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春期恋爱的影响及对应措施

2018-02-03程渝

青年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中学生

程渝

摘 要:面对青少年恋爱现象日益普遍的现状,本文根据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克莱顿奥尔德弗的ERG需求理论,探析了“早恋”与“青春期恋爱”两个概念的区别,分析青春期恋爱的积极、消极影响,同时提出家庭、学校、学生三方的对应措施,以求达到更新观念、助力青少年发展的目的,同时呼吁大众关注青少年心理状态。

关键词:青春期恋爱;中学生;恋爱影响;应对措施

一、背景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娱乐作品的引导和观念的开放,青春期恋爱渐趋普遍化、公开化、低龄化。据《2015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51.09%的人在18岁(含18岁)前产生了初恋,而90后及95后的初次恋爱时间则分别提前到了15.18岁和12.67岁。《报告》还显示,被调查对象中,初次性行为年龄集中在18岁到23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17.71岁。因此,青春期恋爱日益引发社会的关注。

在中国升学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青春期恋爱轻则分散中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专注度,重则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之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在一般情况下对青春期早恋的态度是打压、说教。而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阶段,因此,可能导致青春期恋爱问题复杂化。因而研究青春期恋爱的影响以引导青少年妥善处理青春期恋爱,指导家长、老师恰当地引导青少年在当前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青春期恋爱

青春期恋爱,又称“早恋”。“早恋”是一个本土概念。

从中外对比的角度看,西方强调个性、尊重人权,社会尊重青少年恋爱的权利,甚至是性权力。西方国家对青少年恋爱担心的是万一发生性关系,应如何避免怀孕,这不同于中国避免青少年恋爱的观念。

从古今对比的角度看,在奴隶社会时,为繁衍生息,人们在条件具备后就自行产生异性交往和性行为。到了封建社会,父母包办婚姻,男女之间缺乏恋爱条件。清末到20世纪60年代,提倡“早得儿子早得福”。以上三个阶段均不存在“早恋”一说。

但从20世纪60年代后,大学生恋爱成为不珍惜受教育机会、没有理想的表现,中学生恋爱更是被视作超前行为。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大学生恋爱逐渐被公众接受,但中学生恋爱依旧被视作是一个需要预防和制止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中,“早恋”的概念逐渐生成。

不仅如此,早恋这个概念本身也存在缺陷。

从《婚姻法》中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满20周岁可以办结婚手续这一点出发,认为在此之前的属于早恋。但实际上,恋爱必须在结婚之前,但如果不允许恋爱,则又会导致不恋而婚的尴尬境地。

此外,“18周岁以后青少年性发育成熟,所以18周岁之后的恋爱没有问题”这一看法也存在。但是性发育成熟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无法一概而论。

再者,从高考毕业到升上大学之间仅有几个月的时间差,不意味着青少年会在这几个月以内获得心智上突飞猛进式的成熟。

所以,本文不认同“早恋”这一概念,采用“青春期恋爱”。

本文将“青春期恋爱”定义为11岁至18岁之间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单恋或失恋。

2.青春期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定为11到19岁。

《辞海》将青春期定义为从童年过渡到青年的阶段,是12~16岁。

本文选择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青春期”,即11到18岁作为青春期的年龄界限,大致由初中和高中学生组成。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立足青春期恋爱日渐普遍的现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综述法,随机抽取广东省佛山市四所中学各15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纸质自编问卷调查,并在网络上发布针对各类对象的网络调查问卷。通过整理并分析调查数据,结合文献内容,分析青春期戀爱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依据此提出具体方案,以引导中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恋爱,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措施,以引导正处于恋爱状态的青少年,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少走弯路。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综述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青春期恋爱的相关资料,认真阅读并进行分析整理,同时了解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第二,问卷调查法。针对青春期恋爱较普遍的现象,自编网络问卷,并利用微信朋友圈进行转发以收集数据,从而获得青少年以及部分家长对于青春期恋爱的看法和态度,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第三,访谈法。首先是在不违背受访者意愿的情况下采访曾经恋爱或正在恋爱的中学生,从恋爱主体出发,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其次是向学校心理老师咨询有关青春期恋爱的影响,以获得较专业的知识。

