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外一篇)
2018-02-05张诗群
张诗群
1
去凤凰,是二零一六年秋天的事。我等这个秋天等了很久。生命中所有秋天流淌的河,都没有去凤凰的秋天这样辽阔又忧伤。我是一个迟到的朝圣者。“朝圣”是一个大词,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在众声喧哗的人世,灵魂时常流离失所,我庆幸曾在许多不眠之夜,在沈从文密致绵长的描述中,一次次与凤凰在纸上相逢。此后,这片剽悍而充满原始柔情的土地在我梦里筑城而居,沱江水静静流逝,吊脚楼千年不腐,那些热烈鲜活的生命,流淌着血与火的赤子之情。
“美丽总是愁人的”,一九三二年,刚满三十岁的沈从文在自传里写下这句话。这一年他在青岛,还远没到总结一生的年纪,但故乡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毫无悬念将照亮他此后漫长的旅程。人生像一条野草纷披的小径,暗藏着诡秘的机缘。离开苗疆小城十多年后,他从一名随部队漂泊辗转的补充小兵成为儒雅而略带羞涩的青年作家。这年秋天,他在阳光明媚的青岛回忆凤凰小城,惆怅像海风拂过沙滩——“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
美丽——总是愁人的。我承认,很多日子以来,纸上凤凰在我脑海反复叠印的也是这句话,轻轻一吟,总有一些东西自心头滑落,簌簌的,让人心疼。
2
我固执地以为,我不是单纯慕名而来的旅人。我想用心贴近她深藏于时光深处的面目,而绝非满足于对苗疆风情的猎艳。我需要去沱江行一次船,去听涛山上沈从文夫妇的墓前鞠一个躬,还要去南华山寻访陈渠珍的墓园——藏女西原伏在墓碑上恸哭的铜像,使头顶的苍天也显出悲壮的高远……这片土地流淌过的传奇,是被岁月风干的九死还魂草,一经缅怀的潮汐浸润,就舒展开所有干瘪的皱褶。
一块店招上墨笔写着“镇筸”二字,从窗外飞掠而过。“镇筸”是凤凰的古名。“一个好事的人,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一定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沈从文笔下的这个小点,此刻掩映在苍茫暮色中。一条沿江公路在前方蜿蜒,江流之上,青濛的山色隐隐如云,连片的吊脚楼沿山势连甍接栋次第排开,大红枣形灯笼如火焰闪烁其间,一种属于壮阔和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阅读凤凰,需要翻动光阴这本册页。过往的人事沉进时空的大井,难得有一星半点遗响。书写便显得格外深情,它固执地占据着某个落满尘土的犄角,让往事漂浮在纸页间,不参与时代的更迭,只对历史某个瞬间的画面保持抵死不悔的忠诚。
我无端想起翠翠、三三和柏子,竟有些难言的惆怅。时光真是无情又深情的怪物。“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前尘旧事,耸天入地,时光的大手也能将它抹平、捻为齑粉。但僻居湘西角隅的凤凰又是幸运的,起码借着沈从文的提示,纸上凤凰仍在豆绿的沱江水中反照出宁静的光影。
3
我从风桥进入凤凰最风情的部分。
这像是一种隐喻,曾经依靠渡船和水手才能出入的苗疆小城,现在只需穿过看风景的桥,就可以通往她神秘的腹地。
桥,拉近了一些事物,无意中却推远了另一些。
沱江水倒映着南华山参差的树影,天空让江水幽明发亮,几只覆着暗绿篷顶的木船在下游稍远处的水面一字排开,救生衣随意搁置在船舱内,橘黄一团,色彩温暖,似乎残留着最后一批游客喧闹的回声。像柏子和牛保那样的水手既已绝迹,凤凰的船便不用再出沱江、下辰州、行沅水,不用再搏激流过险滩,它们告别了苦日子,出落得宁静秀美,像未出阁的小家碧玉。
凤凰人是凤凰永远的建设者。这片土地的粗砺、柔美、剽悍、坚贞、血性、深情……以及神秘的巫楚文化、游侠精神、赤子之情合成了一种特别的营养,她的儿女散落四方,他们骨血中流淌着浓重的凤凰基因。
