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演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精彩
2018-02-03徐志超
徐志超
摘 要:小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绽放数学教学的新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4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利用现代手段,创设有效情境
新课改纲要提出了要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为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高效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来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动态化的演示诠释整个操作过程,把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开心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以“年、月、日”内容的教学为例,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星球周期运转的模型图,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他们的运行规律,然后告诉学生一年、一月和一天分别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教师通过这样一种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三者间的关系,学生会感觉非常地好奇,并把它们转化为学习兴趣,进而表现出浓厚的探究欲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加强,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效果。
二、把握追问时机,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知识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不要随意泄露,影响学生的判断,给学生创造自己发现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情况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追问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过程暴露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有的学生提问平均数是什么?这时教师就追问:“平均数的概念是什么?能否用自己的话概述一下,说一说自己理解中的平均数是什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又进行了追问,例如:“你是如何发现的?”“你用了什么办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技巧吗?”“谁回答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快速思考,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发挥学生主体的优势,体现学生的民主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另外,我们也要注意追问的技巧,避免“串式提问”,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否则学生只需要回答不是或是,其思维就会停滞不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教育,锻炼学生能力
实践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学生的性格特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实物来代替数字,让学生对大小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亲自观察,尝试自己总结数量关系,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识会上升到感性认识的地步,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深刻。例如“6-3=?”这道题目,可以将6用“□”来代替,然后将3用“○”来代替,这样题目就变成了“□□□□□□-○○○=?”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比“○”要多了三个,或者看到“○”比“□”少了三个,只要再加上三个“○”或者减去三个“□”就可以了,所以“?”就是3。为了更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我还会留出一段时间供学生做总结归纳使用,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让大家交流讨论,最后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进行补充和说明。如果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更有利于发挥主体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丰富作业形式,提高巩固效果
作业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帮助學生巩固知识,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自省的有效途径。但作业的设计要合理科学,注意开放性和多样性,不求多而求精,注重实践和理论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首先,作业的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过多的作业量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做到精益求精,提高作业的质量水平;其次,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人性化和多元化,加强理论与生活间的联系,控制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最后,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增强作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作业的效率,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断探究,踊跃创新,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厚荣.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2] 刘玉红.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1(9).
[3] 褚剑敏.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之我见[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 林丹茹.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8(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