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维修机械相关技术的运用重点分析

2018-02-05宋佳君

智能城市 2018年19期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械设备单位

宋佳君

青海国鑫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7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开展成效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由于部分单位及人员对机械设备保养及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工程机械设备养护制度不够完善、维修人员职业素养较低等原因,实际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开展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对工程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影响,针对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正常展开是避免这些机械设备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途径,如果相关技术的应用不能达到预期,这些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任由其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工程机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本文将在后续内容对相关维修技术的应用办法进行详细论述。

1 现有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主要技术

1.1 定点维修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部分新型材料在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例如:通过将一些高分子材料与具有耐高温、低摩擦、高阻隔等特点的机械表层材料结合起来,工程机械最终的维修效果将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定点维修技术来说,在这些材料的支持之下,当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部分零件出现磨损、划伤、腐蚀等问题时,维修人员将能迅速地借助定点维修技术进行处理,避免机械设备长时间的处于故障状态。

1.2 原位抢修技术

通常情况下,部分工程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长时间处于故障状态或维修状态,以免影响到其他工作的开展,而对于这样的需求来说,维修单位及维修人员就可以借助原位抢修技术来进行处理。顾名思义,原位抢修技术主要是指在故障发生的位置原地进行维修,确保机械设备能快速的恢复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原位抢修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耐磨修补技术。当设备出现磨损时,则需要利用这一技术完成维修。(2)贴体封存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达到对机械设备的表面进行保护的目的,防止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导致设备遭到腐蚀。(3)结构切片修复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避免设备薄壁中出现漏洞或破裂。(4)管路堵漏技术。若机械设备中出现细纹或裂缝,技术人员则可以通过管路堵漏技术来进行维修,并对机械内部零件进行固化,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2 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不够重视

在相关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单位为了尽量缩减工期、降低成本,经常会出现不重视机械设备养护工作的状况。相关维修人员在实际工作展开过程中并不能针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状况做深入检查,进而导致部分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或维修效果不能达到应用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实际工程开展的安全风险必然会不断升高,严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反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2 没有针对机械设备养护工作建立完善的制度

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能在相关制度的制约下展开,只有这样,维修人员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做到有据可依,但结合现状来看,大部分单位都没有针对这一工作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或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机械设备的维修效果将主要由维修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来决定,一旦维修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缺失部分检查步骤或对维修技术掌握不够熟练等状况时,那么最终的维修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工程实施效率。

2.3 维修人员自身职业素养较差

维修人员是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展开的主体,因此,这些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将对最终的保养维护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能将对维修人员职业素养的考察和培养重视起来。结合实际工程开展来看,部分维修人员无法掌握新型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在维修过程中过度依赖自身经验,这样的工作模式必然会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3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相关技术应用办法

3.1 针对工程机械维修建立完善的制度

制度制约是确保工程机械维修相关技术的应用能达到预期的关键,对于这一点来说,相关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对现有维修制度进行完善:

(1)针对不同的机械设备确定不同的技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用到的设备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设备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如果不能在维修技术上加以区别,最终的维修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机械设备的特性进行调查,进而结合调查结果确定不同技术的应用。

(2)重视长时间使用机械的维修工作。相比较来说,长时间应用的机械更容易出现故障,因此,在制定维修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对机械设备的连续工作时间进行限制之外,制度中同样应包含对长时间使用后的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的流程及技术应用办法,以此来达到降低机械损耗、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目的。

(3)确定工程机械维修保养的时间。在原有的工作模式之下,维修人员仅能在故障出现时进行处理,而这样的状况不但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正常展开,同时也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针对这样的问题来说,相关单位应在维修制度中说明不同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时间、周期等内容,进而确保维修人员能更好地掌握不同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并结合这些内容制定养护计划。

3.2 做好维修人员培养工作

上文中对于维修人员在工程机械设备工作展开中的重要性已经进行了分析,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对维修人员的培养工作,确保这部分人员在职业素养上能满足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维修人员的培养办法进行论述。

3.2.1 结合市面上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展开培训

通常情况下,部分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引入能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机械设备维修的具体成效,而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培训则是确保维修人员能在实际工作展开过程中有效的将这些内容利用起来的关键。对于这一点来说,相关单位应定期组织维修人员集体进行学习,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确保维修人员在理论掌握和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上都能满足要求后才能投入实际工作之中。

3.2.2 针对紧急设备故障的维修展开培训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具体故障的产生大部分都是非常突然的,而若维修人员自身的应急能力相对较差,那么在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维修方案等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相关单位应提前针对维修人员的应急能力进行训练,模拟不同紧急设备故障状况,引导维修人员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进而确保维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时刻保持客观冷静,保证相关维修技术的应用能发挥出预期作用。

3.2.3 重视人才引进工作

这一工作的展开是提升维修队伍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单位应针对这部分人才自身所掌握的维修理论及维修经验等进行考察,确保这部分人员能迅速投入到实际维修工作之中,并为维修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新的动力。

3.3 对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进行监管

有效的监管制度是确保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质量能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对于这一点来说,相关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完成对实际维修工作的监管。

3.3.1 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监管

这一工作主要是为了确保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被发现,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避免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为相关企业或单位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

3.3.2 对实际维修过程的监督

在这一过程中,监管人员应对维修人员是否能依照现有制度和流程展开工作进行观察,并通过试运行等方式考察最终的维修效果,若有问题出现,监管人员应能在现场指出,并监督维修人员进行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质量自然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常用的工程机械维修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通过针对工程机械维修建立完善的制度、做好维修人员培养工作、对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进行监管三点内容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重点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为了确保相关机械维修技术能有效的发挥出预期作用,相关单位及技术人员仍应进一步对这些技术的应用方法和维修制度进行研究,进而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转能满足相关工程的开展需求。

猜你喜欢

工程机械机械设备单位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工程机械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填单位 要推敲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看错单位
工程机械雄安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