车到航空各领域实现了大数据支持,并可通过UPS拥有的人造卫星,将所有快递数据及时反馈到系统中。UPS计划重点打造“智能物流网络”,通过对分拣设施、技术能力和生产自动化进行升级和投资,增大运送能力。
知名电商亚马逊也已率先启用了全新的“无人驾驶”智能供应链系统。2013年12月,亚马逊就提出了Prime Air无人机项目,期间尽管因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政策限制遭遇发展瓶颈,但还是在2016年12月于英国完成了商业性无人机送货的首飞。
国内物流业探索同样有亮眼的表现。依绍华举例说,目前京东已建成的“亚洲一号”,是全球首座全流程无人仓库。采用300个“小红人”机器人负责分拣包裹,运行速度达每秒3米。无人仓每日可处理超过20万个订单,整体运营效率较传统仓储提升10倍。此外,苏宁正在测试“仓到仓的无人解决方案”。据了解,苏宁将打造“末端配送机器人—支线无人车调拨—干线无人重卡”的三级智慧物流运输体系,连同正在布局的无人仓、无人机,实现无人物流技术应用的闭环。
今年3月,顺丰控股子公司获颁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这也意味着顺丰所构想的“三段式空运网”中的末端配送正式开启商业化运行。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研究室副主任陆成云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指出,“智慧物流的本质是物流,其逻辑起点是物流活动的效率、成本优化,以及相应的企业效益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装备等,是实现智慧物流成本效率优化、供应链整体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和牵引手段。”
“从我国目前智慧物流的探索实践看,无论是在时效性还是相关技术层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魏际刚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双11’完成1亿包裹签收时间为2.8天,比2016年的3.5天有所提前,时效比2013年提升3倍有余。快递公司启用大数据路由分单后,分单的速度提升了2-3秒/单,仓库分拣效率提高50%以上。”
魏际刚进一步说,在电子商务巨大需求的激发下,基于电子面单、多级地址库、智能算法、云平台、大数据分单路由、物流预警雷达、智能调度等技术支撑,物流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再加上庞大的快递员、配送员队伍(我国特有的比较优势),使得城际货运、同城物流、即时配送、农村和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等向着高效化、精准化、可视化、共享化迈进。
“与此同时,智慧物流服务的覆盖面在持续扩大。”魏际刚说,三四线城市、县乡偏远地区、城市社区、生鲜冷链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仓储体系、终端服务网点等得以加快形成。目前,已有多家电商、快递、零担企业依托县级网点布局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完善农村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我国物流服务体系的植根性、纵深性大大加强。
智慧驱动降本增效
近年来,我国物流成本进入下降通道。数据显示,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实现了自2012年以来的“五连降”。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4.5%。
智慧驱动,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路径更为清晰。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推动物流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依绍华分析认为,这些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的积极效应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可以推动物流信息实时共享,促进物流传输路径的优化,从而减少空载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用户大数据挖掘、分析消费者偏好,进而预判货物需求,提前做好货物调拨并优化仓储分配。
此外,还可以让客户快速获取物流信息,预判用户物流习惯,从而不断完善物流服务质量。依绍华强调,“物流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通过新技术应用,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更细致的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魏际刚进一步说道,物流企业通过技术的快速进步、服务的快速迭代,市场竞争力获得极大提升,物流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重大转型,效率驱动、数字驱动、体验驱动、消费者驱动更加明显,供需匹配程度大大提高。
“特别是,物流安全化与绿色化水平也实现了提升。差错率、货损率、事故率较大幅度下降,物流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代价进一步降低。”魏际刚强调,物流结构同时得以优化。物流业的解构与重构正在深入推进,伴随而来的是物流链条的裂变、跨界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的快速涌现。智慧物流重塑着物流市场主体,一方面,许多传统工业化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物流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货运等加快数字化、智慧化步伐,推动自身转型。另一方面,许多并非传统意义的物流业者成为重要参与者,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或为物流链赋能,成功推动着物流业升级和市场格局的变动。
而智慧物流的发展效益,不仅局限于行业革新。“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具有较强的波及效应,物流业功能提升将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依绍华表示。
魏际刚同样认为,“智慧物流使得互联网、物流与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的关系更加密切,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了全社会的供应链体系。”
依绍华进一步分析道,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技术提升带动其市场规模和GDP贡献率增大,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将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此同时,物流业的发展会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流通便利化,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并且,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可致力于物流响应速度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甚至倒逼生产环节的柔性化和快速响应,带动产业形态的优化。特别是凭借物流业对其他产业既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技术外溢效应将会传导到其他产业,并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仍有痛点待解
