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2018-02-05范俊敏
范俊敏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中 0306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购入私家车,在造成交通拥堵的同时也给公路带来了更大的汽车载重量要求。如何提高公路施工质量、确保现代交通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路基是整个公路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公路运输中作用显著。从操作层面来讲,路基工程的原材料价格低、施工工艺也并不复杂,但施工面积大,且路基建设与公路周围的地质、施工期间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施工技术,并加强对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管控,来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促进工程效益的提升。
1 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1.1 反复填料、路基压实
我国已有不少规范及制度,规定了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径及最小强度,并通过CBR值等数值的引入,实现了对路基填料的有效量化。CBR值可直接对应路基土强度,并由此引入“路床”概念,还规定了上路床、下路床的对应数值范围。压实路基时,在挖方、填充碎石后,由大型机械压实路面,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压实度不能低于95%;其他等级公路也需要按照相应的压实度标准进行压实处理,且确保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至少为93%。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路段,由于长期受到雨水等天气或气候影响,路基的硬度不够,故要求采用下路堤填料并根据轻型压实标准予以压实处理。
1.2 路基排水、确保稳固
路基排水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地下水的减少,另一类则是将地表水排出路基。针对第一类排水问题,可采取在路基底部设立隔水层、将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适当提高等方法,帮助补救;同时也可在路基底部加入低剂量石灰,以设立一个0.3~0.5m厚的稳定层,确保路基稳定。
第二类问题则可通过设立边沟、设置路面横坡等方法,帮助将路表水在最短时间内排出路基,还可设置横向及纵向排水管、盲沟等,将施工期间由于施工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下渗水排出路基等。
1.3 路基防护、避免流失
现阶段采用的路基防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冲刷防护、坡面防护、挡支防护。冲刷防护是指,在沿河路基的防冲刷时,一般会采取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措施直接防护,例如采用聚酯类混凝土护坡膜袋支撑防护板,可有效防止路基边坡受到水浪冲击,同时这一防护措施还能对路基所在土体的不均匀沉降有很好地适应作用。
坡面防护则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地表水对地基的冲刷,防止坡面岩土由于风化剥落等导致地基不稳的情况。目前用于坡面防护的主要措施是草坪带种植,具体操作是:将肥料、草籽及营养土拌匀后裹进无纺布内,随着时间流逝,草籽会在无纺布内发芽长草,以发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且草籽发芽后,无纺布纤维会自行腐烂,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充分确保路基工程的稳固效果。
挡支防护则是通过设立挡土墙实现,一般要求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挡土墙类型。若地基质量较高,石料较为丰富,可采取石子砌成重力式挡土墙类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由于结构及受力范围合理,且墙面的整体体积小,在多个路基施工中得到应用;另外,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道路路基施工,则可采用垛式挡土墙,该挡土墙的墙高度易于调整,且通过提前制作的构件加以拼装,定制性高、可适用于一些路基不平整、路基施工要求高的路段。
2 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因素
由于施工工期较长,公路工程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明显,加上生产设备及环境均缺乏稳定性,导致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出现纰漏。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往往采取分离承包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容易不重视现场勘查,导致设计文件不切实际或过分保守,容易使施工现场出现明显的资源浪费;且在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的交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设计文件漏缺、施工人员未能完全读懂图纸等,导致施工效果未能达到设计预期目标,影响整体施工效果。
2.2 主观因素
施工单位受到利益引诱,以次充好,导致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加上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工序交接不当等问题,给公路工程造成隐患。此外,监管人员的队伍组成较为混乱,兼职人员多,正式员工少,且监管队伍中缺乏能够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予以全程监控的全能型人才,导致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缺乏确切规范章程,影响公路路基的施工效果。
3 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改进措施研究
3.1 设计阶段改进
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前,应注意对设计阶段加以改进。第一,对待建公路加强实地地质勘查,将相关的地质数据予以记录,尤其是一些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多变的路段,需充分确保路基符合设计要求,使路基的最大及最小填筑高度均充分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地下水及地面水不会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最大限度降低路基安全隐患的发生风险。第二,需结合路基情况及国家相关规定,充分明确待建路基填筑压实的标准,确保路基填充所用的最大砂石粒径要求,严令禁止路基填筑料中使用种植土、腐殖土等容易腐朽脱落的土料。第三,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使边坡、路基边缘确保稳定稳固,避免路基不稳而影响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3.2 施工阶段改进
在施工阶段应从前期清理、路基合理填筑、分析坡堤稳定性、确保排水合理性等方面加强改进,确保路基稳定及干燥、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1) 施工前将相关的施工组织予以合理设计,将施工的各项工序安排有序、合理,如此才能确保路基和公路之间的合理有效衔接;同时需要对施工相关文件认真审阅、阅读,了解公路施工前公路地基的填筑土质情况、地质情况及填筑情况,充分做好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施工开始后,应在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后,充分考虑到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及机械资源,对各项现场资源予以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3) 路基施工时需重视土料分层填筑及压实,禁止工程中予以滚填;一般情况下,路基的压实段应不超过30cm,且路基两侧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同时避免不同土质的混合填筑。在填筑时应一次性完工、禁止对路基予以帮宽操作。
(4) 路基排水功能要想能够在路基完工后能正常发挥相关功能,应首先分析路基两旁坡堤的稳定性水平,避免欠挖、超挖等现象出现,随后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进行路基边坡的施工。
(5) 在边坡构筑完毕后,应配置平地机对边坡予以修整完善,若发现路床顶部存在超挖现象,应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将松散土壤完全处理;并采用透水性较强的填筑材料予以回填并来回压实,直到路基的压实程度达到公路施工的具体标准。
(6) 在排水设施的施工之际,应结合前期的设计图纸予以施工,确保排水设施合理安置,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排水试验,确保路基的排水效果能正常发挥。
3.3 验收阶段改进
现阶段,在我国的多数公路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重视公路工程施工效果,但缺乏对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监督。因此应构建一个健全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将安全问题降至最低水平。第一,构建科学的监督验收体系,在公路施工完成后,首先由工程施工队伍中的监管部门予以质量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补救;第二,邀请权威的工程质量验收团队,从路基坚实度、路基排水合理性、路基边坡有效性等方面,对公路的施工质量加以验收;第三,公路在验收合格且投入使用后,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公路施工质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尽可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4 结语
综合上述,在路基施工的技术层面,应注意从反复填料、路基压实,路基排水、确保稳固,路基防护、避免流失三个层面予以加强;在对公路施工工程质量予以管理时,应注意考虑到天气气候等客观原因及人为因素等主观原因,并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加以改进,在设计阶段加强对路基的实地勘测、选择合适的路基填料;在施工阶段确保路基压实达标、排水系统合理安置等,在验收阶段反复多次、由不同验收小组予以质量验收,并在公路投入使用后定期检修,排查问题,对车流量高的路段增加检查频率,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如此才能全方位确保公路施工工程的高质量进行、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延长公路路基的使用年限。
[1] 杨启众.论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 2018(1):183-184.
[2] 徐蒙.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下旬刊) ,2017(7) :162-163.
[3] 夏灿彬.浅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展望, 2016(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