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法语境下德育的“舍”与“得”

2018-02-03包灿贤

青年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辩证法教育者德育

包灿贤

摘 要:德育的目的是人的身心健康,让人领悟美好、信仰美好、践行美好、成就美好。进教材、进课堂、进脑袋的东西,既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要革故鼎新、改弦更张,德育的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都在“舍”与“得”的辩证运动中发展。教育的主体、客体要自觉丰富、创新并运用德育的“舍”与“得”的辩证否定,清除芜杂、疏通耦节、吐故纳新,务实求真地推动德育工作创新。

关键词:德育;教育者;辩证法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乃至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德育重在思想言行的教化,究其根本,它是以塑造、培养人的“内在思想修养与外在言行修为”的高度和谐、统一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分辨并学习真、善、美,就要知晓并抛弃伪、恶、丑,不言而喻,这是一个“舍”与“得”的辩证过程。在育人问题上,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立场上,我们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而,“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需严肃而谨思,要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精神。

一、“舍”与“得”的德育内涵

德育视域下的“舍”“得”与其他语境下的“舍”“得”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从词源本义看。舍,指放弃某些东西,有放弃、舍弃之义;得,指取得,获得某些东西。其次,从行为指向性看。舍的根本目的是换取所需,得的首要前提是合理放弃。舍与得既相辅相成,也相反相成。最后,在特殊语境下,舍与得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被赋予了具有特定内涵的、个性目的的教育活动。“舍”与“得”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被注入了德育的内涵,它是能动的主体与客体,为实现既定德育目的,整合一切有利的资源,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等元素均在德育的范畴中自为地、否定之否定地变化。

具体而言,舍与得在德育的范畴中有两层含义。第一,知止,即知道“度”在哪里。度,是事物质量互变的“临界值”。第二,扬弃,即辩证的否定。“得”的新事物从“舍”的旧事物中发展而来,保留了其合理成分,并吸收、创造了发展所需的新成分。以读书修心养性作例,人类文明是璀璨夺目的,书海浩瀚、典籍繁多,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特定的历史的社会条件下,就个体而言,读古文诗词抑或现代文学,学名家之著还是大众之说,阅读多少,这是“知止”;明辨经典之不足,知晓大众之流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扬弃”。在主客观因素制约下,人的“选择”——这种能动性——无不包含知止尔后扬弃的矛盾运动。

二、“舍”與“得”的伦理特性

德育,是对“人”的价值观、人格、心理素质的综合培育,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人既是德育活动的主体与中心,也是德育活动的起点与归宿,一切德育工作的辩证法都有体现并表达“为人”的属性。

(一)能动性

教育者往往按照其所假定的结果有意识地影响被教育者,而受教育者趋于选择符合自身利益或志趣的信息以接受,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在思的场域中相互影响,其合力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正如“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这种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实践,恰恰确证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这种富于想象的且有行动力的力量推动着德育工作创新螺旋式上升。

(二)主体性

与一般教育同质,不论德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如何,它毕竟是人的活动,决然不会是动物的活动,同时它也必然是为人的活动,为人们服务的活动。而且“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是教育者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地生产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在其“主体性的确证中”辩证地统一起来了,从行为生产到相互作用,一切形式与内容的逻辑运动都不可避免地要回归到“人”这一原点上来。因为社会关系的存在,一切“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

(三)社会性

道德一开始便带着人与人之间生产、交往的胎记。“德”的阶级性、历史性、公共性说明了道德的社会性,而生产道德的实在的人是一切复杂关系的缔造者与修改者,“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尤其生产发展需要而培育适合的人才,德育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脱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抽象的道德关系,也没有脱离伦理关系的神秘的社会生产或生活。

(四)伦理性

就德育的内容而言,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在人与人关系中的传承。道德从社会关系中产生,之后逐渐脱离社会相对独立,反过来从精神上制约甚至统治着人们的思维及其实践活动,它竭力引导人们用正当的道德理性来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且在总体上不断发展并完善自我。道德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利益关系,使得人们不得不去审视道德标准及其适用范畴。而更紧张的问题是,如何用正确的道德滋养正当的行为,用符合伦理的标准促使人们符合标准的伦理。

(五)因果性

既然选择的动机是为了取得,而取得的根据是实现了的对换,舍其所“得”,得其所“舍”,如同演讲者极力分享某种思想并不是为了博得听众一时的掌声,而是为了思想擦出火花,彼此心灵产生谐振,达到思想的耦合。那么它就不是一种纯粹的偶然的关系,而是一种必然的关系,一个运动引起另一个运动的因果关系。因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所以,只要认识了德育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德育本身。只有从这种普遍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审视,才能认识到现实的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奇妙关系。