一份简易资料“不完全”记录着凤凰的人杰:清道光二十年后的短短36年间,凤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民国时出中将7人,少将27人;在离我们最近的时间轴上,被世人熟知的凤凰人有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黄永厚兄弟。
从某种意义上说,熊希龄较早改变了凤凰人在世人眼中的文化属性。苗疆凤凰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化外之地”、“边楚蛮荒”,尤其是入清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厮杀和械斗不曾断绝,血淋淋的戾气充斥着苗汉边界。“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赤了每一条官道同每一个碉堡……”沈从文在《凤凰》中的这段话是极好的佐证。重武轻文的偏远苗疆,却在1891年因弱冠之年的熊希龄高中举人有了新的定义,阅卷官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少年出道的熊希龄,从此带着凤凰人的标签和“湖南神童”的美誉走向广阔舞台。
与熊希龄相比,沈从文更像一个虔诚信使。在此之前,凤凰像一块浑朴的壁画,被深藏在湘西的重门深处,她神秘的垂幔因走向世界的沈从文而渐次掀开。但命运似乎和沈从文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祖父和父亲都是年少从军,骁勇善战,祖父沈宏富十六岁入湘军,二十六岁升任贵州提督;父亲沈宗嗣1911年领导苗民反清起义,并在北京組织过铁血团密谋刺杀袁世凯。当年,沈从文以地方补充兵的名义走出凤凰,是指望能承继先辈的荣耀,少年从武,希图沈家再出一名将军,但最后,“从文”却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对每一个凤凰人来说,凤凰都像一份庞大的家业,他们要时刻提防光阴之贼消弭和风化这里的每一道印痕,有形的,或无形的。他们与时间斗争,甚至不惜修补和添加新的内容。黄永玉自称“湘西老刁民”,对凤凰倒是满腔赤子情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永玉就召集凤凰人重修了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焚纸炉塔,因募捐者众,称为“万名塔”。
只需目光向右,就能看见沱江北岸万名塔的影子,它矗立在吊脚楼的群落里,江水日日印染它的倒影,使它愈加深邃挺拔,仿佛沉默的守望者。
我站在风桥上,像一个等风的人。
我确乎等来了风的气息,或者,是一种俯压而来的气势。它浩浩荡荡,绵延不绝,从历史的深处而来,又或者,它只是来自我心里。endprint
一块长方形白石碑静静地立在身后,那里是桥的起端。四个火红的大字在石碑上起舞缭绕——“凤凰于飞”。字体凸出石面,每一笔收梢都像飞舞的羽毛。
触手可知风骨,触目可见妩媚。
它似乎瞬间点亮了黄昏的凤凰。
被改写的大书
1
我在风桥附近的一家客栈卸下了行李。
三层临河的木楼,不用开窗,就能看见沱江两岸的风景。一楼有两道门出入,前门可至江边,后门直通街巷,街巷再往后,就是山高林密的南华山。
客栈是典型的吊脚楼格局,一半靠山,一半临水。但这是被改造后的木楼结构,原本细脚伶仃立在水中的木柱,已被平整的条石路面所替代。
历史的细节往往被讹传所更改,直到逐渐被后来者习以为常。同样,时代的潮流也正在慢慢蚕食凤凰的某些叶片,尽管它看上去合情合理,并且会产出一种叫丝的华丽物品。
女主人姓吴,四十多岁,土家族,身材瘦削,走路风快,僵硬的普通话里有一种惯性的狡黠和热情。在对我一遍遍“小妹”的亲热称呼后,她捋捋贴在额上的短发,请求我如果乘船游览沱江,一定要报她的名字,这样她便能得到十元钱小费提成。然后,又热心地指给我沈从文故居和墓地的方向。
问她陈渠珍墓园在何处,她疑惑地摇头,说没有这个人。我告诉她墓园在南华山森林公园,但不知具体位置。她立刻伸手一指说,后面就是南华山,但没有你说的这个人,你肯定搞错了,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2
