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和治理对策
2018-02-05胡晓峰
胡晓峰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环境监察大队 安徽阜阳 236000)
1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很大部分群众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认认识,部分干部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自然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热情并不高涨。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在思想本质上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就比较缓慢,构建和谐生态的农村环境意识就比较淡薄。此外,由于国家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宣传力度没有深入到人心,群众对建设农村环境的关注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1]。
1.2 环保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尽管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现行的法律规定范围较为广泛,加之内容比较笼统,相应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另外现阶段所制定的资源法律法规针对性强,高度重视污染企业的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政府部门的职责,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重叠、交叉,各项条款之间存在的冲突性和矛盾性。此外,在追究环境污染诉讼制度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性,导致并没切实有效地形成完善且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亟待改进。
1.3 农业生产技术较为陈旧
一方面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另外,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施肥施药配套技术,不仅严重浪费了农用化学品,同时还污染土壤和环境,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农膜带来污染,严重的破坏了农田土壤结构,农民大肆焚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加之农民将人畜粪、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的河道水体,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1.4 工业生产三废污染
近些年,城市工业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逐渐向农村蔓延,部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污染重化肥、造纸以及电镀和农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农村神态环境日益恶化[2]。
2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2.1 切实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居民都没有从思想本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针对于此,必须要不断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充分里利用宣传形式,如网络、电视等,切实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知识,以便更好地让环保意识深入群众心理。
2.2 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越来严重,因此,我们要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在污染防治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首先,因为各生态要素之间相关联系的特征,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起草,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农村环境检测、评价体系时必须要同现行法律法规的综合协调,同时并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其次,建立健全预防体系,并严格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再有,在立法方面,我们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到其中,同时并确定相应的公众参与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公民个人以及社区的作用,促使公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最后,采取有效地措施,建立健全污染整治基金制度以及污染整治市场体系,通过这些制度,进一步促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整理朝着市场化发展进行发展。
2.3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缺乏必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这样一来,就无法进一步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对此,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环境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比如,设置垃圾分类站、垃圾桶,大力号召广大农民不断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或是鼓励农民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通过这些措施弥补能源不足现状。另一方面,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模式,从而更好地通过实行典型示范,大力推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农业模式。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并根据生态模式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比如,积极创办花卉公司、花卉公司等,最大化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2.4 大力实行规模绿色农业生态建设
为进一步控制农业污染,必须要积极推动农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城镇集的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切实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切实有效地推动、农田综合管理、污染土地的治理修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村实用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使用可降解农膜、新型肥料、多功能农业机械地等,推动有机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
结语
概言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稳健长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才能更好地让农村经济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健长远发展,促使环保型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