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路径探讨

2018-02-06许艳林

关键词:支部实效性党组织

许艳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二十七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0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然而,目前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在教育、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与管理有所松懈;党的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规范,党员激励与评价机制乏力;党务干部的工作缺乏活力与创新;党支部工作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变得愈加重要,它不仅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而且担负着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2]。因此,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于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效性。鉴于此,本文拟从组织模式、队伍建设和效能评估三个方面对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作一探讨,以期为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贡献应有之力。

一、优化组织模式,常态化驱动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

常态化驱动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指各级党组织须组织党员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科技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3]。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应将中央要求、岗位职责与个人需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态度上应更加注重增强自觉性,在学习内容上应更加注重实际需求,在学习形式上应更加注重丰富多样,在学风建设上应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在学习管理上应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应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以经常性教育促进党员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其日常行为带动其日常教育。学习不仅要有形式,更要有实际内容,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将形式作为“骨架”,把内容当作“血肉”,才能收到实际效果。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使之持久,并不断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创新学习方法[4]。应坚持运用“三会一课”制度、形势政策教育、主题联学、辅导报告、学者荐书、领导寄语等有效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扩大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覆盖面和参与度,着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党支部内牢固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建设服务型党支部

201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体现在支部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应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一核心任务,把支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事业发展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把本职工作作为服务的主要阵地,把工作对象和身边党员群众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把履职尽责作为服务的主要方式,把支部党务工作置于事业发展中心工作的总体布局中来考虑,寻找党政合作的新方式、新途径,做到党政思路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有机结合、团结协调、相互促进。

基层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应结合中心工作统筹安排,活动方式应依据中心工作尽量灵活多样。应通过重点项目攻关,以党小组、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服务热线等为载体,围绕本单位职能抓大事、围绕业务发展抓难事,充分发挥党建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应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完善便民服务工作机制,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在政策制定和工作开展全过程。应着力强化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建立健全关怀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基层体验等活动,切实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和党员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应注重总结经验,树立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先进典型,运用多种载体进行宣传推广,用基层经验和典型引领带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3.建设创新型党支部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执政党永葆生机的活力源泉。创新型党支部建设,是指把创新理论应用于支部党建工作,使广大党员在党组织的引导下,主动提升学习能力,积极投入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等活动中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切实为群众服务,永葆党的先进性。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作为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载体,应注重深化和推进理念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支部建设过程始终,既要充分发挥支部对群众实践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又要鼓励群众探索、聚焦具体问题,把握好政策界限、范围、尺度、节奏;既要吃透基层一线情况,让各层面创新精准有效,又要及时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升华为制度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创新型党支部建设应突出重点任务,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着手,以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推动思想到位、行动到位、落实到位,避免“两张皮”。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制约和阻碍事业发展的“瓶颈”,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选好抓手和突破口。应注重考评推广,把创新型党支部的创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考核、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党组织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推动创新型党支部建设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长效化提升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

长效化提升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作用

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支部的全面工作负主要责任。党支部书记既是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指示精神的执行人,也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主持人,更是抓好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当家人。其个人政治觉悟、组织观念、工作能力、党性修养等综合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基层组织建设的效能和党的群众基础。一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应具有优秀的政治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管理,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作用,应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切实把政治强、懂业务、作风好、肯奉献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岗位上;同时,应持续加强集中培训和日常帮带,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作用,应围绕中心工作落实党建任务,统筹党支部建设与单位发展,结合单位部门发展规划制定支部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分解确定年度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配合单位重点工作,确保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作用,应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带动基层党务干部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另外,支部书记还应追求自我革新,通过定期集中培训和坚持自学,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与理论水平,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维体系,更好履行工作职责。同时,还应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意识,切实担当起履职尽责、一岗双责的重任。

2.不断加强支委会建设

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支委会作为支撑。应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严格按照党章和《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按时换届选举,及时增选补选支部委员,把组织放心、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勤于思考、善于管理的同志选配到支委会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6]。应狠抓政治业务学习,努力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支委会工作所需要的业务知识,使各委员都成为学习践行党的理论的先行者,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应主动适应党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党支部工作的模式、内容、方法,形成既严肃活泼又生动有效、党员积极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真正把党支部的活力激发出来。应落实好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遵循党章党规,从“三会一课”严起、从按时按标准缴纳党费严起,切实解决个别党员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个别党支部软弱涣散等问题。应加强作风建设,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3.始终注重党员能力素质培养

