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

2018-02-05范洪国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0期
关键词:进程城镇城镇化

范洪国

(四川省会东县环境监测站 四川凉山 615200)

引言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对小康社会的建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

1.1 生态破坏普遍化

在缺乏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开展城镇化建设,加之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时常作出随意改造河塘、乱砍乱伐的情况,进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森林植被破坏,这对周边生态系统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城镇化进程中还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硬化,雨水渗透减少直接破坏了原有植被的生长环境,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与此同时,在没有充分考虑当前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情况下过于追求建设规模,很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不仅影响了城镇化进程的水平和质量,还制约了城镇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会有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废气和污水等,而由于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布局不够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导致增加的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大大的增加了生态环境负载力[1]。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愈来愈稀缺,各方资源价格的上涨让部分企业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将高污染物往农村地区进行排放,增加了农村环境污染。

1.3 土地资源粗放低效

土地城镇化的速度一直都快于人口城镇化,而这导致土地资源出现粗放低效的现象。部分地区误将城镇化建设理解为城镇建设和土地非农化,这让大量优质农地被侵占,加剧了城镇化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在缺乏有效的土地统筹规划情况下,出现了“摊大饼”式的扩张发展,新城新区出现“地广人稀”的鬼城现象。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过于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

2 协调城镇化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议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性看待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造城运动是完全不同的,其是一项追求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脱离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等同于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自杀性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有充满了矛盾,习近平曾指出:“树立牢固的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前提,只有树立起围绕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才能更加长久有限的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城镇化没有模板,必须因地制宜进行城镇开发,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一旦破坏了生态平衡就会造成严重的连锁反应。

2.2 强化公众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人,所以只有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深入的融入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深处,让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必要让人们认识到生态自然的价值,将环保、节约、生态的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全民。当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有大部分都是因为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的,因此普及并提高思想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2]。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价值观不同,传统价值观更加强调人类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改造的主观能动性,但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站在保护自然生态自身循环系统的基础上。

2.3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实现环保一票否决制

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制度建设。部分地区在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有关环保制度的建设速度也跟不上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这让可持续化的城镇化建设受到了阻碍。让地方政府提高对环保问题重视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实行一票否决制,与此同时建立辅助性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惩那些没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人。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因为长期处于生态破坏零补偿状态,实行责任追究制,有效减少官员由于追求“短期,政绩观”,而忽略环境保护的情况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为了保证城镇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客观科学的处理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猜你喜欢

进程城镇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人口与就业
家乡的城镇化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