三、青春期恋爱的现状描述

(一)青春期恋爱当前特点

1.普遍化

目前,青春期恋爱呈现普遍化的特点。根据笔者自制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如表1与图1所示),在初高中生群体当中,恋爱现象已经较为常见。即使未曾建立过恋爱关系,也有单恋的情况出现。

2.舆论宽容性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青春期恋爱已经不像十几年前被人视作“禁忌”了,同学之间出现恋爱的现象,也不再被视作稀奇少见之事,大部分学生对班级中恋爱的同学保持旁观、尊重的态度,甚至会产生羡慕之情,连部分教师也默认这种现象的存在。

同时在社会上,近年来各类青春文学、歌曲、影视作品更是直接宣扬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恋爱,这实际上是默许,甚至鼓励了青春期恋爱,让青少年觉得中学时期的恋爱是稀松平常的事,使得青少年对青春期的爱情产生憧憬向往之感。

总之,社会上多方都表现出对青春期恋爱的宽容。endprint

3.不稳定性

据罗琦的《浅谈中学生早恋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可知,通过专家对大中学生的调查,有恋爱史的学生当中,42.9%的人在接受调查时已经中断恋爱关系,有30.2%的人表面虽然依旧维持恋爱关系,但心中明白分手是迟早的事。分班、升学、毕业、工作调动,都容易使感情破裂。

青少年的恋爱大多具有不确定性和浪漫性。首先,许多青春期恋爱始于对方的外貌,因新鲜感的消失或是另外更加吸引人的外表的出现而结束。其次,伴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交往时间变短,感情冲淡,分手也随之而来。所以,青春期的恋爱也具有成功率低、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4.盲目性

中学生的恋爱行为,大多本质上只是模糊的好感或是倾慕。许多中学生在发现自己对某个异性产生好感之后,并不明确自己应当怎样正确处理。而交往中的中学生虽然也有追求与恋爱对象美好未来的模糊念头,但也大都没有仔细考虑过婚姻和家庭、责任与义务,甚至没有考虑过毕业后应当如何继续保持和恋爱对象的关系,并未将对方置于自己人生的蓝图之中。另一方面,因为目前学校教育在性教育方面的空白与缺失,所以青少年接受的性知识大多数都不是通过正常的学校教育渠道获得的,因此,所获得的知识更让青少年觉得神秘新奇。而在自己不成熟的恋爱中,大多数青少年都是模仿成人,呈现出目的模糊和幼稚化的特点。

四、青春期恋爱影响

(一)积极影响

青春期恋爱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如图2所示。

1.情感补偿

青少年将恋爱对象视作心理寄托和依靠,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烦恼,分享生活中的喜悦,得到了对方充分的关注与重视。按照克莱顿·奥尔德弗的ERG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有三类,即生存需要(E)、关系需要(R)、成长需要(G)。尤其是在家庭中缺少父母关爱的青少年,此项需求更为明显。在青春期这一身心迅速发展的时刻,青少年的关系需要更为迫切,而通过建立恋爱关系,得到了恋爱对象的信任支持,从而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与补偿,宣泄了情感,有利于心理保持健康状态。

2.异性交往能力培养

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本身建立在与异性交往的基础之上。根据李先锋在《中学生早恋现象透视》中的看法,青春期恋爱可以被视作一种对进入成熟青年期正式恋爱的无意识的准备,在与恋爱对象交往的过程之中,青少年培养了自己和异性交往的能力,体会到成人恋爱中的心理,习得与异性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3.相互促进

部分青少年在恋爱之后,能够具有足够的自控力,与恋爱对象分别确立各自的奋斗目标,并相互鼓励,达到共同进步、相互促进的结果。笔者自制的调查问卷显示,有71.13%的受访者认为青春期恋爱催人奋进,愿意与恋爱对象一同进步。