从走出凤凰的那一天起,沈从文的梦中便时常重叠着故乡的影子:“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我在古城努力想象它“过去”的样子。但每条街都涌满了人,手牵手的情侣一边吃着烤苗饼,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东道西。举着相机的背包客总占据着一处显眼位置——在全世界的镜头前,古城像熟悉了追光灯的T台模特,越来越坦然和仪态万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带着冷漠或好奇的面孔穿梭在各色店铺前,充满文艺气息的民谣CD和着手鼓店女孩击打手鼓的“嘭嘭”声响彻每条街巷,古城的每一道毛细血管都被“繁华”这个词塞满。
一个真实到几近失真的古城。
留在泛黄书页中的那个凤凰小城,已被时光篡改,尽管有些面目全非,却是欣然的面貌。既然回不到过去,这大概是必然的结局。
没有人能夸下海口说,我们可以对历史的原貌负责,就像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他可以复制一件几可乱真的古代器物,但他无法对器物自身携带的年代感和古老故事负责。
这让我想起一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课。教授饱含深情地说,对那些随时代发展必然要消亡的事物,我们要存录它宝贵的样本,然后,目送它们从时间长河中有尊严地离去。
但这无疑会让人惆怅和忧伤。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在回忆童年时,有一种打开话匣子说也说不完的语气,还隐含着一丝歪打正着的侥幸。虽然他逃学成瘾,城里城外瞎混乱跑,不爱坐在学堂读先生教的那本小书,但凤凰小城这本市井生活的大书,却成了他的葵花宝典。在他此后半生的写作生涯和为他奠定毕生成就的文学作品中,一直没有脱离故乡的影响,这片原始神秘的土地始终是他艺术生命的母体。
在古城传统特色店铺前,我总要驻足流连片刻。我想起一百多年前的凤凰古城,穿着小长衫、提着竹书篮的沈从文一步三停、摇摇晃晃地走在去往学塾的路上,那么多事物吸引着他的目光:针铺门前低头磨针的老人、伞铺门前的十几个学徒、皮靴店里用夹板上鞋的大胖子皮匠——他大而黑的肚皮上有一撮毛!“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需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
风化和改变一种事物,时光的步伐似乎又是缓慢的。从物理到化学反应,有无数个时间分割点,无数个分秒,时辰,日月,年岁,甲子,世纪……无数人参与了这场前赴后继的变更和删改,旧事物被覆盖,新事物在旧事物上冉冉升起。
3
在沈从文故居,泪水终于倾囊而下。
我背转过身子,生怕有人看见我泪流不止的面孔。这很有些难为情。
我需要一场隐秘或无声的对话,和沈从文。
一种沉默的力量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蒸腾,书房的手写小楷、陈旧破损的书桌藤椅,曾经留下过同一个人的指纹。每一个字的大小形状、撇捺长短都取決于他某一瞬间指腕的起承转合,木桌椅上每一道斑驳的划痕、被千万次摩挲后透出莹润光泽的竹篾藤条,都接近过他温热的呼吸。
如今,这个人早已归于来处,只有它们仍在这里,守着人世的大寂静。
沈先生,我写过您的传记,您知道吗?我对着白墙上玻璃镜框里的一张相片,轻轻说。
年老的沈从文嘴角咧开,在相片里温和又羞涩地笑着,像个婴孩。
2011年以后的某段时日,我的生活和沈从文联系在了一起。我接下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张远林编辑的出版邀约,写一本关于几个人的传记合集,第一位就是沈从文。
与沈从文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在我面前聚拢,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吸收和研读。他用文字营筑的世界里有一种诗性的淳朴、健康的人性和原始动人的生命形态。他一派纯真,沅水和沱江灌溉着他一生的脉络。
