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监测水平

2018-02-03刘小飞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精准度环境质量全过程

刘小飞

(丹阳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丹阳 212300)

环境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手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环节都会涉及各类能源的应用,能源需求与日俱增,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问题。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工作内容日趋繁杂,同时监测形式也逐渐丰富。要想提高环境监测质量,解决环境破坏问题,人们就应当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对问题出现的诱因全方位发掘,做到客观分析,此项任务极其艰巨。人们要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同时对各项环境监测指标严格控制,这样方可确保环境监测效率。

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得到了极大的革新,环境监测水平不断提升。其中,现场采样工作质量管控的落实就是典型代表。在实践工作中,人们可借助环境监测站,着重培养业务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制定系统的、极具针对性的管控机制,强化环境监测质量,将环境监测质量全过程管理工作高效落实到实践中。在此管控模式之下,人们可逐步完成存储、技术处理、环境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任务,为日后的环境监管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1]。

2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信息的精准度以及客观性,大多都会影响环境管控的最终决策。人们可以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衡量和分析,探究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落实环境监测工作,人们就应当获取有效的、精准的数据。这样一来,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方案,结合环境监测考核机制的要求,逐步构建一套系统化的环境监测评价体系,通过质控考核、环境质量考察以及同步监测等途径,高效完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任务[2]。

3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3.1 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我国大多环境质量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落实的重要性。但是,仍有部分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不能正确认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面对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繁琐的工作内容,容易推诿责任,致使环境质量监测管理难以及时解决问题,最终埋下诸多质量隐患。人们无法做到快速、及时完成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使得环境监测进度难以保障,与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也不能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得到健全和完善,难以确保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给环境监测的最终数据精准度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督促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重视并全身心地投入环境监测工作,充分挖掘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实际价值[3]。

3.2 管理机制较为陈旧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其提供保障。目前,我国许多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已经相对完善,但是,随着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协调体系以及制度内容都难以满足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此外,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监管环节,同时伴随着资金不足、科研能力缺乏等各类阻碍,它们都会影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进度和最终效果[4]。

3.3 技术人员工作主动性不足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是环境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相互配合,凸显自身的业务水准,展现自我道德素养,提高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效率[5]。

通常,大多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机构,对于技术人员的工作分配以及职能定位等都存在着盲区。部分监测技术人员认为只要做好分内工作即可,对于其他工作任务则秉承事不关己的态度。如果缺乏领导的指挥和人员的配合、协作,这种工作态度将导致监测工作缺乏契合性,最终出现各类问题,难以保证环境监测最终结果的精准度[6]。

4 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策略

4.1 完善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机制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涉及面较广,涵盖要素较多,是一项极其系统、科学、严谨和周密的工作,它所涉及的每个监测环节,都应具备环保部门所认证完成的质量管理文件。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更为秩序、规范,保证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公平性,这些都是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必须参考的准则和基本依据[7]。

要想使环境质量管理机制更为完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自身的管理意识,将质量管理工作视为己任,纳入重要日程,这样可以为实验室环境以及工作部门的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定期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逐步制定系统化的评估质量管理机制,对各类漏洞进行弥补,激励全员参与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的配合与协作,可以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促使最终的管理工作更为体系化和制度化,保证环境质量管理机制的高效运作[8]。

4.2 强化监测站的领导作用

环保部门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相关监测机构领导应从自身做起,明确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力度,将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工作的高效运作。此外,监测站管理者应当关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引导质量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并和其他部门的人员相联系,设置质量管理工作团队。监测站管理者负责做好引导工作,这样可以避免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落实的方向出现偏颇,逐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全体工作人员融入其中。做好思想上的引导,最终可以激发管理人员主动参与,挖掘其潜在的工作热情,凸显其业务素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环保工作贡献力量[9]。

4.3 加强现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力度

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的重点,也是亟待把控的难点。一般情况下,现场监测是监测全过程中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影响现场监测数据精准度的因素较多。其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监测人员技术水准不高、业务水平较低等,这些都会导致环境监测出现各类漏洞或缺陷,影响最终的数据信息精准度。因此,在开展现场监测工作时,人们要加强采样频次和监测点位的管理力度,保证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监测仪器设备也应具备先进性和有效性,人们可以实行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结合现场监督相关知识,如流体动力学、气象学等,使每个环节都科学合理。例如,重点把控样品采集、布点监测、样品运输、存储等环节,运用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方式,避免现场监测措施不合理而影响监测数据的精准度。

4.4 强化监测数据的审核力度

数据审核是保证监测结果科学、精准以及合理的基本条件,监测数据的精准,可以为日后环境治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要想使最终的数据信息满足环境监测标准,人们就需要通过严谨的统计检验以及审核工作,对质控样品进行记录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确保数据信息的实用性。

环境质量管理人员应当重点关注有害、有毒物质,针对这些区域环境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实际的环境污染程度。若发生异常情况或与环境污染值较为接近,人们就应当分析质控样品,结合《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要求,根据其中的报告方法、项目以及格式等加以管理,将三级审核机制落实到实践中。

4.5 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机制

近年来,我国各级环保部门通过不断努力,使环境监测软硬件得到更新。这有助于环境污染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显著提高环境污染监测水平,推进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进度。但是,监测站缺乏系统的布局结构,加之网络建设滞后,其无法整合技术手段,未能构建系统的环境网络监测机制,这些都是制约环境监测的因素。因此,人们应结合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力度,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机制,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更具智能化和现代化的特色。

5 结语

当前,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不断在各行各业中渗透,这就要求人们做好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环境监测部门需从发展和生存的角度着手,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切实提高环境监测水准,将环境保护管理、执法以及科研等各项工作落实到实践中,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凸显环境监测的社会价值。

1 谢 婧.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化工管理,2014,13(21):164.

2 徐 瑾.浅谈全过程质量管理对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5(12):112.

3 刘 影.强化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17):122.

4 滕 芳,吴晓凤.简论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空气监测采样及其质量管理[J].低碳地产,2016,2(10):490.

5 欧小霞.试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科学与财富,2017,16(28):223-224.

6 刘 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11):130-133.

7 孙 月.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科学与财富,2014,11(11):174.

8 王晓玉,樊 萍,王 斌,等.试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4(8):110-111.

9 邹 敏.论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对策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9(6):128-129.

猜你喜欢

精准度环境质量全过程
BH66F5355 增強型24-bit A/D MCU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