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功能的相关性机制

2018-02-04

智能城市 2018年23期
关键词:规划空间建筑

葛 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大城市在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占有了很多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城市建筑空间狭小、采光较差、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现实情况下,人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地下空间,更积极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

1 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一般而言,地下空间建筑主要是指建筑主体全部或者绝大部分被建立在地面之下的地下建筑,一般较为常见的有隧道、地下停车场、下沉广场、地下商场以及城市地铁道路等多种类型的地下空间建筑。

相较于地表建筑而言,地下空间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

1.1 优点

(1)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地下土地资源,延展了地下空间,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节约了公共用地,增加了地下空间的空间容量;

(2)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建设地下空间建筑有效地保护了城市古迹和城市风景,使它们避免被大规模的破坏,也使得城市标志性建筑被覆盖或遮挡;

(3)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作用,地下空间比较稳定,有利于节省城市供暖和制冷的成本,受地面活动的影响小,可以有效隔离市场噪音、施工振动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适合休闲娱乐,提供了安静舒适的休闲环境;

(4)提供了更大的地下空间,避免了城市空间拥挤的问题,对于城市公交而言,也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

1.2 不足

(1)由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主体大部分或者全部在地下,形成了封闭性空间,导致当下空间建筑比较潮湿,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较差;

(2)地下空间建筑的安全性较差,在封闭的空间环境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事故,会产生并聚集大量浓烟,浓烟和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散出,会对人员和其他建筑造成很大的影响;

(3)长期处于当下封闭空间,会使人产生空间封闭感和压抑感、胸闷气短以及头晕等情况,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都是以交通道路和当下地下停车场为主,城市交通轨道的建设和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以及商场地下停车场的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发展迅速,很多城市根据当地发展情况,科学规划了很多的空间建筑,使新的地下空间建筑与城市古迹有效融合,推动提高了资源使用率,提高了城市的容量,有效缓解了具体拥堵的问题,切实可行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绿色城市的发展进度,推动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全面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但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水平较低,缺乏对地下空间的整体性规划,没有使地下空间建筑与地面建筑的有机结合,对地下、地面的规划难以实现统一管理。我国法律方面对于当下空间主页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尚未明确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空间建筑的开发与发展。与此同时,地下空间建筑缺乏科学管理,内部环境质量和卫生条件较差,也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了人民的地下体验,不利于地下空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3 地下空间建筑功能相关性机制的概述

建筑功能主要是指建筑空间环境能够充分满足一定的使用目的和使用功能,实现使用效能和使用价值。不论是地面建筑还是地下建筑,都具有建筑功能,人们在建设这些建筑物时都是有目的、有规划的去进行,使这些建筑物充分的发挥使用功能,实现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商务价值。比如一些大型的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它不仅可以实现商业价值,还可以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减轻居民小区停车位的压力,也使地下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改善了城市空间拥挤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建筑功能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国家对于城市地面建设和当下建设也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有效缓解地面空间拥挤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空间居住功能、空间商务功能、文化活动空间功能、物流储藏功能以及交通运输空间功能。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机制,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功能效益,充分满足人民对地下空间建筑的需求,确保地下空间综合效益的开发。

4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功能相关性机制的策略

4.1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的法律制度

国家应当建立健全有关城市地下空间的法律制度,严格依据我国的《物权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城市地下空间的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地下空间的开发权限和使用权限以及使用期限,还要明确地下空间建筑的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法律问题,明确地下空间建筑物的所有权和归属权,对于破坏地下空间环境的行为,要给予法律制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2 加强地下与地上空间建筑功能的相关性

加强地下与地上建筑功能的相关性,合理规划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实现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有效融合,加强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之间的统一管理,保障地下空间的环境和卫生,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综合效益的有效实现。

4.3 丰富城市地下空间建的建筑功能

积极借鉴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的设计,丰富城市地下空间的建筑功能。政府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时,可以根据城市布局和人文历史以及城市经济情况等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方案,比如借鉴“加拿大步行街模式”以及“日本地下街模式”等现代化建设模式,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增加城市地下空间的建筑功能,使地下建筑与地下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赢的局面。

4.4 多样化的规划和建设地下空间

现代很多城市的地下空间建筑缺乏现代化气息,缺乏科学管理,内部环境质量和卫生条件较差,也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了人们的地下体验,不利于地下空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因此,要多样化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增强现代化气息,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提高内部环境质量,提供安静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比如,在当下空间建筑之内建设一些娱乐休闲场所,可以设置一些图书角或者小型咖啡厅,供人们休闲,总而言之,要多样化的规划和建设,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率。

4.5 依靠城市地铁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都是城市地铁的开发为主,城市地铁的建设数量众多,而地铁的使用率和乘客容量也是最多的,因此,在一些人流量众多、商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城市地铁,有效缓解交通拥挤问题,及时疏散客流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客容量。与此同时,可以依靠城市地铁的优势和便利,促进地铁周边产业的发展,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4.6 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城市建设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破坏污染为代价,如果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污染,那么会使这个地下空间的建筑功能大大降低,就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建设项目,会产生更多的环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入一个开发与治理的死循环之中。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不能牺牲了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时,要对开发地点开展全面的环境监测工作,依据环境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布局,确保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净化能力,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和落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空间的拥挤问题,充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国家要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的法律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地下与地上空间建筑功能的相关性,丰富城市地下空间建的建筑功能,多样化的规划和建设地下空间,依靠城市地铁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地下空间的综合效益的实现,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规划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