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地女性服饰的文化意蕴及性别特征

2018-02-05王欢

牡丹 2018年3期
关键词:楚地服饰特征

王欢

服饰是一个时期人们审美情绪、民族信仰以及生活习俗等文化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承载物。服饰的基本作用是满足人们的伦理道德要求和生理功能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逐渐被打上文化烙印,体现了当时的精神文化。服饰文化别具魅力,是当今社会学探索古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主要选取楚地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中的文化意蕴,包括原始宗教神巫性、浪漫型和文化精髓,并从性别、职业及其他特征来探讨服饰的文化意蕴和性别特征。

一、楚地女性服饰的文化意蕴

(一)原始宗教的神巫性

在神灵崇拜方面,楚人有着繁多的对象,其中以龙和凤为典型形象,楚人的配饰、服饰、图案、色彩等都反映了楚人宗教信仰的习俗、观念以及意识。楚人服饰的功能和色彩等外部形态都有十分直观的展示,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从父系氏族社会开始,社会逐步分化,权力较高的阶层会以统治者的身份凌驾在普通民众之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楚文化逐渐形成了“人神合一”的特征,凡人能在神物的辅助下通灵感应、上天入地,这种形象在出土的丝织品、木雕和漆器的装饰艺术中大量可见。从这一文化特征来看,楚地服饰遗留原始宗教神巫性的痕迹。

(二)瑰奇靓丽的浪漫性

春秋时期,楚国就有发达的纺织业,楚服有丰富多彩的用料,包括平纹丝织绢物、葛布和麻布等。在色彩方面,楚服有活跃、和谐又不失古朴典雅的搭配,展现出盎然生机和浪漫主义气息。相对于中原服饰,其色彩丰富多变,大量使用赤色,这是当时楚人尚赤的体现。当时,楚人已经学会通过茜草等植物、朱砂等矿物来进行染色,发明先织后染的匹染、先染后织的丝染、植物染色的草染和矿物染色的石染等技术,多种染色方式的应用形成了楚服的姹紫嫣红。楚人较注意仪容装饰,在日常生活中,装饰和梳理头发是一项重要活动,梳理要洁净无尘。楚人会盘发髻,利用铜镜来精心打扮,为保护镜面不受损,还会制作专门的镜囊来放置。

(三)卓尔不群的文化精髓

春秋初期,楚国文化相比中原诸夏比较落后,中原诸夏传承了传统文化,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不能适应变革大潮。但是,楚人没有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敢于挑战且能面对现实。楚人抛开礼法约束,只是利用原始、内心的动力,凭借对生命的热忱、无羁的想象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体现出锐意创新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服饰造型上,楚服多表现为善于变通和不拘一格。楚服借鉴了中原服饰的特征,但不仅仅是借用,还有自身的发展。例如,楚袍中的深衣来自于中原,但结构又有着自己的特色。

楚服承载了楚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彰显了仪容的风姿卓卓和浪漫秀雅,这也是楚人特有的审美情趣的体现。在奴隶制瓦解和崩溃后,装饰风格随着思想的解放而不再封闭,更多的表现为开放式。轮廓线不再只是折现,逐步出现自由的曲线,焕发出活泼的艺术风格。服饰纹样的题材有着浪漫的象征,当时最流行的是象征宫廷繁荣和婚姻幸福的龙凤图案。多种纹样也反映了楚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如鹅、猫头鹰象征着胜利,鹤和鹿象征着长寿等。

楚服是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意识、心理素质和生活的多层次体现。不同服饰色彩、面料和款式蕴含了不同的礼仪、信仰、婚丧和节庆等习俗,从这个层面来看,楚服是研究当时民俗的重要依据,能重现当时的生活画面。楚服借鉴中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本文文化,其基本形制为短衣长裙的儒服和上下连属的袍衣。楚国在兴邦和求变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周边蛮夷等地文化,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一条创新、包容的道路。

二、楚地女性服饰的性别特征

(一)性别与服饰差异

男女有着极大的差异,同时也有着强烈的互补性,这是性别差异的首要层面。在封建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区分对待,楚地的传统思想中会通过深层的强化来放大这一差异性,对人们形成心理层面的约束,使其充分发挥自己角色应该完成的作用。而在强化手段中,最为直观的方式就是对其外部形象进行区别明显的塑造,通过服饰的不同来拉开女性与男性的距离。

女性服饰的特征还体现在通过服饰来强化体态和性格。人类社会从蛮荒时期逐步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社会产生分工,处于主导地位的男性希望欣赏到和自身秉性不同的异性,看到女性娇柔和婀娜的一面,这一需求在服饰中开始逐步体现,不同性别之间服饰的差异也满足了人们对不同体态的需求。体态的差异强化只是停留在外部层面,内在需求强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生理性格上。与体态强化对比,通过服饰来强化男女性格差异表现得较为含蓄,楚人的审美情趣偏向于浪漫秀雅,更喜好人体与服饰之间形成的虚实交错。在男权社会,女性的阴柔之美通过楚地女性服饰来体现,这也被认为本应具备的浪漫气质和柔和性格。

(二)职业角色与服饰差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权力和财富能影响社会秩序,拥有权势之人就会通过服饰来彰显自我身份,拉开与民众的距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可通过外在特定的服饰来塑造一个等级分化严格、直观的印象,以方便其更准确地支配对应的社会活动。

从服饰显示来看,其包括局部的明确显示和整体的含蓄显示。社会地位和服饰为客观存在的因素,人们结合当时主观制定的模式,决定什么样的服饰彰显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受到儒家古礼制思想的影响,人们通常会通过宽衣博带来彰显自身的尊贵身份,而小袖短衣逐步被上流社会所抛弃,其配以带钩和短靴等装扮就成为游牧民族的服饰特征。人们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会存在惯性,统治阶级和社会组织的成员大多会通过特定的服饰来规范外化,保持相同或一致的色彩和材质,通过服饰来突出形象意义,有利于统一行动和明确行为宗旨。统治阶级会按照礼制来规定服饰,制定不同的服装色彩来区分高低贵贱,搭配和选定不同的服装色彩来参与政事活动。

(三)其他社會角色与服饰差异

除了生理性别导致的角色和职业角色差异,还有与血缘、婚约、年龄相关的特定社会角色差异。不同年龄的服饰有所不同,其还受到社会、心理和生理制约。不同年龄阶段,人们会关注各时期的服饰代表的社会意义、社会心理和生理需求。在服饰选择上,家庭内部各种角色也要考虑家庭关系,人们从服饰中就能窥探到家庭成员是共进型还是宾主型,是否有相同的兴趣,关系是否协调。

在社会生活中,楚人的服饰会出现客观变化或主观变化。女性着装会随着婚姻而改变,变化的纹样充满了隐喻性。婚前通常寓意自然安乐,而婚后则以多子多福、家人平安为主。随着丝织技术的进步,上流社会的女子通常选用价值不菲的面料和做工来展现其奢侈生活。在社会角色变化的作用下,楚服饰纹样的差异越来越强化。

三、结语

楚文化开放而多元,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它是一种地域文化,因楚地和楚人而得名,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文化具有神巫性、浪漫性、卓而不群的文化精髓,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本文以楚地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意蕴和性别特征,使人更加清晰地了解楚地女性服饰文化。

(荆楚理工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楚地服饰特征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如何表达“特征”
乡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