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分析
2018-02-03杨啓俊
杨啓俊
(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贵阳 550018)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经济意识显著提高,但环保意识薄弱,使得人们在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生态效益,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资源严重浪费。要为人们塑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推进中国社会环境持续稳定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1 我国水工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勘察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多数单位都没有建立科学高效的水工环勘察队伍,导致勘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符合要求[1]。近年来,虽然水工环勘察队伍整体工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勘察人员缺乏积极意识,工作观念陈旧,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工环勘察效率比较低,对水工环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有关部门要做好勘察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勘察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训练[2]。
1.2 管理中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多数水工环勘察部门都是按照制度展开工作的,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完善性,水工环勘察施工中存在管理不善的现象,导致水工环管理不能够落实到位,水工环勘察效率和研究效率都会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3]。
1.3 科研成果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要解决水工环问题,就需要积极引进新的科研成果,实现水工环的更新换代。目前,水工环的科研成果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导致分析水工环问题时,所获得的分析结果不够准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会导致科研成果被搁置,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有关管理部门在勘察水工环时,要积极借鉴科研成果,并付诸工程实践,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促进水工环工作更好地展开[4]。
1.4 人们对水工环的认知程度不高
水工环专业工作人员对水工环工作没有深入研究,在勘察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深入探索,使得多数水工环研究没有充分利用,而认知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经济发展层面,对水工环工作没有产生深刻认知[5]。
1.5 水工环勘察工作难度大
进行地质勘察时,为了确保地质勘查的效果,工作人员需要详细分析各个项目,根据实际勘察工作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水工环地质管理措施。这为实际水工环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管理过程中,不同项目难以实现统一化管理,过大的水工环勘察难度为提高工程长远利益带来挑战[6]。
2 水工环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要想高效解决施工环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人们应明确水工环工作的基本准则与总体要求。
首先,根据水工环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强对地质勘查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水工环工作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同时,人们应增加水工环人才培养力度,构建新型水工环管理机制,引进最新的勘察技术。具体来说,一是将创新和改革水工环的工作机制作为发展动力;二是将培养水工环专业人才作为工作的支撑点;三是将商业资源勘查与公益资源勘查相结合;四是完成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勘查部署工作,达到提升矿产资源供应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目的[7]。
其次,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水工环工作时要遵循四点基本原则。一是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使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环境;制定资源开发的长远工作计划,在满足目前人们对资源的发展需要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建立完善的勘察制度,使资源的勘察和开采工作有法可依;三是不断革新技术,只有利用科技,不断提高勘测效率,水工环工作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四是应协调好企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水工环工作的顺利展开。所以,解决水工环工作问题主要有以下办法。
2.1 建立水工环工作中问题的预防体制
水工环地质勘察中,面对水工环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人们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水工环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类型都是非常复杂的,专业性很强。在具体实施中,人们就要从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相关资料。进入后期勘测阶段时,人们就要明确水层的特征,结合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建立预防体制,开展客观的分析。
2.2 水工环中水质问题的解决策略
水质问题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要对相关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首先,要做好选址工作,解决各个区域的水质分布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如果勘察的区域严重缺水,就必然会影响当地人的生存。这就需要多方面考虑,寻找丰富的水源,做好水源评估工作,并对地下的水资源做好预测。
2.3 水工环工作的过程中发挥物探技术的作用
随着勘探水资源工程的日渐复杂化,其对于物探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物探技术不仅很难获得准确的结果,还会提高物探工程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传统的物探技术进行信息化开发,实现了物探技术的自动化。这使得相关检测工作操作方便,而且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更为准确。
在物探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弹性波类方法,采用这种技术对地下岩层进行探测,就可以获得探测空间的情况,获得准确的信息。所获得的探测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到数据存储库中,地质勘察人员需要这些信息时,就可以随时调取。勘探中所获得的弹性波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达,如果在传输中发现异常信号,就说明地下所探测的物质之间存在差别,人们根据所获得的差别信息就可以对地下的情况作出判断。
2.4 水工环工作的过程中对于GPS技术的应用
水工环工作的过程中采用GPS进行监测,就是对地质勘察现场的地势地形进行监测,这可以为地形开发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使人判断存在水资源的地形特征,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展开,并对水资源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在水工环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GPS技术,可以检测地质的构造,以采取措施将这些问题解决。在勘探水资源工程的监测中采用GPS技术,可以对勘察的区域进行拍摄和成像处理,特别是受灾地区,现场监测难以实现,人们可以使用GPS技术中的雷达成像技术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GPS技术的应用对于勘察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水资源工程勘察的风险是很高的,很容易产生地表裂开或者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在对危险的勘察现场展开工作时,人们就可以采用GPS技术,保证施工勘察人员在工作中更为安全,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
3 结语
中国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物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面对目前存在的环境生态问题,人们要转变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人们要做好水工环工作,对勘察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先进的科学勘察技术,提高我国水工环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中国地质勘察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1 何 杰,隆 威.探索和改进常见水文地质勘察中的难点[J].山西建筑,2014,(18):77-78.
2 李 岩.试析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55.
3 刘 蛟.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与方法[J].科研,2015,(57):269-269.
4 潘佩荣.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问题与防治对策[J].有色金属文摘,2016,31(1):123-124.
5 刘世晓,逯彦刚,邱新胜.关于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原则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3):674.
6 韩志文,李国云.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和对策解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8-38.
7 曾秋平.水资源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J].有色金属文摘,2015,30(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