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从哪里来
2018-02-03马岭
马岭
作为学者,我们是怎么写作的?是如何完成那些几万字、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论文的?外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而我们做到了,且并不觉得神奇。但我们能说明、描绘、解释我们写作的过程吗?我们的灵感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由一个点切入(问题)、进而形成一条线(逻辑)、最终呈现出一个面(论文)的?在笔者写作的过程中,最初是向外看(关注问题),后来不由自主地也向内看(关注思维),此时上述问题很自然地涌现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回答,满脑的困惑,满心的迷茫,满眼的乱象,仿佛又进入了一个极其复杂而深邃的领域,那不是我的专业,我知道自己不能胜任。
就说那个有些玄妙的灵感吧,写作不能没有灵感,但灵感来自何处?它是怎么产生的?具备什么条件它就会出现,还是完全可遇不可求?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只要我们努力提供或创造某种环境就会发生?……我无法回答,在此我只想结合自己的体会,描绘一下灵感在什么时候容易出现。这既不是分析,也不是解释,仅仅是描述,仅仅是一个好奇者对好奇心的表达。
灵感具有突然性,就像闪电划破夜空,是瞬间出现的,是突然降临的明亮;但它不会像闪电一样瞬间消失,而是像一盏明灯,一旦点燃就会持续地保持光明,提供一种方向的指引。灵感还具有不可预测性,它的出现似乎没有章法,随时随地都可能来到,完全不可预知,不受我们的意志控制,不是我们希望或努力就能产生的,这种不确定性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灵感似乎还具有某种情境性,知识是可学习的,灵感却是体验出来的,是触景生“灵”,它似乎不完全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灵感虽然出现在大脑,但似乎要通过心灵的体验才能传递到大脑,是先动“心”,然后才能恍然大“悟”,因此它可能是脑与心合作的产物。
那么灵感的产生就完全不能归纳吗?以己之见,灵感好像主要来自这些时候:
一是来自写作。写作本身应该是灵感的产物,是有感而发(命题作文例外)。有意思的是,写作的过程往往又触发新的灵感:在搜寻那些沟沟壑壑时,在梳理那些团团乱麻时,很容易有新的发现,此时可能眼前一亮,脑中瞬间闪过新的思路,出现新的联想,于是沿着这条路往下写,小心论证,仔细阐述……在此过程中可能又会不时地有新的念头涌上脑海……这种写作仿佛历险,你不知道前面的路是什么,不知道下一个风景是什么样,不知道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会得出什么结论。正因为如此,你的大脑皮层在不断接受新刺激,你的固有知识和观念时刻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时候会思如泉涌。
二是来自阅读。这是很容易产生灵感的时候,看别人的论述而引起的遐想,有时简直就是浮想联翩,灵感仿佛需要触动,而阅读就是很好的触动。不论是极有同感还是深深怀疑,或者完全反对,你都可能由此产生新想法,这说明你已经进入角色,此时会有很强烈的参与愿望——要参与对这个问题的发言,或补充说明,或提出质疑,或表示反对并陈述理由。这种极易被卷入问题、极易陷入纷争的状态,似乎和心灵的宁静有关,越是宁静地阅读就越是容易进入敏感状态,对蛛丝马迹就越有洞察力,就越容易被触动;同时似乎又与大脑的活跃有关,大脑在阅读时呈现出一种兴奋,跃跃欲试,随时在质疑、提问、回答、出击、反击。这种阅读中的联想能力——由一点联想到几点,甚至联想到一串,需要身心的完全投入。因此阅读时的宁静可能是表面的,它只是摆脱了外在环境的喧嚣,但内心其实是浪花飞溅——也许恰恰是关闭了对周围环境的感觉,才能聚精会神于书中的问题。
三是来自学术研讨会。现在人们普遍对学术研讨会的质量表示失望,笔者也是,但应当承认并非一无所获。有些学者的发言,尤其是关注相同问题的学者的发言,即使通篇文章并不出彩,但只要其中的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能够给你启发,令你想到从未想到过的问题,就是收获。如果会议安排有人对你文章做评议,或你对别人的文章做评议,往往因其针对性较强,就更容易迸发出火花;如果有同行对你的观点强烈反对或不屑,就几乎必然调动起你的神经高度关注,不论是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补充自己的论证,还是反驳别人的意见进而维护自己的观点,只要你基本保持客观,就可能促使你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细致。在学术交流中是否能够获得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取决于自己是否足够开放。