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改善城市集中供热服务质量提高供热效益

2018-02-05

智能城市 2018年19期
关键词:锅炉房热网热效率

孙 梁

兰州新区双良热力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50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热行业属于一项基础产业,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特点,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内能源紧缺局面越来越严重,提高供热效益能够有效节约能源资源,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许多城市采取集中供热模式,该模式的热媒主要是蒸汽、热水,通过供热管网及热交换站实现供热。集中供热模式能够节约燃料,减少环境污染。在确定城市供热方案时,应当考虑该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地形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等,做到因地制宜。既要确保供热覆盖率达到规定要求,又要实现能源资源节约,保护大气环境。

1 城市集中供热的优势

1.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锅炉基本采用热效率较低的燃煤锅炉,热效率约为50%~60%;采用大容量的工业锅炉,其热效率约为70%~80%;热电联产的电站锅炉,其热效率高达80%~90%。因此,采用集中供热模式,能够实现燃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余热产生,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可利用回收的设备余热,从而节约一次能源,减少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2]。

1.2 保护大气环境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粉尘,导致大气环境受到污染。采用集中供热模式能够增加锅炉容量,在配备高效率除尘设备、烟气净化装置等辅助设施,能够净化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实现大气质量的改善,同时还能有效利用低质燃料与垃圾。

1.3 降低设备故障率

集中供热是相对于分散小锅炉供热而言的,前者设备少,不容易产生故障,因此供热安全、可靠;后者需要用到大量设备,自动化水平低,并且容易产生故障问题。

1.4 提高供热自动化程度

集中供热采用自动化监控手段,通常针对一次网、二次网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循环泵与补水泵状态、故障问题、设备转速、电量消耗等进行监控,可以结合室外温度变化情况,对供热参数进行自动化调节,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热能浪费。不仅如此,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应用远程控制技术,部分交换站可实现无人值班。

2 改善城市集中供热服务质量、提高供热效益的措施

2.1 加强热源建设

现阶段,热电联产或大规模区域锅炉房供热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辅之以小规模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和新能源供热。由于热源、管道布局缺乏合理性,导致能源浪费现象严重,任何一种局部技术手段或管理手段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整体供热格局。通常来说,一个供热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一个主热源、几个辅助热源与调峰热源。在供热主负荷区设置主热源,并保证主热源供电负荷达到总负荷的60%以上,主热源既可以是热电联产,又可以是大规模集中供热锅炉房;对于主热源输送效率偏低、输送难度较大的区域,可以设置几个辅助热源;在供热区域中部设置调峰热源,在将调峰热源纳入供热系统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考虑到供热高负荷时期的需求。所有的热源均要做到规模合理,供热规划方案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与经济性[3]。

部分地区在建设供热锅炉房时,过度追求数量和规模,盲目选型,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锅炉炉型缺乏合理性、锅炉对燃料变化不适应、热工仪表检测缺乏、过路燃烧系统存在缺陷等,不仅降低了锅炉热效率,而且增加了锅炉房内部阻力,导致输出热量和需求热量之间不平衡,能源浪费现象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在设计阶段就重视起来。在选择锅炉炉型时,首先要详细调查建筑现有热负荷、规划热负荷等,对该地区初寒期、严寒期的负荷总量进行计算分析,确保每个阶段锅炉的运行状态达到最佳、运行效率达到最高、运行成本达到最低。同时,还要对锅炉台数、单台吨数进行核定,在满足供热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能源资源节约。

2.2 提高供热企业管理水平

供热企业应当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具体措施有:增加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重视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实现员工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尽可能降低供热成本、提高供热效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供热生产计划、资金计划的制定,认真统计各类物资消耗情况。确保锅炉供热的综合效益得以实现,实行奖惩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主动性;对企业能耗计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管理重要的节能环节,定期校验计量表具,切实保障能源消耗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2.3 加大供热行业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改造更新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热网、热用户系统,推广使用节能设备、节能技术,其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逐年更新老旧供热设施。建设大规模区域供暖锅炉房,用于代替小吨位老旧锅炉房,对供热效果进行改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取缔年代悠久的老旧锅炉,代之以高效率新型锅炉,对低效率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减少锅炉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从而节约煤炭资源的消耗。对供热区域及其负荷特点进行充分考虑,综合改造锅炉房辅助设备,并做到合理配置。采用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实现供热电力消耗量的大幅度降低。减少灰渣中的含碳量,降低固体废物排放量,对脱硫除尘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

第二,更新供热管网,严格管理热网运行。定期维护供热管网,对于存在跑、冒、滴、漏现象的管网部件要及时更换,尤其是管道、补偿器和阀门等,将供热管道防腐标准、保温标准提高,从而有效减少水、热、电消耗量。对供热用水进行软化处理、除氧处理,确保水质满足规范要求,防止由于换热面结垢降低换热器、锅炉传热效率。

第三,对用户系统进行分户改造。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既有建筑楼内供热管道进行分户改造,对于管道漏水、管网堵塞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分户控制各用户供热,防止出现“一家出事,整楼放水”现象,对于私自放水、私拆滥改等行为进行彻底解决,以免热网工况受到影响。

2.4 提高供热系统调控能力,确保供热均衡

首先,对供热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供热企业应当对供热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整合供热资源,利用多热源联合运行技术构建供热环网,对低负荷运行状态进行改善,实现供热安全性、可靠性的有效提升。其次,提高供热系统的调控能力。采用热源自动控制系统,结合供热负荷变化、室外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供热调节,对锅炉运行台数进行合理确定,对循环泵的匹配进行调整,确保锅炉运行始终处于满负荷状态。采用大型热网微机自动监控系统,改进热网设施,对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进行优化升级,从而远程监控换热站的供热参数,通过合理调节对热量进行科学分配,实现节能运行目标。将管网调控装置设置在供热管网中,如平衡阀、调节阀等,实现热网可调度的提升,解决水力失调与过热损失问题。

2.5 加快节能住宅建设,改造既有住宅

要想实现城市集中供热效益的提高,不能仅仅改造供热设施,做好供热系统节能管理工作,还要考虑到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要求。现阶段,新建建筑需要对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全面执行,必要时还要改造原有的非节能住宅建筑。对旧住宅进行分户改造,利用水平串室内供暖系统代替单管顺流式采暖系统。积极推广按户供热计量,鼓励住户对室温进行自主控制,从而减少能源消耗。不仅如此,政府部门还要加强供热节能宣传教育,培养人民群众的节能意识、资源忧患意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全社会节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居住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供热行业发展迅速,许多城市采用集中供热模式,以此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要想降低供热能耗,需要政府部门、供热企业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制定完善制度。供热企业应当优化管理模式,积极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广大群众应当提高自身节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降耗。与此同时,相关专业应当深入研究当前集中供热难点,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完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锅炉房热网热效率
热网异常工况的辨识
集中供热煤粉热水锅炉房设计要点
新建热网与现状热网并网升温方案
基于动态三维交互的二级热网仿真系统
关于热网换热站节能监管与应用探究
废弃锅炉房改造调研
丰田汽车公司的新型高热效率汽油机
燃气锅炉房消防安全设计探讨
丰田汽车公司推出热效率达38%的低燃油耗汽油机系列
通过改善燃烧和降低摩擦提高微型车发动机的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