我确信,我触摸到了隐藏于文字之后的赤子心魂。endprint
他十四岁走出凤凰,一个朴野稚嫩的少年,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一份温和中的倔强,怯生生地闯进一片新天地,却意外收获了无上的荣誉和掌声。但故乡的影子,被他揉进自己的骨血中,走到哪里,都难以分离。
他用文字抵达故乡,沱江和沅水一直在他的笔管中流淌。他对故乡的眷恋像他胸腔里时常涌动的热流,直到在翠翠、傩送、天保、夭夭、媚金们的身上,才发出那一声长长的幽叹。
他一生温和如水,不拒绝死,却只对艺术、爱与自然保持婴儿的处子之心。他毫不设防地袒露自己的深情与脆弱,笑与哭都见出人世的壮阔与悲凉。
他独坐在藤椅上垂泪,身边人惊问原由,他指指正播放二胡曲的收音机说:“怎么会……拉得那么好……”而在一块刚出土的战国丝绸前,八十岁的沈从文颤巍巍地跪了下去……心里装着山川岁月的人,才明白天地之广阔,自然之博大,才会越来越谦逊温和,宿命的悲悯才能牵动他敏感的神经。
那篇传记我后来写得很动情。我想我是理解了他——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当初写在《抽象的抒情》中的话,后来刻在他的五彩石墓碑上。
他的笑脸温和,羞涩,还有一丝愧疚的拘谨。我久久看着他,此时,任何怀念都无法给他增添新的注解,但心底忽然温暖——他也应该理解了我。
4
从中营街沈从文故居沿沱江走到听涛山,不过十来分钟路程,但在另一个时空意义上,这是八十六年的生命时长,一段短暂又漫长的人生之旅。1902年12月,沈从文出生于中营街一间民宅,1988年5月,归葬于沱江岸边听涛山。他用一生,写完了一首归去来兮辞。
“这地方简朴、宁静、自然,依山傍水,环境特别幽静……在这鸟语花香之中,从文若地下有知,也该瞑目了……”张兆和曾写信向人讲述听涛山墓地的情形。而十九年后的2007年,她的骨灰也迁葬于此。
这是一场隆重和体己的接纳。没有陵园和墓冢,甚至墓碑也只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五彩石。但一切是这样自然和谐,他生于斯,最终像水滴一样不着痕迹地溶于斯,成为故土时空里的一粒微尘。他会觉得安全,稳妥,真正的放松和慰藉。
我将花环端端正正安放在五彩石墓碑上,深深鞠了个躬。听涛山宁静苍翠,沱江水一如往日长流不息。我心知他是这里的主人,山是他的,水也是他的,凤凰小城的每一寸山光水色里,都有他。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一方细窄的长方形石碑上,镌刻着黄永玉的两行草书,像一块豆绿色的印章,钤在这幅大画的边角。若生而知之,沈从文一定会为此欣慰不已。离开故乡时,他是一名士兵;回到故乡时,他是一个赤子。悬垂于他头顶的荣誉,他已献给这片土地。
凤凰小城一直是他精神上的庇护之所,他对凤凰的眷恋也一直不曾停歇。在外闯荡的几十年里,时光的潮水正缓慢消逝和更改着小城的某些印记,旧人旧物,一轮复一轮。
1982年5月,行迈靡靡的老人在亲友的陪同下终于回到了故乡。他一点一点找寻着儿时记忆,那飞来堂前的春燕,那不再有针铺伞铺染坊、不再有磨针老人和大胖子皮匠的凤凰古城,依稀是年少相识,迎面相逢,却又难辨痕迹。他曾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着的这本大书,不知不觉间,已被时光改写。
终于在古调傩戏中,他释放了郁結已久的乡愁。黄永玉后来在《这些忧郁的碎屑——回忆沈从文表叔》中,记录了这次回乡的过程:
一天下午,城里十几位熟人带着锣鼓上院子唱“高腔”和“傩堂”。
头一句记得是“李三娘”,唢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静穆起来。
“……不信……芳……春……厌、老、人……”
听到这里,他和另外几位朋友都哭了。眼镜里流满泪水,又滴在手背上。他仍然一动不动。
他记忆中的凤凰古城,同他一道,已在过去的风日里,老去了。
责任编辑 鹿 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