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历史课程传统文化对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2018-02-03刘培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历史

刘培

摘 要:历史属于人文科学类的学科,其中存在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所以通过历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初中生是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也需要通过学科教育提升其价值观的建设。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优势,利用其中的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历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36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计其数,在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对于我们学习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1]。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通过在教学中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一、 在历史传统文化内容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初中历史教材是根据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进行编制的,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利用理论的方式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专题的形式。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好备课工作,能够熟悉课本中的内容,并加深对教材的研究,挖掘其中存在的隐性传统文化内容,进而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2]。例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中有涉及我国的母亲河黄河的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黄河的30年前和当前的图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的污染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认识到和谐社会建立中,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发展。

同时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看到义和团的反抗以及慈禧下令清军调转枪口疯狂斩杀义和团同胞,而大肆欢迎八国联军时,很多学生义愤填膺,他们为义和团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清政府的无能而叹息,这是我国的耻辱,同时从义和团的身上也看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爱国的高尚品质。因此历史教师也可以以这部分内容为基础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爱国思想。

二、 在历史教学设计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契合点。这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跟上学生的思维,并通过结合实际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德育教育情境,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解决相应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民族精神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大禹治水以及屈原的离骚等来体现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在近代史中也存在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邓世昌的甲午海战以及谭嗣同的戊戌变法等,这些事件都是提升民族自信心以及自尊心的事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在民族精神的培养上,可以通过抗战相关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国家利益至上品质。例如,针对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日,教師需要让学生记住12月13日这个日期,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对死难者悼记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醒所有的国人勿忘国耻,牢记历史,进而能够为了振兴中华而奋斗[3]。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持为国家的富强而读书的信念。

三、 在历史知识的讲解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将历史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体现历史知识的与时俱进性,更好地发挥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历史文物图片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例如,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雕刻文化,龙门、云冈和敦煌石窟图片,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敬仰和热爱,在介绍这些雕塑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这些石窟体现出来的政治、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平的珍贵性、情绪克制的重要性,放纵情绪的不良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会和谐、文明、友善。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感等。在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方面,是通过历史中优良的传统文化激励学生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利国利民。因此在教材的设计中,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都包含了该历史阶段的科学以及文化等。为了有效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还需要定期收集一些专题活动,要求学生自觉查阅课本或者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对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及其事迹的了解,也有利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4]。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史为鉴可以通变古今,知社会兴替。所以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能够从历史教材方面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需要能够通过对典型历史事件的集中体现,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最后,教师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唐忠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初中学生健康成长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引领作用的探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9.

[2] 廖志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211.

[3] 谭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8):217.

[4] 傅华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8.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历史
新历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