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中国梦
2018-02-0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叶聪
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叶聪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当前,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的价值诉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离不开工匠精神。
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
新时期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具有持之以恒、执着专注、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内涵特征,表现为无私奉献的敬业情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敢于创新的进取意识、锲而不舍的坚强信念。工匠精神就是将一件事情、一门手艺、一件产品做到最好,从不急功近利和慵懒懈怠,始终追求非凡极致的工作目标。一代又一代大国工匠们秉持工匠精神,在实现个人价值过程中,促使中国制造业一次又一次的转型升级。“镗刀大王”戎鹏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立足于岗位讲奉献,其“诚敬做产品”的理念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全国技术能手”王海东创建“1+N”博客,多家企业分享他的焊接工作经验。高铁专家李万君勇于创新,跨越实现了一项项技术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关,使中国高铁制造业不断强大,走在世界高铁技术前列,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国制造”。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旗帜,成为各行各业生存发展永葆活力的精神依靠,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民族腾飞的动力所在。
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途径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首先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进行积极广泛传播解读,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工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工匠精神融入血液,深入人心。
探索职业培训新模式,培养工匠型人才。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是工匠,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更多工匠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要从小抓起,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择业观。培养大量多层次、高素质的技能劳动者,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主要途径,首先必须让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拥有同等重要社会地位,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切实解决职业教育缺乏好的实操指导老师、没有实习场地、设备和材料的现状,此外,必须下功夫解决校企合作两张皮、产教融合不够等老大难问题。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大机器生产,职业院校教育逐渐代替了师徒制,成为培养产业工人主阵地,但是,单纯的职业院校培养有脱离生产实际的弊端,“现代师徒制”的诞生,弥补了职业教育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关系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工匠的参与。
完善政策制度设计,提高工匠待遇。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完善政策制度设计,提高工匠待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首先必须让“工匠”拥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充分认识他们的重要作用,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形成尊重高技能人才、争当高技能人才的价值理念;此外要让高技能人才的经济有保障,在工资分配和生活待遇上做到技师与工程师相当、高级技师与高级工程师相当,确保他们无需为生存担忧,让他们潜心钻研技术;大胆创新攻关,敢为人先,并且要大力拓宽优秀技工晋升通道,持续完善各类技能人才评价体制和激励制度,让优秀工匠能尽快脱颖而出,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弘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敬业就是基于挚爱基础上对工作的全心投入的精神境界,本质上就是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企业、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我们每个人都是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敬业奉献,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和谐氛围,要让“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的思想理念成为价值追求,引导每个从业者自觉追求工匠精神为工作目标,鼓励大家将这种精神融入现实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提升个人生活品质的独特方式,只有人人践行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将无私奉献作为一种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支撑,中国梦的实现才能汇聚强大精神活力。
弘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不仅是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也是认真严谨的精神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事业高度,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上都要追求高标准、严要求,认准的事业都必须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进行下去,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消极应付。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工匠精神的严重缺乏脱不了干系,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倡导的精神追求。工匠精神不是匠人的专属,但是每个人应该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才能实现。
弘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张旗鼓弘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用创新追求卓越,就是要在尊重科学前提下,不拘泥陈规陋习,不局限于旧思维模式、旧习惯,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努力发现缺陷不足,积极创新发展改进,并且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开发潜能,最大限度地完善产品性能,做到创新无止境,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潮流,使工匠精神深深扎根于每个公民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
要实现转型升级,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弘扬工匠精神将带领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持续创新发展,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价值理念。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将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实现个人理想和祖国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