“尽管物流服务水平获得大提升,但从物流全链服务看、分地区看、分行业看,智慧物流的应用水平又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物流服务质量改善的空间很大。”魏际刚坦言。
魏际刚进而指出,不难发现,现有物流体系、结构、能力与快速变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突出。面对不同规模、业态和地域的电子商务需求以及革新的商业模式,当前物流业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均难以更好地满足和契合。举例来看,生鲜冷链、医药快递物流等尚处初级阶段,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递物流相对薄弱等难点亟特进一步解决。服务电商的快递物流基础设施部分存在发展方式粗放、协同不足的问题。例如,一些“物流园区”存在盲目性、重复性建设,仓库空置率居高不下,亟需系统规划。许多仓储企业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仓库功能单一,主要体现以静态的“储备”和“储存保管”为主。
另外,生产要素价格在持续上涨,推高运营成本,不少企业承压前行。近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度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关于物流用地的平均价格, 与上年相比,50.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有所增长或大幅增长,物流用地难、用地贵持续影响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56.8%的企业反映劳动力成本高,从统计结果看,被调查企业的人力成本平均占主营业务的 17.4%。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匮乏也已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魏际刚强调。当前,物流从业人员缺乏体系化、延续性培训,数字化转型面临专业人才瓶颈,整体素质提升落后于行业规模增长速度。加之对工作强度、社会地位等的不满情绪,从业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
有报道称,快递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平均高达70%,用工难已成为核心痛点。
此外,陆成云还提醒道,“在智慧物流发展中,整个产业链间的信息壁垒、信息孤岛等现象长期存在,各类文件也常出现类似的问题表述。”实际上,从技术层面看,信息联通并不存在实质性障碍。但当前需要找到各参与主体共同的系统效率提升模式,以及转化为各自经济效益的业务模式、合作模式。
且从监管层面看,信息标准体系也还有待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新的发展阶段要求监管部门加快研究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数据高质高效流动的新规则,数据安全、数据垄断、稳私保护成为新焦点。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呼唤政府监管和相应体制机制的配套跟进,行业发展仍需开放、包容、共享、公平的营商环境的构建。”魏际刚表示。
“与此同时,无人机、无人车等智慧物流技术的潜力虽显而易见,但短期而言,仍有诸多相关技术难关需要攻克。”依绍华提醒道。运输配送的“无人化”,仍需面对法律适用的问题,甚至可能牵涉不少的伦理与道德争议。
未来图景可期可及
智慧物流变革,一日千里。
“展望未来,智慧物流会加速中国物流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物流业的革命。”魏际刚判断说。
他如此描绘智慧物流的明日图景,“智慧物流将从快速增长的初级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并持续推动物流业的转型升级进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将实现在物流中的深度应用,助力物流业完善体系、优化结构、提升功能、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以及大规模的国际化。生产、流通、消费,线上与线下等各类资源会得到进一步整合与重组,加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世界物流企业集团,强大、智能、绿色的全国性物流服务体系将会最终形成。”
“还需明确的是,我们推进智慧物流发展的视野也不可仅停留在单纯的‘智慧’技术应用,需将技术与背后的物流、供应链组织创新逻辑进行有机统筹。”陆成云认为,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条件,一方面是发掘技术和装备高效率应用的组织模式。以推广智能化仓储、装卸为例,可推进网络化结构的物流枢纽建设,集成各类物流仓储需求、运输需求,创造规模操作环境等。另一方面,需要形成与规模化产业组织匹配的产业生态。企业要以包括战略协作、资产整合在内的多样方式,使智能化带来的高效率物流价值可在各参与主体间得到合理分配,由此形成利益共同体。
当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已降至15%以内,但仍在世界平均线之上,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8%-9%的水平,尚有一定的追赶空间。
依绍华分析了各参与者在布局智能物流方面的更多可行路径:
物流企业毫无疑问是发展智能物流的主体,布局智能物流可谓近水楼台,现阶段还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技术可靠性。
电商企业可利用后台产生的消费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与物流企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并加速在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方面的新技术落地。
传统零售业当前可能处于智能物流发展较边缘的位置,建议主要推进物流企业及供应链上游企业合作,发挥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动信息交互,减少库存,提高周转率;另外,智能识别、无人零售等也值得传统零售企业关注推广。
物流信息化平台企业更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精准度,并发挥信息共享的渠道优势,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处理、输出等形成决策依据,对整个物流活动起到指挥、协调、支持和保障作用。
有关下一步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建设的思路,在依绍华看来,前提以及最核心的仍是技术创新。与此同时,物流基础设施仍需继续完善。物流行业协会也应积极发挥作用。
依绍华最后强调,“智慧物流,技术是第一道‘安全锁’。”如现阶段无人车、无人机配送若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应具备经由监管部门严格审查且安全系数可靠的成熟技术。与此同时,也应意识到任何新技术的出现或多或少伴生风险,但技术创新浪潮不可逆转,不能因风险止步不前,更应通过不断保持技术更新以降低这种负面效应产生的可能。
“监管是第二道‘安全锁’。”依绍华表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有责任完善规则,健全监管体系,制定行业和技术标准,规范新物流技术的使用;同时,也应适当鼓励相关技术推广,发展智慧物流技术创新试点,引导构建较为宽松的创新环境,在社会安全、社会效益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