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囊

2018-02-05王学华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名人真面目桂冠

王学华

原文选段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行囊中伴随我们奔向远方的是梦想初放时的微光。我们把梦想放在行囊最低处,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丢弃它,那是我们奋不顾身赶路的支撑。因为那永恒的梦想,曹雪芹才会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纵世外浮华,唯内心不易梦想之初色。岁月风雨浸染两鬓,境况愈下,面容渐瘦,然而梦想始终在行囊的最底层,给他的每一笔都压上梦想的坚定。阅尽人间冷暖,他的行囊从不干瘪。

行囊的上层留下空间,留给未来,留给不断成长的自己。季羡林老先生晚年已备受赞誉,“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实至名归。可他深知自己行囊之深浅,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于是力辞三冠。“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大道低回,大味必淡。聪明人会舍弃虚名负担,给自己的行囊留下空间,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学无止境,人生之路亦需要不断攀登新高度,阅览新风景。

(摘自2016年高考山东卷佳作《长路漫漫,唯囊相伴》)

素材还原

1.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过着“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他爱喝酒,却没钱买,于是便赊酒喝,待卖了画再还钱。但是曹雪芹说此“并不足妨我襟怀”,在落魄的生活中,他仍然坚持写作,《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2.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95岁高龄时,郑重请辞“三大桂冠”,远离虚名。他在《病榻杂记》中说:“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思路解读

上述文段涉及两位文化名人,一是曹雪芹,一是季羡林。使用这两个事例时,突出的不是事件的过程,而是人物的心态与精神。对曹雪芹,作者强调的是“纵世外浮华,唯内心不易梦想之初色”;对季羡林,作者强调的是“舍弃虚名负担,给自己的行囊留下空间”。两个事例,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每位文化名人身上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因子,散发着文化的芳香,高考作文如果选用他们作材料,必将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收到较好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名人真面目桂冠
江善明
曹原彰
初中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连连看
揭开“隐形墨水”的真面目
藏宝图下的真面目(下)
守护神的真面目
揭开杀手真面目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的数字化保护
民国时期文化名人五彩缤纷的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