(二)消极影响

1.带来情绪波动

恋爱中的青少年的喜怒哀乐常常以恋爱对象为中心,其情绪会受到恋爱对象的影响。同时,因为青少年态度的不稳定和情感的不成熟,恋爱双方不免会产生矛盾摩擦,这种矛盾常常使青少年陷入郁郁寡欢的情绪之中,增添了本不会有的烦恼,降低了学习专注度,更有甚者,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产生。

影响更加恶劣的是单恋和失恋。经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正处于恋爱状态的青少年的心理处于满足、幸福的“平衡”状态,心理状态与一般学生相近,所谓的危害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单恋中的青少年,虽然没有建立恋爱关系,但是却关注着恋爱对象的一举一动,情感受到对方的牵动。这种状态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精力上严重的“隐形内耗”。因此,就出现了一些中学生虽然没有谈恋爱,但学习成绩却下滑的情况。

而失恋的危害与影响更加明显。许多成年人尚且无法妥善处理早恋,何况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失恋的痛苦常使青少年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大部分青少年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走出失恋的阴影,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青少年心中产生阴影,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

2.成绩下降

在中学阶段,青少年大多面临着中考或高考的压力,学习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要求保持极高的专注度,学习十分紧张。而恋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消耗中学生许多精力。处于恋爱状态的青少年常常忽略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恋爱对象上,学习时间相对减少。

同时,对异性的追求与盲目的恋爱也容易使青少年忘記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让他们在青春期这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疏忽了对人生目标理想的追求。

3.可能导致性过失

随着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逐渐产生“性兴趣”和性需求,但因为现阶段无法自我克制和化解,也无法得到满足,因而常产生“性饥渴”。这一阶段被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称作“风暴期”。但是,处于恋爱状态的青少年与自己的恋爱对象可以长时间相处或有身体接触,具有满足性冲动的条件,一旦他们没有控制住情感和性冲动,就很有可能发生婚前性行为,甚至未婚先孕。一旦怀孕,女性要承担的不仅是人工流产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还有内心的羞愧与自卑感,对父母的愧疚感与社会道德压力。同样,男方也会害怕、后悔、自责,对女方怀有愧疚感。这种心理负担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杀。就算不是如此,这种经历也会给他们未来的生活笼罩上一层阴影,其危害不言而喻。

青春期恋爱带来的影响极其复杂。尽管青春期恋爱在本质上与成人恋爱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青少年思想上的不稳定、不成熟,以及中学时期的特殊性,青春期恋爱可以说是“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为。虽然有部分青少年能比较妥善地处理学习和恋爱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类青少年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则是处于不清楚以后和恋爱对象应如何发展的状况。

五、应对措施

(一)学校教育

尽管近两年来出现儿童性教育教材进入中小学的现象,但当下我国大陆许多学校在性教育方面仍然存在滞后甚至是空白问题,大多数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知道的大部分性知识都不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渠道获得的,因而“两性关系”“早恋”等话题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青少年既害羞又好奇。相比之下,我国香港地区教育署在1986年编写《中学生性教育指引》,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广泛推行性教育,瑞典更是早在1942年就开始了义务制学校中的性教育。由此可见,我国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更应当抓好性教育这一“缺了太多课”的科目。endprint

(二)制度

1988年,国家教委就已经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在中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通知》,将性教育正式列入学校教育范围。其实制度层面并不十分落后,但是在中学过分偏重中考、高考的状况下,性教育并未得到很好落实。因此,学校更应当承担起教育的主要责任,严格贯彻落实性教育。

宏观来看,学校应定期开展关于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的讲座,开设性教育课程,让性教育常态化,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此外,在教授内容方面,一方面要进行性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让学生珍视男女同学之间的美好友谊,同时懂得生活不仅是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还有前方的远大目标和未来的美好生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以及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性保健的角度出发,教授实用的生理知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避免早孕的出现。

