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018-02-03张森焱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电子鼻遥感技术环境监测

张森焱

(河南师范大学 资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当前,环境监测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其重要程度不断攀升,只有做好环境监测,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峻,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监测人员提出严峻的考验。如何全面有效地进行环境监测,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的重点。而针对不同层次的监控,人们有不同的检测方法。

1 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1.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科技性是毋庸置疑的。遥感技术不仅能够监测环境,还能探查资源,对水资源进行评估。这使得遥感技术成为环境监测的主力军。这种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大、数据分析快速的特点,所以,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土地资源,辅助农业生产。众所周知,在农业中,土地使用量大,导致土地监控难度大。但是,遥感技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它能够从广阔的视角,对土地进行有效监测,从而收集数据,而这些数据通过有效分析,能够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助力。而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由于矿产通常深埋地下,人们通常难以发现。遥感技术能够对土地进行深度探测,从而了解土地下面潜藏的矿产资源,这对矿产资源的发现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遥感技术可以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前,山火问题长期困扰人们,人们往往难以感知山火的初发地,只能等到山火形成燎原之势,才能发现,这就给山火的扑灭造成极大困难。而遥感技术可以在网络图谱中记录山林的数据异常,从而早早探明山火的可能发生地,尽早预防或扑灭。

1.2 生物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是指通过对一定区域的生物进行观察来得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和环境相互依存,一旦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会随之出现问题。因此,任何一个系统如果想要长期存在都是需要平衡的。生物监测就是利用这种关系,对水下生物进行监测,当水下生物发生异常现象时,人们就需要格外关注,因为这片水域一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1.3 电子鼻技术

电子鼻主要利用的是仿生学原理,即模拟人或动物的鼻腔器官,进行气体的识别。虽然人或者其他动物的鼻腔结构是如何识别气味的,科学家依旧有无法弄懂的地方,但是一些科技公司已经能够利用现有科技,使用电子阵列的模式,对人或者其他动物的鼻腔器官进行模拟。因此,电子鼻在一些领域是可以有限应用的。例如,辨别有毒、有害气体时,电子鼻是最好的装备。人类或者其他动物不能吸入有害、有毒气体,而电子鼻是一种器械,是通过气体对电子阵列的影响,模拟感官动作的设备,在气体感知方面就有显著的优势。所以,随着电子鼻的越来越完善,其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1.4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作为当前最为火热的技术,虽然其存在发展不完善、分支不完整的不足。但是,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达到了完美契合。归根结底,物联网是一种物物相连的网络技术,能够让更多的实际数据相互关联,从而实现贴近现实的计算。这种计算会让环境监测更准确。同时,环保物联网的建设,是环保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过程,其能够有效增强网络在环保中的功能,让环境监测进入全新路径。环保物联网也能够促进物联网技术研究,验证物联网的可行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物联网也快速进入试验阶段。在不断的测试中,人们发现,物联网与环境监测具有完美的契合性。物联网的应用,让环境监测更加顺利,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2 构建环境监测实验室与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2.1 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2.1.1 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的总体水平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监测面积具有区域性,因为科技水平的关系,其监测面积越大,误差就越大。但是,人们不能小看区域环境保护,因为区域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做好区域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保证我国整体的环境质量。因此,增加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数量,对各个区域的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2.1.2 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因此,它不局限于国家的国土安全、政治安全,还包括国家的环境安全。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够有效保障我国的环境安全,更好地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环境监测实验室还能够对于破坏发出预警,让监管人员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保证环保执法。

2.1.3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环保产业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许多企业虽然制定了落实环保政策的具体措施,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就需要由一个系统进行监控,其最好选择就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它能够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环保举措,识别不重视环保的企业,以便于国家相关部门开展具体管理工作。

2.2 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功能结构

2.2.1 风险知识

在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时,储备相关风险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只用具备完备的辅助知识,才能保证监控的有效完成。工作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时刻注意各种潜在风险,因为环境风险无处不在,随时可能出现。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有完备的知识,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2.2.2 监测和预警功能

监测和预警是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最重要的功能。一是监测功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保证环境监测效果得到真实实现。二是预警功能,如果不具备这项功能,那么就算监测到问题,人们也不能有效做出应对,只能得到一些参考数据或无用数据。因此,二者相辅相成,可以看成一个系统,它们可以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监测效果。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备

目前,我国各级环保部门已经确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以及主要内容,并在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发展中投入不少资源和力量。虽然当前取得不少成就,监测力度和范围都不断扩大,但是人们需要持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当前,监测技术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理念和认识程度却没有跟上,其往往无法适应当下的管理模式。同时,新时期的管理准则和规范使得监测人员的考核程序和项目分类产生变化,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3.2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所提供的监测报告在质量上存在参差不齐、数据分析多以及缺乏对规律变化的探究等问题。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部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虽然这部分人员专业能力突出,但是他们往往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符合当下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标准,导致环境监测效率不高。

4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4.1 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

首先,需要强化教育和培训的力量。基于各方面人员技术提升的需求,加大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班的建设力度,以强化交流来缩小地区差距,以培训提升监测技术的应用水平。此外,还需要积极关注国际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动向,根据相应的发展趋势确立培训的目标和内容,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认真规划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当前,监测仪器日益精密,需要对环境监测人员开展多样化培训,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监测人员不熟悉相关仪器,容易造成试验误差和仪器损毁。其次,要对已经构建的教育培训和进修机制进行完善。当下,监测机构管理体系仍旧存在不少缺陷,加上监测标准体系、监测技术种类和监测手段等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实际监测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质量水平难以提升。

4.2 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入和应用。这样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以网络化技术来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率提升,减少数据分析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提升我国环境监测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环境监测的同步发展。环境监测体系由各地区不同的监测机构共同组成,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监测机构分布相对分散,容易出现各领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导致数据收集的不均衡,限制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实现各领域同步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5 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能够很好地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国应该加大投入,积极建立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这样才能让我国成为一个自然、和谐、美丽的国家。

猜你喜欢

电子鼻遥感技术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飞到火星去“闻味儿”——神奇的电子鼻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电子鼻在烤鸡香气区分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