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经典”不必理睬“数据”
2018-02-03
播出前期,《白鹿原》收视率走低,播出中后期收视成绩逐渐走高,收官时更以8.9分的豆瓣評分成为今年国产剧的新标杆。10年立项,6年筹拍制作;94位主演、400位幕后工作人员、4万群演;227天创作周期……改编自著名作家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白鹿原》在更为鲜活的情节刻画基础上尽可能地展现出了陕西关中地区白、鹿两个家族的历史生活画卷。为了还原原著品貌,电视剧在开拍之前,全体主创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前往农村集体“体验生活”。电视剧《白鹿原》里,主角们赶牛拉犁、织布纺花、擀面做饭,并非源自演员们的想象性表演,一招一式都带着扎扎实实的年代感和农村生活气息。
有人指出在改编上,《白鹿原》没有满足当下观众的娱乐需求,呈现出来的故事内容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与当代观众的日常感悟相距甚远,所以难以引发现代观众的强烈共鸣。如今,流行影视市场追逐着网络IP,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似乎已成“过去式”,“大剧”寥寥无几。文学经典的影视化走向沉寂,流行化的改编逐渐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进一步年轻化的观剧取向,诸如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流行文化形态,集聚了更多的拥趸。有人认为,对如此“怪现状”进行剖析省察,或可为当下国产剧找寻突围性发展路径提供一种思维向度。
收视率和口碑并非必然的正比关系,《白鹿原》在剧本改编、演员演技和制作水平等方面均大获好评,堪称经典。随着它的渐入佳境和口碑积累,很多错过的观众已经在迫不及待恭候第二波播出了。可见,具有艺术生命的好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时间会给《白鹿原》最好的答案和犒赏,这种答案和犒赏很快就会被陆续看到。
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一直长销不衰。动辄用“大数据”说事,形成“数据为王”的舆论氛围,这不是文化自信,而是“数据第一”。假如我们习惯于用票房、点击等外在尺度去评判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久而久之就会在价值判断上走入“舍本逐末”的歧途。
这并不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在剧中,你会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经历这么久没有中断。例如白嘉轩的坚持,从表面上看他是在坚守村规乡约,其实他是在传承基本道德、文明与文化。剧版《白鹿原》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根”,而这种“文化的根”对全世界而言,都有其影响力和生命力。
喧嚣浮躁的快节奏生活、人们在社会压力下的娱乐诉求、制作方的宣传营销策略、明星和粉丝的联动效应等虽然都是个中因素,但最重要的还当归因于共鸣感的覆盖面不同。毕竟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较之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更容易获取大众心理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当然,前者往往是短暂的,后者则是持久的,这也是快餐文化和经典文本的根本差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