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18-02-03杨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杨梅

摘要 本文综述了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病害种类、病原、症状、发生规律及近年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了烟草花叶病毒病防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121-01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也是昭通市昭阳区发展的关键产业。近年来,烟草花叶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质量,给烟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研究系统地描述了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病机理以及流行规律,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1 病害种类、病原及症状

引起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MV)[1],属于RNA病毒,可侵染38科268种植物,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传染性等特征[2]。当烟株被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结构会遭到强力破坏,呈现出半透明状态,叶脉两侧逐渐转变为淡绿色。当病毒在叶肉组织内繁殖,会使叶肉细胞进一步增大,出现叶肉细胞裂变,导致叶片厚薄不均、颜色黄绿相间,叶片出现斑点,呈花叶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会出现大面积褐色坏死斑,严重的会出现叶片扭曲、皱缩。早期发病的烟株节间短缩、矮化、生长缓慢,无法开花结实,抵抗力差,容易脱落,种子量很少,一般情况下不能正常发芽[3]。烟草花叶病毒病防治较为困难,能给烟草生产、烟农增收、国家税收造成巨大的损失。当烟株受到烟草花叶病毒病侵染后,病毒会破坏烟株体内的营养疏导,掠夺营养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烟株产生畸形病变、矮化,甚至死亡。

2 病害发生规律

烟草花叶病毒种类很多,不同的花叶病毒初侵染方式也不相同。TMV可通过相邻叶面轻微摩擦产生的微伤口入侵,主要侵染源是被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后的种子、带毒叶片等。烟株苗期抵抗烟草花叶病的能力最弱,最易患病。主要发生阶段是苗期至现蕾期,此期的温湿度最适于病毒的流行和扩散。TMV发病最适温度为25~27 ℃,当温度高于38 ℃后,病毒会受到高温的抑制。光照强度是影响TMV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强光能缩短病毒的潜伏期,影响该病的蔓延[4]。CMV主要靠蚜虫传播。通过伤口入侵的CMV在烟草组织内比TMV增殖、移动速度快,温度低于24 ℃时,2 d内即可见病斑,3 d可发生再次侵染,7 d左右会形成系统病状。CMV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寄生在活性细胞内[5]。

3 病害防治现状

烟草花叶病毒病是烟草行业防治的一大难题,一旦发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一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通过选用无毒壮苗、清除田间病原株、化学防治、对农具进行彻底消毒处理等措施,也可以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我国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改善烟株生长环境抵御病原物入侵的一种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用有机肥,调整田间生长布局,掌握科学合理的灌溉时间与方法,定期进行土地轮作,调整播种和采烤时间。农业防治必须通过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在烟草生产中,应选育优良抗病品种,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在移栽和大田管理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和田间卫生,避免因局部摩擦在田间烟株间传播的病毒,减少受侵染的可能性。注意及时消灭蚜虫,防止蚜虫大面积传播病毒。及时提沟培土,排水防涝,消除有害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农业防治是最环保、最经济的手段,可以从源头上切断烟草花叶病产生与传播的途径,以有效防控烟草花叶病毒,促进烟草的健壮生长[6]。

3.2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见效快、方便快捷、效果好,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防治效果。但化学防治农药残留严重,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容易引起基因突变,产生超强的抗药性,使防治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化学防治有研究表明,使用2%宁南霉素AS对TMV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可引发一系列防御抗病反应,达到抗病作用[7];4%新奥霉素水剂[8]、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10 mmol/L β-氨基丁酸[9]同样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较好的防效,其中植物源病毒抑制剂的预防效果较好[10]。

3.3 生物防治

随着科技的进步,从微生物体中提取有效成分、构建RNA沉默表达载体逐渐成为防治烟草花叶病的方法之一。有学者发现,从3种食用菌中提取出的酵母菌初提物、香菇初提物和平菇初提物中,酵母菌初提物对TMV的钝化效果及抑制效果最佳,当浓度达到5 mg/mL以上时,TMV抑制率与钝化率达到100%;而平菇粗提物和香菇粗提物的抑制效果及钝化效果较为接近,但没有酵母菌初提物效果好[11]。

植物组织提取物的提取难度比微生物提取物小,其中又以樟树周皮组织的提取物较为常用,防治效果是植物提取物中最好的。从樟树周皮组织中分离提取的内生菌EBS05,对TMV有较强的拮抗性和钝化作用,能抑制TMV在寄主体内的增殖,降低烟草花叶病毒的表面活性,进一步抑制烟草花叶病毒的扩散[10]。

4 参考文献

[1] SAHNI S,SARMA B K,SINGH K P.Management of Sclerotium rolfsii with integration of non-conventional chemicals,vermicompost and Pseu-domonas syringae[J].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2008,24:517-522.

[2] 严凯,高丽丽,刘芳,等.辣椒白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效果[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27(1):24-28.

[3] 申莉莉,王凤龙,钱玉梅,等.拮抗细菌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5):9-11.

[4] 包敏.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卫星编码的βC1蛋白与烟草寄主因子NtRFP1的互作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 刘欢欢.烟草角斑病菌侵染的叶面微生态学特征分析及其生物被膜调节物的筛选[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2.

[6] 饶荣莲.浅析烟草花叶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2):51-52.

[7] 蔡学建,陈卓,宋宝安,等.2%寧南霉素水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农药,2008,47(1):37-40.

[8] 冯振群,卢清.新型生物杀菌剂新奥霉素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田间药效[J].现代农药,2011,4(10):50-52.

[9] 方鼎,汪华,王程辉.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系统侵染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64-5866.

[10] 马志卿,李威,王海鹏.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诱导作用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10,40(4):419-425.

[11] 王瑞平,李荣芳,贺坚.烟草花叶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甘肃农业,2010(2):84.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