从微观来看,将引导青春期恋爱落实到班级教育。班主任应当组织集体活动,鼓励男女学生正常交往、相互配合,促使男女学生进行合理的思想情感交流,从而避免男女交往的神秘化,营造宽松健康、男女相互尊重的班级氛围,同时又达到以精神活动化解生理冲动、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的目的。对于正在恋爱的青少年,班主任应当更加关心,切忌强行拆散,导致其逆反心理产生。应当化堵为疏,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给予青少年充分的信任,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将朦胧的好感化成友谊。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另一重要战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存在较多父母在孩子爱情观教育中缺位、对性教育讳莫如深等现象。台湾已逝作家林奕含在自己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当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个情节,“房思琪说:‘我们家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性教育,她妈妈说:‘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书中的房思琪正像是作家本人的一个影子,而更残酷的是,遭到补习教师性侵犯,而又得不到父母支持与理解的作家本人也患上抑郁症,最终自杀。

由此可见,父母的理解与帮助十分重要。在对孩子开展爱情教育和性教育时,家长首先应当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青春期恋爱是因为缺少父母关爱。此外,应当充分理解孩子在青春期时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心理,明白自己也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防止孩子对这一心理产生羞耻感和罪惡感。其次,家长应该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孩子迷惘疑惑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根据班杜拉的观察模仿理论,人的思想行为是模仿学习的结果。而孩子恋爱的行为也会有模仿家长行为的因素存在,因此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以正确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对于青春期恋爱,不应该一味地粗暴扼杀,也不要将其妖魔化,予以尊重、理性疏导才是应然之举。同时,还要家庭、学校、青少年个人的多方合力,才能让青少年健康顺利地成长。

六、结语

青春期恋爱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常无法避免的一个现象,既具有其美好、纯真的一面,又存在幼稚、不理性的一面,甚至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带来许多坎坷磨难。所以,我们不应当过分美化它,也不能完全压制、排斥它,视它为人类正常感情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青春期恋爱的影响,从其正面、负面两个角度出发,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对“早恋”的刻板认识,同时也让青少年明白青春期恋爱会给其自身带来的影响,避免青少年对师长的教导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同时,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求家庭、学校、个人三方合力,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阳,谷传华,胡靖宜.“早恋”概念的科学性辨析[J].班主任之友,2006(12):16-18.

[2]李阳,王菲,刘艳.“早恋”概念的新认识[J].中国性科学,2007(1):33-34,36.

[3]钱力.浅谈青春期的“恋情”[J].赤子(上中旬),2015(14):133.

[4]罗琦.浅谈中学生早恋产生的原因和危害[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3.

[5]周东明,谭红专,李硕颀.青春期恋爱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0(3):183-184.

[6]郑巍巍.青春期恋爱教育中家长的参与[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Z1):176-180.

[7]杨雄.青春期与性[D].上海:上海大学,2006.

[8]梁卓欣.青少年的“早恋”问题与教育浅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56-57.

[9]戴斌荣.青少年学生的早恋心理[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17-120.

[10]李文虎.如何看待中学生早恋[J].江西教育科研,1992(5):20-22,10.

[11]李长岷.少年“早恋”的心理学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59-63.

[12]刘兵.社会生态视角下青少年早恋现象分析与社会工作介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3):38-41.

[13]陈瑞山.中学生“早恋”心理剖析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282.

[14]胡序怀,陶林,张玲,等.深圳中学生早恋发生及影响和关联因素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2,21(1):32-37.

[15]李丽.试析少年儿童早恋的成因及对策[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9-51.

[16]白铭欣.试析中学生的“早恋”行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2):46-50.

[17]白铭欣.谈早恋问题[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4-10.

[18]刘录护,李春丽.校园“早恋”的中西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09-113.

[19]刘录护,李春丽.校园“早恋”的中西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09-113.

[20]杜兆义,康维娜,温志旺.学生早恋问题的分析及矫治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71-74.

[21]施旖旎.早恋的话语空间研究:1979—2015[J].中国青年研究,2016(9):44-49.

[22]臧凯,崔云岭.早恋与家庭因素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24):149-150.

[23]李银河.正确引导“青春期恋爱”[J].新课程(初中版),2006(4):8.

[24]张淑敏.中学生的“异性关注”与“早恋”新探[J].天津教育,2002(3):30-32.

[25]王娜.中学生青春期恋爱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6]李志宏.中学生早恋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3(1):24-26.

[27]黄巨球.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56-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