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团活动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018-02-03陈倩兮
陈倩兮
摘 要: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已有110多年历史,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学校现有六大主题社团,即社区义工社、澄池文学社、郡园传媒社、红十字会、Muse戏剧社、HUNK乐队,另外还有其他10多个学生社团,比较有影响的各类大型社团有33个。各社团均配有兼职指导教师,重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等素养。学校将这些校本活动实践型课程与国家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实践育人”智慧和学科课程特色,激活了学生的自主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参与积极性,培育了学生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素养,达到了“爱生活”“忧天下”等育人目标。
关键词:社团活动;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一、社团分类
根据社团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主要功能与作用,长郡中学的社团可以分为文化基础型、自主发展型和社会参与型社社团,具体细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一)夯实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型社团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社团组成,它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其任务主要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让学生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长郡中学的文化基础型社团中,音乐社带来或激情或古典的精彩表演,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有效提升;历史社通过举办各类型的专题讲座,形成严谨的学术氛围,引发不同思想的碰撞;外语社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园艺社丰富了学生的生物化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辩论社训练了学生的口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辩论技巧与逻辑思维的平台;澄池文学社两次被评选为全国中学生百强文学社团,等等。这些社团活动课程为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和社联考核等有力管理措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的文化基础型社团课程得以全面高效落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二)促进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型社团活动课程指以基础型课程为依托,向兴趣、应用和潜能领域发展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长郡广播站提高了学生自觉、有效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的能力;国研社、商协社、辩论社、历史社有助于学生培养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魔术社、礼仪社、街舞社培育了学生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自制力和抗挫折能力,鼓励学生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足球社、羽毛球社促进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激活社会参与意识
社会参与型社团活动课程是指与学生生活和社會实际密切联系,体现综合应用知识的由学生自主开展的社团活动。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激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引导学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义工社、长郡红十字会重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劳动意识素养;光影社、园艺社、ACG社、辩论社、DIY社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素养;模联、军事社、哈峰社、商协社、历史社、国研社重在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等素养。
社会参与型社团活动课程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质量,全面提升了学生在社会参与方面的核心素养。
三、主要症结
学校的社团活动以每年艺术节和社团节为集中展示平台,平时的社团活动也很多。反思目前的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笔者认为,学校管理供给与社团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和社团活动供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目前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存在的主要症结。
(一)学校管理供给与社团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某些对专业素养有较高要求的社团存在缺乏合适指导老师的问题。可以得出结论,在对中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上存在着偏差,具体表现为教师配备欠缺、活动场地欠缺、活动时间过度集中等。
(二)社团活动供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矛盾
由于全校社团活动安排在同一时间开展,所以如果学生对两个或以上的社团感兴趣,将面临选择,这成为了目前高一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时面临的主要困惑。同时,中学生社团活动虎头蛇尾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一方面是指在参与人数上,由最初的人满为患到后来的所剩无几;另一方面是指中学生自身在参与社团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由开始的兴趣盎然到后来的兴趣全无,甚至退出社团。不少学生抱着来社团里混日子和调节放松的想法,以至于参与平时的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很少主动开展一些有创意、有影响的活动。即使在学校每年举办的大型社团活动周即一年一度的社团节里,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摆脱不了表现性、娱乐性、消费性的倾向和特点。当然,依赖、被动、娱乐化的活动特征本身也是中学生社会化程度较低的表现,他们仍希望过多依赖别人,听从别人的安排。这一现象在目前中学生中间是普遍存在的,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总是需要一些人的积极、热情参与和支持,这类人往往就是社团负责人和几位社团骨干,而其余的大部分社团成员则表现得相对被动和倦怠。
四、完善策略
北京十一学校指出,社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全校学生都要参与社团活动,并将其作为一项必修内容。通过社团活动,促进同伴关系发展,让他们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校长李希贵说,十一学校有200多个社团,学校不允许设置专门的指导老师。不仅仅是因为担心老师的工作量太大,主要是专门的指导老师会阻碍学生在社团发展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在社团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上校长李希贵认为,社团的诞生和消亡都有其价值,会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启发和教导,让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成长体验,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办公司积累经验。学校可以通过组建社团联盟、设置社团主力课程和设立奖金来引导社团的健康发展。
然而,从地域影响方面来说,北京是我国首都,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资源优势自然是无法相比的。从文化底蕴方面来说,北京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最先接触并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教育模式。而一直以来北京深厚的双语文化底蕴,不是进行几年改革创新就可以媲美的。基于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完善策略。
(1)社团管理自主化。社团的管理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其中的作用。社团应选择相应的社团指导老师,协助学生完善社团活动的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供各方面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自主组织与管理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协助学生分析社团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便在未来把社团建设得更成熟与完善。在社团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应深度介入,应主要由学生根据社团活动章程开展活动,教师仅仅作为顾问加以指导。应积极鼓励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社团,以传帮带的形式来促进社团活动的开展。
(2)社团类型多样化。要实现社团的目标及宗旨,就必须在社团推行之前,广泛征集学生们对社团活动的愿望与需求,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就可以避免出现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行社团活动,结果却不受学生欢迎的问题,并避免把社团建成学校的课外辅导班。
(3)社团更新常态化。要加速社团的更新。一个社团的关闭不意味着失败,相反,可以启发学生对于自己、他人、管理事务的思考,是必要的社会学习。推动社团更新换代,鼓励学生为社团健康持续发展而积极合作、友好竞争。
(4)社团价值多元化。延展社团的价值。积极推进学校社团与社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做出利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促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