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见,老屋

2018-02-05朱湘鸿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米酒柜子饼干

朱湘鸿

暑假待在老家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阿篱从石头上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结束了一个惬意的下午。老屋屋顶飘来的炊烟拐着弯儿地给阿篱报信:该回家吃饭了。正是日落时分,天边泛起一片黄晕,一层比一层深,厚重而温暖,就像奶奶锅里蒸的鸭蛋黄。周围的树和庄稼也蒙上了一层迷迷蒙蒙的金黄。村子里的阿婆背着铁锄提着菜篮回家,阿篱一边和她打招呼,一边冲着还在地里劳作的爷爷喊道:“爷爷,回家吃饭喽!”不远处,满脸是汗的爷爷在夕阳的照耀下红得发亮,就像一簇燃烧的火苗插在稻田里。

晚饭很简单,阿篱啃着奶奶种的玉米,咬着刚从门口菜园里摘下来的豆角,吃完后还不忘吧唧吧唧嘴,一副仍不满足的样子。爷爷眯着眼笑着喝了一大碗米酒,还叫阿篱也来一碗。阿篱笑嘻嘻地端着一大碗甜米酒,坐在门槛儿上,两只腿晃晃悠悠地踢着门口的小桩子,发出“咚咚”的声响。

也许是夏日燥热的缘故,半夜阿篱醒了。尝试再次入睡未果后,他打算起来走一走。“很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阿篱伸了个懒腰,肚子却发出“咕咕”的叫声,原来是被饿醒的。借着月光,阿篱找到放零食的柜子。记得过年时大家买的零食多到柜子里都放不下,现在基本都吃完了,只有一袋奶奶为阿篱新备的饼干,而柜子里没放零食的地方已经落了一层灰。不知怎的,阿篱突然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慢慢地吃着饼干,忽然听到一阵窸窣声,原来是奶奶。“阿篱,怎么还没睡呀?”奶奶缓缓地从桌子底下抽出两张凳子,示意阿篱坐下来吃。“我还以为是只小老鼠,没想到让我碰上了只大老鼠!”阿篱笑嘻嘻地在奶奶的注视下继续吃饼干。“奶奶,我还是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不来城里住啊?”“住不惯,去了太麻烦了,太麻烦你们了。还是住在这儿舒服。”阿篱再怎么问,奶奶都是这么回答。“其实不麻烦的。”阿篱低着头小声说,手里的饼干已经被捏成了碎末。吃完饼干,阿篱和奶奶一起回了房间。木质的楼梯发出“吱呀吱呀”的低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木板受潮后散发的气味,房间里还放着许多过年时用过的物件:堂弟的拖鞋,大伯的水杯,婶婶的毛巾……现在却只剩下爷爷奶奶和第二天就要回城里读书的阿篱。

奶奶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昏黄摇曳的灯光照亮了她的轮廓,老屋斑驳的墙壁投上了她柔和的影子。奶奶宽厚的手掌十分温暖,可阿篱却很心疼,这双手已经像树皮那样粗糙、枯老了。

村子里住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要么外出打工,要么进城定居,只有过年过节时,老屋的屋檐下才会有欢声笑语。热闹过后,老屋总是显得太大了,盛着太多的冷清,竟有点儿萧瑟。门上挂着的香草,枕头里包着的谷子,椅子上写着的名字,都是爷爷奶奶的“作品”,每一件都凝结着他们的体温和期盼,现在却孤零零的,看起来有点儿冷。

老屋潮湿的木头味儿,门口清新的草木香,都勾起了阿篱对一段段老屋时光的回忆。这个充满回忆的老屋,还有谁会继续守护呢?阿籬不知道。

奶奶精心照料着门前种的菜和花草,爷爷喝着从山里打来的泉水。他们生活在这片广袤古老的土地上,遥望着水泥森林中的儿孙。一茬接着一茬长出来的不仅是庄稼,还有爷爷奶奶对土地、对家乡、对老屋深沉的爱。他们以最简单、最传统、最朴实的方式生活,年龄不是障碍,儿孙的劝阻也不能使他们放弃,他们就这样执拗地与老屋相伴相守。

第二天清早,阿篱拉着行李箱和爷爷奶奶告别。看着沧桑古旧、墙壁斑驳的老屋,看着伛偻苍老、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看着远方环绕的青山,阿篱突然感觉生命是那样柔韧,又是那样无奈,心中涌起无名的悲伤。

“再见,老屋。”阿篱转过身,不禁潸然泪下。

佳作点评

爷爷奶奶居住在乡下老屋,那里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寄托了他们最深沉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屋已成为爷爷奶奶的缩影,是亲情的象征,也承载了“我”的美好回忆,因而题目“再见,老屋”也就有了双重意义。结尾直抒胸臆,令人动容。

(张杨)endprint

猜你喜欢

米酒柜子饼干
八宝米酒过三八
送饼干
老农帮马未都劈柴
蝴蝶结藏哪里啦
白露米酒
柜子不再孤单
旧柜子
软塌塌的饼干
饼干喂鸟
一壶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