德育工作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革新的过程,积极的因素扬弃消极的因素,消极的因素孕育积极的因素,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三、德育的“舍”与“得”的辩证法诠释endprint

德育是系统工程。从内容看,德育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成分;从形式看,德育包括课堂交流、实践活动、讲座研讨、网络学习等方式;从目的看,德育总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从原则看,德育原则有理论与实践并重、个别与一般协调、内容与形式一致、理性与感性统一等;从特色看,德育课程兼收文社科属性、并蓄自然科学属性。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就必须把握德育工作的辩证法。

(一)个性与共性

一方面,人有认知水平、文化背景、立場利益、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教育要强调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活动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有差异的个人有相通之处。一般而言,同样的社会条件会产生同样的需求,一致的需求会要求变化的普遍性,而这种变化只有在相互作用双方的共同运动中才能实现。“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因此,教育要考虑公共性、普遍性、群众性问题,兼顾特殊与尊重一般相结合。

(二)内容与形式

德育的内容是德育实质性内容,德育的形式是实现德育内容的载体和依托,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反映着内容。一种内容可以多种表达形式,反之,多种内容也可同一表现形式,其中取舍,便构成了丰富的德育方法。鉴于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不同,有重内容而轻形式的,也有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前者显得颇为“不拘小节”,后者却略显“小心翼翼”。德育既要避免重形式而走形式,形式脱离内容的“华而不实”,也要避免重内容而轻形式,内容高于形式的机械单调。内容要吐旧纳新,形式要恰到好处。

(三)时间与空间

调查研究、知识共享、矛盾暴露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空作为条件,若把人倾注的精力比作时间,那么德育互动的场域便是空间。需注意几点:首先,要以时间换取空间,以空间赢得时间。基于“互联网+”的突破时空界限的网络学习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次,要以时间换取时间,空间换取空间。言传身教、躬行实践、榜样示范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教育者的时间与空间;最后,要以时间扩大时间,空间扩大空间。正确的思想一旦被大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四)主体与客体

正如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育人者,人育之。“教”与“学”一开始就是双向互动关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客体转化,客体主体化,师生彼此互为促进,教学相长。传统的重权威轻民主的一言堂,实在要不得!任何工作或学问,都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的道理是妇孺皆知的。以师生沟通的情境为例子,师生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经验与知识等元素时刻都在交汇交融,渗透到对方的领域之中,自觉建构起精神的共享场域。

(五)理论与实践

“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的道德认知水平越高,越有益于内在素养的提高,这便是知识即美德的真谛。然而,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会变为脱缰的思想的野马,不仅无益,而且容易迷失在黑格尔式的思辨森林里。德育重在“知行合一”,既要避免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分析的“本本主义”,也要避免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指导的“经验主义”。“理论需要是否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如何使有书本知识的人变为名副其实的道德楷模呢?唯一的方法便是使他们参加实际活动,参与到服务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

(六)人文与科学

如同难以想象没有心理科学的教育学一样,我们同样难以假设没有自然科学的道德教育,且不论科学技术在推动德育上的显著效用,单以道德的发展规律,如人的思维规律而言,它早已进入实验科学之列。应当承认,德育与其他活动或学科的确存在某种交叉,德育系统的任一元素(符号、语言、肢体、心理和观念等)都直接或间接表现出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数理逻辑。例如,认知与情绪的非线性关系,影响人们对既定概念的内化及外化的持续性。通过自然科学这把实证的“钥匙”,我们能够更深入了解“我”的二重世界。因而,这里也强调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原则,不仅是行动的,而且是思想上的!

从实践的本性看,德育工作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矛盾问题。主观,是“我们”看世界;客观,是我们看“世界”。既要反对以主观代替客观的先入为主、拍脑袋、一刀切等作法,也要反对强调物质制约轻视主体能动性的机械主义、庸俗主义。因为“我们的行动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知觉和知觉到的事物的对象〈客体〉本性相符合的(?bereinstimmung)。”

四、结语

“舍”“得”实则是“新陈代谢”,是德育及德育工作辩证法的一扇窗,它浓缩并展示着德育工作中潜藏的各种矛盾。我们要自觉透过并剖析德育内在的逻各斯,抓住最关键的、最基本的、第一位的逻各斯。“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一系列的曲折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无论技术或内容,在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中,有的放矢地抓根本、抓关键以提高德育成效,是我们最期望的“得”。

辩证的“舍”与非辩证的“舍”的区别何在?在于飞跃的“得”。

参考文献:

[1]佚名.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J].共产党员,2017(9):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6.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endprint

猜你喜欢

辩证法教育者德育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