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其原因
2018-02-03袁华斌李景保
袁华斌,李景保
(1.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目前,地球上有25亿人生活在缺乏基本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其中有10多亿人无法获得洁净的水源,而我国就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1-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非常严重的不安全问题,湖南省也不例外。
1 湖南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农村饮水有集中式供水工程覆盖的人口达1 600万,约占农村总人口的30%,有其他供水工程覆盖的人口达4 5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70%[3]。其中,有基本供水设施的人口达3 300万,没有基本供水设施的人口达1 000万。饮水安全与基本安全的人口近4 0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70%。当然,饮水不安全的人口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充分说明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还存在很大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工程型缺水问题
湖南省非常重视饮水工程的建设,每五年投入10亿元用于建设各类饮水解困工程,以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但是,部分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不到位,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不落实,极个别项目有待进一步落实,如醴陵市孙家湾乡李家山集中供水工程。二是进度不平衡。例如,怀化市只完成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一,岳阳、株洲等市还有一些项目未开工等。三是管理不规范。例如,安化、沅江所抽查的部分工程有的未按要求进行施工招标或材料设备集中采购;个别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建设方案论证欠充分;在建设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工程投资、质量、进度,监管未能完全到位;有些施工单位无水利施工资质,有些设备和管材供货单位未经过水利部认定等。
1.2 水质型缺水问题
湖南地处江南,多山,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经济欠发达,大多数地方由于有色金属(如金、锰、锑、铅、锌)的开采、冶炼以及产生的废渣、废水严重污染而影响饮用水,使之不达标,从而导致水质型缺水问题。例如,平江县开采金矿(高砷、高硫金矿)时,原矿中砷含量2%~3%,精矿中砷含量高达25%~27%,含砷尾矿水砷含量6.176 mg/L,流入地表水中,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这种有色金属开发导致水质型缺水问题的地方在湖南省比较普遍,例如,湘西地区大量使用电解法生产锰,湘中地区冶炼锑等,都一定程度污染了水源,导致当地出现水质型缺水问题。
1.3 时空性缺水问题
湖南省属于亚热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时空性(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近几年来,湖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显著增大,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湖南省多丘陵、山地,湘西、湘东南地区因水利工程缺乏,自然地理件差、山高坡陡,经常遭遇干早,农村饮水困难,山区居民不得不翻山越岭去山下、山外挑水。湘南省地处南岭的背风坡,夏半年干旱严重,饮水困难。另外,洞庭湖区北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日益明显。
1.4 血吸虫疫水问题
血吸虫病在人群之间并不互相传染,只有在疫水中才有可能被感染。疫水就是含有血吸虫或尾蚴的水。全国共有血吸虫病人81万人,其中湖南省血吸虫病人达到20万人[4]。由于湖水已经变成传染血吸虫病的疫水,洞庭湖周边的岳阳、常德、益阳等已经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疫区,这个号称八百里洞庭湖几乎变成了“毒湖”,湖区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1.5 水性地方病问题
调查发现,湖南省有4 700多个行政村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型氟病病例,在3 700多个行政村中,有140多万人存在砷超标的饮水型安全问题。这些水性地方病问题直接影响人们身心健康,也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 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原因剖析
2.1 饮水工程管理不到位,运行效益差
一是一些地方饮用水源工程缺乏。湖南省部分山区居民点附近,由于缺乏基本的饮用水源工程,只能靠天吃水,看天饮水,导致供水保证率不高或取水困难等。二是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项目建设困难。农村饮水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工程建设条件差,资金需求量大。正因为规模小,用户分散,预期效益不佳,人们又缺乏融资能力。三是一部分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由于技术标准低,功能不尽完善,不能很好地发挥原有工程供水效益。同时,受建设资金、技术力量等条件影响,部分已建饮水工程建设上仍然存在问题,如水源选点不合适、管路布局不合理、缺乏净化与消毒等水处理设施、无水质检验设备和能力等。这些问题又直接影响工程覆盖受益区域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四是饮水工程运行效益不理想。农村用户分散、饮水工程规模小、线距离长,导致动力费用、管路维护费用及管理人工费等供水成本高,加上农村用户水价承受能力有限,以致工程运行效益不理想。
2.2 污染成为影响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农村饮水不安全、水质不达标主要是水污染导致的。首先生活废水污染问题。在湖南部分农村,不少人习惯在自家周围打浅井取水,同时又向自家周边大量排放包括粪便在内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严重污染了自家周边地区的池塘水和地下水,而许多农村居民直接取用或提取被污染的地下水使用。其次是乡村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有色金属采矿和冶炼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饮用水重金属含量超标。最后是生活固态(垃圾)污染问题。农村卫生问题一直是很难解决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垃圾污染问题,可以说,农村既没有固定的垃圾排放地,也没有垃圾处理地。这些垃圾是随地、随时排放的,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了就地取水生活的人们饮用水安全。
2.3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饮用水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用水目的逐渐多样化,不再满足于原始简单的饮用水,综合用水明显增加。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如家庭养殖业、种植业(花卉等)的发展,也加大了用水量;同时,随着人口的剧增,人均耗水量不断增加,也一定程度加剧了农村饮用水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防治饮水带来的地方病,如含氟、含砷等水源,导致这类水源已不能饮用。这样,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饮用水的概念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提高,饮用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2.4 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工程性缺水较为普遍
湖南省的西北、西南和南部地区多为石灰岩地区,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喀斯特地貌广布,植被覆盖差,导致这些区域内本身蓄水能力差。同时,湖南省又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加上矿产资源开发、地下水位下降、水利设施老化,造成部分地区农村人口饮水较为困难。
3 结语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的综合分析,结合相关资料,笔者认为,目前由于工程管理不到位、饮水水源被严重污染、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工程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时空性缺水、血吸虫疫水以及水性地方病等问题。人们既要充分认识到农村饮用水工作的意义,又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村饮用水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市场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彻底解决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为实现湖南省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 United Nations.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Accounting(2003)[M].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报告[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5.
3 李 皋.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地现状与任务[J].中国水利,2006,(3):9-10.
4 新浪网.湖南血吸虫疫情加剧 洞庭湖几成“毒湖”[EB/OL].(2003-10-16)[2017-12-24].http://news.sina.com.cn/c/2003-10-16/1035193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