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市:提升组织力绘就“强村图”

2018-02-06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强村飞地经常性

数据:截至2017年底,嘉兴市861个村集体资产总额262亿元,村均3043万元,比2012年底增长95.4%;年经常性收入13.7亿元,村均159万元,比2012年底增长104.4%,已全面消除年经常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年经常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72.5%。

既全面发力又持续用力,绘就强村“路线图”

●紧盯目标强定力。市委书记带头调研亲自抓,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研究持续抓,设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具体抓,组织部门会同农办(农经)、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深度参与合力抓,接续锁定年经常性收入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转化目标实施“强村计划”,明确指标到年,铺排任务到村。

●筑强堡垒激活力。结合换届选拔1533名“致富带头人”治村,确定150名村党组织书记为“领雁导师”,设立20个市级基层干部实践培训基地,每季度举办“领雁论坛”。

●系统考核增动力。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纳入市委推进重点工作、推动争先晋位“双推”活动,纳入县镇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村干部“双述双评”和“三项承诺”。

既精细谋划又精准施策,铸好强村“致富链”

●配足“强村要素”。引导各村特别是薄弱村深入推进“两分两换”“退散进集”、土地整理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向每个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土地管理工作联络员,推动所有村与企业、机关、社区组成“四方红色联盟”共享资源共谋发展。通过强村帮带、千企结对、指标入股等方式,以政府专项基金为撬动,弥补薄弱村“启动资金”不足之短板。

●推广“强村九法”。坚持因地制宜,把握强村规律,推广运用“飞地造血”“抱团取暖”“退散进集”“要素交易”“电商孵化”“农光互补”“美丽撬动”“一村两楼”“政策扶弱”等务实管用的强村做法,挖掘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为各村导航。

●管好“强村账本”。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流转机制;紧扣农村资金、资产、资源民主管理,实行公开表式、原始票据、“三资”图片、民主决策、审批手续等“五公开”制度;紧扣村级资产、村干部监督,建立推行农村审计巡察等制度。

既立足当地又拓展飞地,念好强村“山海经”

●深耕“飞地抱团”。采取“飞地抱团”模式,通过县域统筹、跨镇经营、多村联合,建成“一县一团”“一镇一团”项目103个,涉及914村次,总投资62.1亿元,实现县域抱团项目全覆盖、集体经济薄弱村全打包、“消薄”任务全兜底。

●深化“山海协作”。发起与丽水市“消薄”山海协作,通过“地市搭台、县市唱戏”,利用丽水下山脱贫腾出的土地指标,以指标换资金、以资金换物业、以物业换收益,从丽水“飞地”落户嘉兴获得更丰厚回报,嘉兴则补足用地指标短板、拓展发展空间、吸纳山区人口、夯实产业基础。

●打造示范样本。平湖·青田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正式开工,项目用地300亩,一期用地50.3亩,投资1.95亿元,采取包租固定回报和远期收益反哺等方式,2019年建成后青田县156村每村每年可获得12.5万元经营性收入,形成两地发力、百村组团、高标起步的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强村飞地经常性
优化飞地经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对策建议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富民强村的老区村好书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飞地经济”起飞还需助力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
强村富民的引路人——记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唐淌村党支部书记张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