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018-02-03范文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化学铀矿层间

范文军

(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铀源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富铀地层或富铀花岗岩体等构成的沉积盆地基底或蚀源区,二是沉积盆地内部的富铀沉积地层。在成矿作用的过程中,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形成铀矿体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含有富氧离子的地下水长期径流氧化改造后,将地层中处于还原状态下固态的U4+矿物氧化成为游离状态的U6+离子,并随水体的运移在氧化还原过渡带附近富集成矿,二是在富含有机质或还原烃类的地下水长期径流还原改造后,将地层中处于游离状态的U6+离子还原成为固态的U4+矿物,并在还原障附近富集成矿。因此,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和水文地质有着密切关系。

1 准噶尔盆地北西地区水文地质背景

1.1 补给、径流、排泄机制

1.1.1 补给区

该地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通过大气降水补给,部分降水通过自然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排到大气中,部分通过地表径流汇聚成溪流。该地区有砂岩结构地层与地表河流直接或间接接触,因此,部分补给也通过地表河流完成。

1.1.2 径流区

该区域主要分布中新生代水文地质构造层,其地下水主要为层间孔隙水,局部存在构造裂隙水。地下水径流区域主要集中在乌尔禾—夏孜盖—迭伦山—福海一带。这些水体通过地下径流的方式,逐渐向盆地中心运移[1]。

1.1.3 排泄区

玛纳斯湖地区属于沙漠,该区域的温度较高,降雨少,蒸发快,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该地区的蒸发量能够达到降水量的20倍,其为承压水垂直向上运移的越流排泄区[2]。同时,该区域也存在层间承压水,其沿着构造破碎带、构造天窗,通过向上运移的方式排泄。

1.2 水文地质分区

依据水文地质特点,准噶尔盆地北西地区可以划分为4个分区,分别为:扎伊尔—雪米斯坦山区、和什托洛盖山间自流水盆地区、夏子街渗入型水文地质区和玛纳斯湖渗出型水文地质区,每个分区的水文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确保最终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从而实现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的合理分析,为后续的开采等相应工作提供依据。

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2.1 潜水水化学特征

扎伊尔—雪米斯坦山西部,地势较高,该区域的温度较低,常年可见积雪,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Na、HCO3-Ca·Na 及 SO4·HCO3-Na·Ca型。山脉的东段地势相对较低,气候相对干旱,补给条件较差,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2.2 承压水水化学特征

和什托洛盖盆地和克拉玛依的含水层以侏罗系含水层为主,该区域的水质类型主要有为SO4-Na、HCO3-Na、Cl-Na型。在白垩系含水层中,水质的主要类型为Cl-Na,同时一些地段也发现了HCO3-Ca型。从该区域水化类型的实际变化情况来看,其从矿化度0.35 g/L的淡水,逐渐变为矿化度达到43.3 g/L的卤水。而通过对古近系和新近系含水层中矿化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该区域由淡水逐转变为咸水,矿化度也由最初的不到1.0 g/L,增加到超过19.0 g/L。通过分析,人们可以发现,该地区的水质类型有三种,分别为HCO3-Na型、SO4-Na型、Cl-Na型[3]。

2.3 潜水放射性水化学特征

针对雪米斯坦基山和扎伊尔山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不同时期对该区域的放射性水化学调查分析,笔者最终发现了3个Rn异常(超过81.8~160.9 Bk/L)、5个U异常区(超过10.0×10-6g/L)。对该区域的盆地进行详细分析,笔者发现,该区域的地势较低,同时该区域的蒸发作用比其他地区强烈,地下水补给不足,最终导致该区域潜水中的U含量要超过其他地区,通常处于3.0×10-6~10.0×10-6g/L。而对和布克河谷亲水中的U含量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该区域的U含量超过10.0×10-6g/L,最大值超过50.0×10-6g/L。和什托洛盖凹陷北翼水也含有一定量的U,通过量测发现,该区域U的含量超过10.0×10-6g/L,U含量高的区域,超过60.0×10-6g/L,此外,在玛纳斯湖、艾里克湖以百口泉区域,U含量也超过10.0×10-6g/L。

对整个区域的潜水进行分析发现,区域内的潜水大都为含氧水,同时该区域存在个别低洼、排水不畅的地段,该地段会存在微量的硫化氢气体,含量不到0.10 mg/L。此外,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Fe2+离子和Fe3+离子,其中Fe3+离子的含量要比Fe2+的高[4]。

2.4 承压水放射性水化学特征

侏罗系含水层中O的含量为0.2 mg/L,H2S的含量与O的含量相同,同时Fe3+离子的含量要大于Fe2+离子。通过对该区域水的酸碱性进行测量,笔者发现,该区域水的pH值为8.2,呈碱性,U含量为0,推测位于还原带[5]。对白垩系含水层进行分析可知,其含氧量为2.8~7.0 mg/L,而H2S的含量与侏罗系相比,则较为波动,并不集中,主要在0~0.3 mg/L浮动,pH值则在7.6~8.9,同时该含水层含有一定量的U,其含量处于1.8×10-6~21.3×10-6g/L。通过对新近系含水层和古近系含水层中的钻孔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该区域存在含氧含铀水[6]。

3 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依据水文地质资料,按照补给来源,可以将氧化带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情况如下:

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型层间氧化带。该区域的氧化砂岩并未裸露在地表面,直接与基地岩石相接触,层间水会受到基岩裂隙水补给。通过钻探还发现了含油砂岩,并且该区域油气十分发育,这对于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来说较为不利。下部层位与排泄区域相比位置较远,因此受油气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发育深度与西部相比则更深[7]。

潜水补给型层间氧化带。该类型层间氧化带的主要特征是,氧化砂岩层与上覆松散堆积物呈直接接触,含水量丰富。部分氧化砂岩层裸露于地表,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补给来源相对单一,受季节特点影响较大[8]。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东部受油气影响较小,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则较大。对该层间氧化带的地下水成分进行检测,水的含氧量较高。层间水可以接受潜水补给,整体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含氧量较高,为U的氧化迁移提供了前提条件。

4 结语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文地质条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清成矿时期是古水文地质环境还是现今的水文地质环境,或者是古今持续作用的水文地质环境,也是较难探明的控矿因素。由此可见,在分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时,人们一定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掌握工作区水文地质控矿因素,同时完成对成矿前景的准确预测,促进行业的发展。

1 陈德荣,苏远东,赵恒兵,等.四川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区域成矿条件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13,33(1):47-52.

2 王福东,魏显珍.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与水文地质条件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4):5-10.

3 权志高,宋 哲,傅成铭,等.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潜力[J].铀矿地质,2014,30(3):155-160.192.

4 钟延秋,李 佳,姜丽娜,等.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J].吉林地质,2010,29(3):29-34.58.

5 权志高,徐高中.中国北西部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建造及找矿前景[J].地质学报,2012,86(2):307-315.

6 王永和,焦养泉,吴立群.从铀成矿条件分析西北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J].西北地质,2007,(1):72-82.

7 杨海波,钟延秋.松辽盆地东北隆起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J].地质与资源,2011,(5):332-338.

8 梁永新,刘 洋.西准噶尔白杨河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J].西部资源,2016,(5):68-69.

猜你喜欢

水化学铀矿层间
沥青路面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秦皇岛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柴达木盆地南里滩地区卤水钾矿水文地质与水化学特征及其开采前景分析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铀矿数字勘查资源量估算方法应用与验证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基于双向精控动态加载系统的路面层间联结性能测试仪开发
基于ISS&SSDR的沥青路面层间疲劳寿命外因素综合影响预估
层间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动力可靠度分析
筠连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