如果你把自己摆的很高,对别人总是不屑一顾,鸡蛋里面挑骨头,就等于关闭了自己智慧的大门,不接受外面的新东西,最后只能是闭关锁脑、孤芳自赏。相反如果你完全打开自己的心胸,接受一切信息,只要有一点合理就充分吸收,为己所用,你就能在博采众长中不断提高自己。向外界开放心胸并不是全盘接受别人的东西而失去自我,外界的信息可以充分吸纳,但其中的利与弊、对与错还需要自己分辨和思考。同时在交流中不能感情用事,通过批判别人来抬高自己,唯我独尊等等都是自闭的另一种表现,我们争论的是问题本身而不是就自己的地位、面子争个高下,不是争强斗狠,不存在谁战胜谁的问题,否则学术争论不但不会越辩越明,反而可能走向分裂。只有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对问题的探讨上,思想的“碰撞”才是有益的——有益于学术,有益于认识的深化,有益于健康的学术人格之培养。
四是来自课堂。虽然我的学生只是本科生和法硕生,我在课堂上并未讲太深的宪法学知识,但在讨论课上他们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总是有学生会提出你完全想不到的问题,我因此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有思维死角,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而我是一个明显有思维死角的人,因此那些我从没想到过的看问题的角度对我非常有益,它通常会提醒我注意自己是否偏狭,同时也不断给我一些新的启示,令我联想到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角度。也有时候是自己在讲课中突然产生灵感——讲着讲着突然发现自己讲的不对,或讲着讲着突然想到一个新问题(此时可能会出现几秒钟的“卡壳”),一些重复讲了十几年的观点、体系可能会在某次讲课中突然发现是站不住脚的,是需要好好反思甚至批驳的,由此而得到一篇论文的切入点。
五是来自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常常给人启发,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专题纪录片,或者百家讲坛、锵锵三人行、国学堂、半边天,甚至动物世界、幼儿教育等等,都可能在不经意间令你有意外的发现或触动。听历史太容易联想到现实,看动物也极易联想到人类,对童年的观察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成年的行为,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往往让我们看到文化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好的谈话节目能开拓你的思路,某些历史专题纪录片更是让人有穿越时空的体验。我不是专业的电视人,无需对其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分析、核实、推敲,也不需要对其进行全局把握,我只是一个观众,看我喜欢的、令我感动的、触发我灵感的,我就满心欢喜。
六是来自日常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某些人,某些现象,你个人的某种经历,如果引起你的持续关注,并反复琢磨其中的问题,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对其中的某个环节瞬间恍然大悟,一下子想通了,原来是这样!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有时候,是生活中一些完全不经意的小事,令你突然對某个长期费解的问题有了新思路,这种跳跃性的思维在没有关联的事物中找到关联,需要一种丰富的、甚至是不合常理的想象力。从这个角度上说,越是正统的思维可能越不容易产生灵感,越是没有条条框框、异想天开的大脑,可能越容易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七是来自旅行。旅行是对正常生活节奏的打乱,也是生活场景的转移,此时思维也可能跳出常规的模式而有所突破,你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因为你正经历着不同的体验。平时生活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旅行往往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在山山水水中呼吸清新的空气;平时事情多、工作忙、节奏快,旅行最好慢慢的,悠哉游哉,没有任务,没有太多计划性,尽量顺其自然,让自己懒散、放松;平时是老师,是长者,是城里人,旅行时最好就是普通游客,放下自己,尽量除去原有的社会符号,换环境、换心情、换身份、换眼光、换思维——最好换成另一个人!你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有灵感突然降临。
灵感是怎么产生的,我说明白了吗?似乎也没有。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