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梁耐久性设计的分析探索
2018-02-04姚飞雄
姚飞雄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注重桥梁耐久性设计的分析探索,可为桥梁使用年限延长提供保障,并保持其应用中良好的结构状况,避免对桥梁的实际应用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桥梁耐久性设计更多的考虑,且在有效的设计理念、设计措施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对桥梁耐久性方面的科学设计,并满足其应用中安全性能优化方面的要求。同时,应提升对桥梁耐久性设计重要性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开展其设计工作,促使现代桥梁实践中的设计内容更加丰富,为后续的作业计划高效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1 重视桥梁耐久性设计的价值
通过对实践中形势变化的深入分析,为了使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则需要对重视其的价值。具体表现为: (1) 重视桥梁耐久性设计,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改善桥梁应用中的结构状况,降低桥梁应用方面的结构问题发生率; (2) 重视桥梁耐久性设计,可丰富其设计内容,提升相关设计工作的潜在应用价值,优化桥梁应用中的结构性能; (3) 重视桥梁耐久性设计,能够为其科学建设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实现对影响桥梁结构性能因素的高效处理,满足现代桥梁工程可持续发展要求。
2 影响桥梁耐久性设计的相关因素
为了保持桥梁耐久性方面良好的实际效果,则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 (1) 部分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有待强化。基于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的开展,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否良好,体现着桥梁耐久性设计水平。实践中由于某些设计人员在桥梁耐久性设计中的专业能力不足,且责任意识有待强化,从而影响了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会降低其设计水平。(2) 设计方法运用不够科学,环境要素考虑不充分。某些桥梁设计人员在实施其耐久性设计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桥梁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及结构状况等缺乏有效分析,致使桥梁耐久性设计方法运用不够科学,难以达到科学设计方面的要求,影响了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同时,由于一些桥梁设计人员在耐久性设计中对桥梁所在区域的环境要素考虑不充分,导致相应的设计工作缺乏针对性,也会对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 设计过程缺乏科学控制,创新设计不足。在对桥梁进行耐久性设计时,由于部分设计单位及人员对其设计过程缺乏科学控制,会使桥梁耐久性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间接地降低了其设计水平,影响着桥梁的耐久性设计效果。
3 加强桥梁耐久性设计的相关措施探讨
3.1 注重良好设计理念的科学运用
为了使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确保其耐久性设计有效性,则需要注重良好设计理念的科学运用。具体表现为: (1) 充分考虑创新理念在桥梁耐久性设计中的运用,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为桥梁耐久性创新设计提供支持,从而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保持桥梁应用过程中良好的耐久性状况;(2) 设计人员应重视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并通过对创新理念的科学运用,促使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提高其设计效率与质量,为现代桥梁的应用水平提升打下基础。
3.2 重视材料及结构构件选型
在对桥梁耐久性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优选高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高屈服以及高水平的钢材,并通过对这类材料所具备的焊接性能、断裂韧性以及耐腐蚀性等特性的充分考虑,增强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具体表现为: (1) 设计人员可通过对包含环氧涂层的钢绞线和钢筋的科学使用,实现桥梁的防腐性能设计,满足其耐久性设计要求; (2) 桥梁耐久性设计过程中以桥梁结构的抗渗效果作为依据,选用适宜的硅酸盐水泥作为桥梁耐久性设计材料,并通过对水泥含量与水灰比的科学控制,促使桥梁耐久性设计中所需的水泥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在对混合料进行配比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作为设计目标。即通过降低水泥的含碱量,来避免混凝土集料的密实性受到影响。在选择铺装桥梁工程桥面结构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采用具有较高性能的环氧沥青混凝土。同时,桥梁耐久性设计中选择适宜型号的结构构件时,设计人员应尽可能选用箱形断面,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从而降低整个桥梁结构的疲劳振动。对于预应力结构构件的选择,要尽可能采用全预应力结构,为桥梁耐久性状况的改善提供支持。
3.3 合理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加强防水层设计
通过对桥梁耐久性要求的考虑,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应合理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并加强防水层设计,促使桥梁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具体表现为: (1) 桥梁耐久性设计中为了减少钢筋表面所受的侵蚀影响,则需要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其厚度设置过程加以控制,丰富桥梁耐久性设计内容; (2) 若桥梁结构应用中出现了伸缩缝病害,且桥面铺装被破坏,则会对其结构稳定性产生潜在威胁,影响着桥梁的耐久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设计人员在桥梁耐久性设计中加强防水层设计,且在易发生病害的位置设置抗渗、抗剪与抗拉效果显著的防水层,并通过读伸缩缝处的排水设计及排水管的科学使用等,完成桥梁方面的防水层设计工作,促使其耐久性设计更加科学,为桥梁使用寿命延长提供有效保障。
3.4 实践中的其他设计措施
在实施桥梁耐久性设计计划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其结构方面的耐久性要求,提高相应的设计工作效率,也需要注重这些设计措施的配合使用: (1) 通过对车辆超载、耐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等问题的综合考虑,针对性地开展桥梁结构方面的冗余设计工作,适当放大设计标准,减少设计中的限制,为桥梁耐久性效果的增强提供支持; (2) 设计人员在开展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理论知识的配合作用下,对桥梁的主梁结构、桥面铺装结构及支座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加以思考,实施相应的设计计划,促使桥梁耐久性设计目标得以实现,增加其中的技术含量,并为现代桥梁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
4 消除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影响因素的对策
①注重人员方面综合素质的科学培养,实施奖惩机制。为了使设计人员在桥梁耐久性设计方面能够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避免影响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则需要注重他们综合素质的科学培养,并实施奖惩机制。在此期间,应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活动,且在有效的奖惩机制配合作用下,提高桥梁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在桥梁耐久性设计中的责任意识,从而降低相关的设计问题发生率,确保桥梁耐久性设计状况良好性。
②重视设计方法的合理选用。在了解桥梁耐久性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为了给予其设计工作开展有效的支持,则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结合桥梁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重视其耐久性设计方法的合理选用,进而将相应的设计工作落到实处,健全桥梁耐久性设计方案,避免对其安全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需要做好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的综合评估工作,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并实现对有效设计方法的高效利用,使得我国桥梁耐久性设计水平可不断提升,保持现代桥梁结构方面良好的设计状况与效果。
③控制好桥梁耐久性设计过程。为了避免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受到不利的影响,全面提高其设计质量,也需要设计单位与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对桥梁耐久性设计过程进行严格把控,落实针对性强的设计工作,促使桥梁耐久性设计过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从而减少其设计问题发生。同时,在对桥梁耐久性设计过程进行控制时,需要重视人员方面控制意识的不断强化,对桥梁的耐久性状况、设计成本等进行全面分析,为现代桥梁的更好发展注入活力。除此之外,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桥梁耐久性设计过程控制中,通过对丰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影响因素的处理效率,增加其处理中的技术含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些设计措施的配合使用,有利于满足桥梁耐久性设计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促使其设计效果更加显著,为现代桥梁的科学设计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因此,未来在落实桥梁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给予其耐久性设计必要的关注,严格把控其设计过程,处理好桥梁耐久性设计中的细节问题,促使最终得到的设计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进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可使桥梁结构应用中的性能更加可靠,可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并为现代桥梁设计工作高效开展提供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