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应用型“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8-02-03刘磊霍晓玉

科技视界 2017年33期
关键词:电机学应用型教学改革

刘磊+霍晓玉

【摘 要】电机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具有理念性强、概念抽象等明显的专业特征,涉及较广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包括机械、化学、电、磁、热等综合知识,教学难度非常大,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电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电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课程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电机学;教学改革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必须要学习的课程,该门课程在学习前需要学习掌握物理、电路等知识,同时电机学这门课程也直接影响着后续电机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该门课程在整个电气专业的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通过对电机学的分析不难看出,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就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理论性较高的内容来讲,不作为讲授的重点,不过就算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觉得学习该门课程较为困难,在学习的积极性上较差,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不足以支撑起对电气现场工程师的需求[3]。这就表明现存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善,亟需改革。

1 电机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时分配较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改革,对于那些工程类或者是专业基础类的课程来讲,在课时上进行了压缩,这就使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课存在着过多或者是过少的现象。针对电机学这门课程来看,需72学时左右才能完成,如今部分高校将课时压缩到60学时,有的甚至压缩到45学时,首先,由于电机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只使用有限的课时进行讲解时通常会出现不清晰的情况。其次,由于课时较少,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去理解电机学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困难的。

1.2 概念复杂,公式多,学生学习困难

电机学课程涉及到很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学、电路等,因此,将所有课程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呈现给学生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涉及到矢量分析、磁路等内容时,学生常常不知所云、失去学习兴趣,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加深最后放弃学习。为了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教师则需要补充较多的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就渐渐产生了学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此外,电机学有大量的理论公式需要推导,不容易记住,学生更加觉得学习索然无味。

2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2.1 学生自觉能力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调查本校大二学生对自己自学能力的评价。调查结果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占10%,有中等的自覺能力占10%, 有一般的自习能力的人占30%,不清楚的占20%。

2.2 学习态度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态度有着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十分自由,在学习方面靠的是自觉进行,没有了像高中的督促式逼近式学习,然而很多大学生并未将这一学习态度转变过来,最终选择放弃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外界的干扰抵抗力较差。对于来到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讲,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便会逐渐的使用对学习的兴趣,最终投入网络游戏中去。

学习方法不科学。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在学习的时候使用的方法还是高中时的方法,快考试的时候便开始背笔记与重点,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应用型本科电机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

3.1 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详细讲解重点内容,但着重在于要讲解清楚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的引导学生去自主的学习与思考,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对在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时,针对那些难度较小或者是不是很重要的内容时,可选择引导学生去进行自学。针对现阶段我国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针对理论知识较深,教师多次讲解也很难收到效果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选择不进行讲解。另外,由于电机学这门课程中涉及较多的知道,不过许多知识间都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比如针对四种电机的结构、运动我发等。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与教学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只讲解其中的一种,并告知学生学习方法,剩下的三种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学内容侧重点要跟得上时代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过去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对现代而言已不再适用,所以在课程的重点上应当进行更正。比如,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现阶段交流电机在应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传张的直流电机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简化对直流电机的内容讲解。最后,教师应当将有关本课程的时代前沿知识传播给学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运用到新技术领域的能力。如开关磁阻电机、步进电机等知识。

3.2 教学方法改革

电机学课程难度较大,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学习疲惫,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出自身所应当具备的主导作用,而将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现阶段在课程改革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多为:分组法、多媒体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有效的提升整体教学的质量。例如,电机结构内容的讲解,为了使学生深刻了解电机结构,教师应改变单纯的讲述和图片展示的教学方法,采取电机拆装录像播放,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电机学这门课程来讲,其虽然内容较多,但是不同的电机间具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类比的方法只对一种电机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其他的电机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自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分组,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积极讨论,阐述小组观点,教师依据小组表现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习题课,在习题课上介绍一些工程案例,表述出自己的见解,之后通过全体的讨论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以此能够有效的避免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3.3 以项目形式开展实训课程,增加学生实践能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的本科院校在实训课程上都是使用的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可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线路连接,数据测量,报告书写。就整体的实训情况来看,学生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只是机械的完成,而对于实训的目的、原理等根本不进行思考,由此便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现象。为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实训课程应以项目形式开展。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特征进行优势互补分组;另外,对于一些实际的任务来讲,教师完全可以将任务下发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自己完成项目书上所有内容的编写,并展示实验的结果。之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其进行评定。

4 结语

电机学课程教学难度较大,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电机学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课程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和教学改革,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丽霞,吴必瑞.电气专业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方向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1):18-19.

[2]肖金凤,龚学余,王有香.电机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学报,2007,19(5):125-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机学应用型教学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电机学中的场与路
“以学生为中心”《电机学》核心课程的建设
从经济学和哲学角度理解电机学中的B和H的物理本质及其关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电机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