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不忘却的怀念
——纪念医学真菌实验技术专家沈永年老师

2018-02-04梅嬛,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医学科学院真菌科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梅嬛、刘维达)

2018年11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真菌科返聘老专家、医学真菌实验技术领域内知名老前辈沈永年老师溘然长逝,享年71岁。

沈永年老师1947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66年高三毕业后正值文革开始,作为老三届,沈永年老师亦投入到上山下乡运动中。在下放农村的这段岁月里,他主要作为乡村医生服务于农村基层医疗事业,这也为他今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后简称皮研所)工作奠定了内科知识基础。1975年12月沈永年老师正式进入皮研所真菌科工作,从未转岗、离岗,把毕生的心血全部投入到科室、学科的建设中,直至2007年正式退休。但作为该领域内的资深技术专家,科室一直延聘,就这样,一坚守就是43年。

在真菌科的40余载,沈永年老师在医学真菌实验室方面几乎胜任所有技术工作,基础知识丰厚,实验技能过硬,从医院门诊的真菌检查到感染动物实验,从抗真菌药物药效学体内外评价到头癣、足癣的现场防治工作,他热情投入,积极参与,无私奉献,让科室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和奖项。同时,他也带教过无数学生和徒弟。当新进的研究生设计课题时,当研究生在实验中遇到瓶颈时,当毕业论文初稿形成时,他都会热心地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每年,科室都会接收来自全国的数十位进修医生或技师,他都会手把手的从最基础的培养基配制开始,耐心带教,热心指导,将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传播到众多医院,大大提高了进修医生所在医院的真菌病诊断和检查能力;从2000年代开始,依托真菌菌种保藏中心平台,每年科室都会举办全国范围内甚至是国际性质的医学真菌基础知识和检验技能培训班,他均是具体的操办人。多年来数以百计的学员都受益于他的精彩传授和精心安排。可以说,沈永年老师倾尽自身全力为全国医学真菌学知识的传播和真菌病的防治不断做出自己的宝贵贡献。

当然,在育人的同时,他也从不间断自身的充实和学习。由于历史的原因,尽管无缘上大学和读研究生,但是在工作后他仍然争取机会进行深造。1991年他经过三年学习从扬州师范学院大专毕业。他总是以一种不断进取的态度在进行学习和工作。几十年来,他基本上在晚饭后仍然会前往办公室,或和研究生们交流实验进展,或自己翻阅学术资料,或整理思考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哪怕在实验室绕两圈检查一下卫生和安全状况,他也会坚持在晚上来科室,风雨无阻,在返聘的10余年也从未改变这一工作习惯。他不计名利,乐于助人,将自己的学识和经验都奉献给了所院和科室。统计到的科室已发表的中文和英文有他署名的论著约200篇,由他经手的药效学评价项目20余项。

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状态就在2018年11月10日戛然而止,沈永年老师就这样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他倾其毕生心血而建设和奉献的科室。好在这么多年来,科室在团队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他的辛勤付出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就在他去世后的第三天,本中心就拿到了卫健委颁发的国家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保藏中心的批复文,这也是他近年付出心血最大的一部分,亦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曾经有人说过“人的生命恰似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短长”,沈永年老师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在祖国医学真菌学领域内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他的知识、经验、态度和精神感染着领域内所有接触过他的人,他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些医学真菌人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真菌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爱紧张的猫大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真菌造房子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入选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