党员的能力素质是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党员能力素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应注重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较高层次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工作一线党员的占比,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活力,扩大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应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围绕中心工作需要开展岗位培训,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帮助更多党员成长为行业专家和岗位能手;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支部成员优势,结合单位发展目标,制定适合个人的发展规划,提升达成目标的技能,并为党员畅通职业渠道,提供更大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党员的成就感与归属感。

应强化党员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以党的规矩和纪律规范党员言行,不断增强其敬畏意识,杜绝“侥幸”“打擦边球”等不良心理;应强化党员组织观念,使每名党员都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分子,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其接受组织监督、严守纪律的自觉性;应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党的规矩纪律办事,使党员认识到“当官不能妄为,用权不能任性”;应强化党员清正廉洁意识,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坚守党的纪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点滴之处筑牢清廉防线。

三、深化效能评估,制度化规范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

制度化规范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坚持效能评估原则

党支部工作效能评估体系,可以客观评价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和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党支部工作效能评估体系,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1)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体现在评估内容、评估指标和评估方式三个方面。评估内容的动态性是指应及时把上级党组织的新精神新要求融入考核内容中;评估指标的动态性是指应适时增减相关评估指标,使指标体系能充分反映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评估方式的动态性是指应及时改变不符合党支部工作实际和党员愿望的考核方法。

(2)开放性原则。评估体系应根据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工作任务和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客观地反映各支部工作的特点与个性,增强支部考评的针对性。评估主体虽是上级党组织,但可邀请党员群众全过程参与、监督评估工作,并建立透明的评估结果公布机制,使党支部的工作既对上级党组织负责也对党员群众负责;应将党支部季度和年终考核结果以内网、公告栏等方式予以公布,接受党内外的监督。对党支部的评估既可采用闭环模式,即在党支部内部进行,也可邀请其他党支部参与,以增强外部推动力。党支部评估结果的运用,既应立足于本支部的整改提升,也应形成支部之间“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格局,以放大评估效应。

(3)融合性原则。应注重评估机制与业务工作绩效管理相融合,既注重考核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和日常业务,又突出考核基层党建工作促进经营发展的情况[7],强化对党支部“保障中心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党支部的评估还应与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任务作用要素相融合,把“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化为评估指标,并纳入绩效目标。同时,党支部的评估还应注重与其他专项党建工作评估相融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内教育活动相融合,避免出现“专项单干”的分散化考核现象,把践行群众路线、整肃“四风”、改进作风等要求纳入评估指标体系,提升考核效能,增强评估的时代性。

2.健全效能评估体系

一要明确评估目的。评估目的在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措施、纠正错误,促进党支部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要完善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要充分体现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要求,将健全工作制度、加强教育管理、服务群体情况等纳入考核体系,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着力突出与单位中心工作的有效结合。应将支部评估考核作为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有效抓手,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按照支部工作重点的不同合理设计考核内容,使评估体系能多样化地反映支部工作成效,坚持效率优先,将支部评估与创先争优、党务公开等专项党建工作对接,优化各类党建工作要素。应推动评估由以定性为主向以定量为主转变,由年终一次性向日常过程性转变,评估的重点应包含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人才工作、廉政建设等。

三要灵活运用评估手段。应将动态评估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既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对党建阶段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又定期开展综合考核进行党建工作年度综合评价,同时应建立健全干部群众参与机制,通过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3.严格效能评估实施

严格效能评估实施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断改进党支部工作方式,提高党建工作创造性,促进业务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应明确考核组织领导。应在党委领导下,由党委职能部门和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协调与落实。二是应坚持“三评一用”,科学规划考核。“自评”即根据基层党组织效能评估体系,党支部认真梳理归纳年度工作基本情况与主要成绩,明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测评”即根据工作职能,结合党员民主测评,对党支部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互评”即单位职能部门评价与党支部工作互评,形成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一用”即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重要依据,不断推动党支部建设的实效性。

四、结语

基层党支部建设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自身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通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优化组织模式,常态化驱动党支部实效性建设;二要通过精准选配带头人,坚持集体领导,强化党员教育管理,长效化推进党支部实效性建设;三要通过建立健全效能评估体系,严格量化考核,制度化规范党支部实效性建设。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求我们不断优化和调整基层党支部建设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模式与手段,充实和丰富基层党支部工作内容,务实推进基层党支部实效性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为基层单位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猜你喜欢

支部实效性党组织
支部联建润“甘泉”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