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分析
2018-02-04曾亮
曾 亮
湖南大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近些年,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内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密集,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为此,根据建筑学理论知识及原理,不断转变城市高密度状态,合理调节城市分布,全面优化空间、实体以及功能等,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而促使珍贵的城市用地计划更为科学、高效、规范,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 城市高密度的概念
1.1 空间密度
空间密度是一个物理性概念,其指的是空间体积和重量间的比较关系。从建筑学方面来分析,空间密度涉及建筑范围、空间、基本功能设计等多种内容。因为城市空间密度和自然空气质量之间有直接的关联,再加之过度拥挤的人口建筑面积将影响居民的生存空间及精神状况,因此,其和社会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有联系,属于城市高密度的反映。
1.2 直觉密度
直觉密度是一种对空间结构的评定,其属于主体对象对附近环境的体验,是一种基于透镜模型下的感受。从建筑学方面来说,直觉密度注重的是间接性感知,属于一种基于模型体验空间密度的实质。例如,建筑结构的总数建筑的开放性与建筑空间规格等,均是直觉密度的体验范围[1]。因为直觉密度和人们现有的知识及经验相关,因此有较大的对比性。例如,城市居民走进地人少的农乡就会觉得广阔,而处于更加拥挤的城市便觉得局促。由此得知,直觉密度属于人们对城市高密度环境的一种间接性感知。
2 城市高密度状态下建筑学的作用
2.1 能够充分使用城市土地资源
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农乡及城镇人口和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内,该种现象在大城市中尤为突出。诸多人口的涌进也引起了很多问题,比如交通堵塞、住房紧张,社会资源无法获得充分科学的配置[2]。为容纳涌入城市内的诸多人口,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过度升高与开发地下环境,城市超荷载的容纳居民及建筑,使得城市出现了高密度环境,基于此,居民生活压抑,城市化进程缓慢。为实现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为居民营造稳定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借助建筑学知识来优化城市高密度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建筑学原理来优化城市高密度状态,最关键的是综合规划城市环境,充分使用城市用地,采取用地的紧缩与科学分配制度,是处理城市高密度现状的核心。另外,还不得忽视城市居民、经济和自然环境等要素,应多角度统筹兼顾整个城市环境,保证计划后的城市可以优化人类的生活、工作、外出和活动环境,从真正含义上科学规划与使用城市珍贵的土地资源。
2.2 提高建筑学的美学功能
建筑学的基础原理是,要求在建筑规划及设计阶段可以实现建筑和城市建设需求相适应与结合,其不仅涉及工程、艺术等专业,而且与社会和人文等专业有紧密的关联。随着过程建筑学理论探究的逐渐深入,目前其不仅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合理调整建筑物与生态的融合性,更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的规划功能来提高其实用性和价值,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带来技术性保证。建筑学不仅是基于宏观角度的整体性调控,而且还需要主要城市微观发展背景下的人和物,例如人们生活的客观要求,个性化需要与习惯等[3]。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模型来探究建筑学的功能,方可不断优化人类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和建筑学的产生及发展目标十分匹配。
基于建筑学发展及演变方面来说,过度集中的城市空间不仅会造成城市规划人员因高密度环境而出现妥协,造成规划环节为突出功能性而忽略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艺术价值,而且,还会造成建筑群体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若长期处在该种环境下,建筑学的美学功能会越来越低,甚至会瓦解城市社会形象,针对外来居民的吸引力降低,且会极大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及发展。
3 城市高密度状态下使用建筑学的策略
3.1 缩微化策略
为了处理城市高密度状况,就一定要认识到引起城市高密度现状的主因,由此选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以促进建筑学在这一问题中的使用。从原理上来说,城市高密度现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城市空间的改善、调整水平较低所造成的,因此,为了处理城市内生活质量和密集性之间的冲突,就一定要选取充满地方特点的结构风格,以风格化来降低高密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4]。此外,在城市内采取缩微化策略,把功能相同或类似的建筑结构实现合并,通过提高公共土地的使用率来处理城市高密度现状。
3.2 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
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是处理城市高密度现况的重要因素,其需要城市规划人员全面掌握不同建筑物的应用空间和功能需要,协调好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来促进环境及空间的全面发展。例如,能够通过缝合与填充的途径在那些比较固定的空间冲穿插适当的修补项目,以提高城市内建筑物的完整性,进而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功能,为建筑物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提供条件,这也能够不断提高空间的整体使用率。
3.3 垂直化布置城市空间
伴随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设计师们也开始尝试空间的垂直化布置,这就要注重垂直空间上的分类,作为优化城市高密度问题的重要途径,扩展高层结构并非独立的,其一定要与本地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交通空间实现协调发展,反之就会产生局域人口密度太大,交通拥堵和生活品质降低等问题,进而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因此,垂直化布置城市空间是一个建设体系,一定要科学规划方可实现。
3.4 有序延展结构平面
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物之间的融洽性、集中性,是改善城市高密度问题的重要内容。协调好城市高密度现状,能够采用结构平面的有序延展途径,科学使用建筑空间环境。比如,在使用城市内核心部位的地面空间时,要全面将建筑周边的环境和地面空间相结合,促使建筑和空间之间实现充分连接,通过一幅画的形式体现在人民的面前。结构平面的有序延展,能够有效处理城市空间的拥堵问题,促使建筑可以以一种和谐的状态体现在人民的视线中。城市高密度背景下,有序延展结构面,既可以协调建筑物高密度现状,而且还促使建筑外界空间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3.5 扩展建筑3D空间
在以往的建筑物建设中,通常是采取2D空间形式,但是,采取2D空间形式的基础条件是要有大范围的土地空间,该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城市土地不能获得充分使用。但是,在建筑规划阶段,合理使用3D建筑模式,可以有效扩展地面空间,从而促使建筑地面局部空间尽量集合全部的空间模式与应用措施,进一步实现地面空间的整体性。充分使用3D建筑设计形式,能够有效处理城市地面空间现状,3D建筑空间模式的有效性、实用性较高,目前已在诸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促使建筑空间的规划体现出更为立体化的水平。
3.6 重视人性化设计
基于建筑学原理,优化城市高密度现状应“以人为本”,在规划与改造中重视人性化,不断提高人类在城市空间内的舒适性,基于人性化的设计及规划来迎合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妥善处理城市空间的细节问题,缩短人和城市空间之间的间距,且得到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规划。比如,创建公共休闲广场、休息空间、公共艺术环境等,提升人民活动区域的舒适性与开放性,经规划小面积的艺术性营造来改善高层结构周边的环境。
3.7 营造特殊化的城市形象
虽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进步,就原理上来说,很多大城市出现高密度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但就建筑学的使用角度来说,通过创建特殊化的城市形象,通过多元化的周围环境开发途径,能够有效延迟高密度环境的产生。因为建筑学环境下城市高密度问题能够通过独具特点的建筑及功能性项目来减小,而且还能够通过优化分配资源等方法,来集中功能类似或相同的建筑,便于人民日常生活且提高了城市的社会形象。
4 结语
总之,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学术探究在国内正处在初级过程,但是,目前建筑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已开始关注到建筑学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深入探究建筑学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及使用方法。文章通过研究缩微化发展措施、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与空间垂直性及人性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建议,以期可以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为促进建筑学于城市高密度背景下的使用,并提高人类的居住质量带来新的思路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