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民居老武昌人的生活样本
2018-02-03
周日,一个暖冬的下午。
在昙华林,人群熙熙攘攘,从一个个小店出出进进,拿着相机,记录这温暖的冬日。
仅仅隔着一排房子,在昙华林背面,一条平行的街道,清净,无人,仿若两世。这条名为戈甲营的街道,仅有两米宽,左右都是居民楼,居民搬着板凳,坐在太阳底下,有的没的聊着天,享受着严冬里最后几日的暖阳。
这条街上,在水泥墙的围绕中,有一面清水砖墙十分显眼,中间有一扇木门,紧紧的闭着。木门已经破烂不堪,可以透过木门上的洞看到里面。木门周围的铁框已经锈迹斑斑,两边挂有一个门牌——“戈甲营78号”。
这间屋子就是“江夏民居”,建于百年之前,属江南民居的一个分支,自成体系,乃武昌的风物和时代特征,抚摸着一砖一瓦,一窗一柱,那极具生活气息的老武昌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才是一个城市的魂之所在。
房屋面阔五间,进深七间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民居,以自然为原则,与当地气候和地势互动,所形成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正好是地方特色最好的代言人。
江夏民居就是武汉极为代表性的民居方式,建于清末民初,全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间,穿斗加抬梁,硬山屋顶,屋面红瓦。正间大门全无,瓮壁搭建阁楼,北面明间隔成房。
武昌古称“江夏”,其特有的民居形式较多地兼容了安徽、江西、湖南民居的建筑风格,由传统工艺建造方式建筑而成,灌土砖墙,青瓦覆盖,木柱构架,雕梁画栋。其“硬山墙”结构是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曾特别推崇和提倡的,“不仅可以防风、防火、防盗,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建筑的容量问题,使城市房屋可以比较安全地密集。”
武汉,受两江影响,典型的夏热冬冷的气候。本地民居,为了避免太阳直晒,多采用三合院形式,进深很大,这样,出檐正好遮挡烈日,让室内保持阴凉。该民居兼具了北方合院与南方天井的特点:建筑在“天井”四方围合,在湿热的夏天可以产生对流风,改善气候;“院落”则保证了房间的四面采光,通风,丰富住宅的功能性。
一面清水砖墙,隔开两个世界
昙华林夹在武昌城边的两座山之间,很久前是达官贵人居住之地,到处都是花园洋房,随便可以看到豪宅、富人的楼房,别墅。然而民居则是在这里与众不同的存在,更多的是当地平民所住。
这里的民居,基本都是百年以上了,天井、门楼、硬山墙以及传统的堂屋,构成了江夏民居独特的标志。以前这种民居遍地都是,如今拆的拆,改的改,散落在昙华林的没几间了。
“戈甲营78号”就是其中的一栋,极具老武昌生活气息的建筑。
推门而进,木门嘎嘎作响,一进去,就是一个小天井,阳光十分的好,住在这里的住户在堂屋的横梁间架起了篙子,上面挂了被单。左右的厢房已经被隔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房间,有一个房间放有杂物。面前的堂屋敞开着,木门早已不见,光线斜照,空中飞扬的灰尘闪着银色的光芒,这个曾经招待客人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灶台,由于长期的烟熏,墙面已经发黑。
年久失修,梁上和柱子已经开裂,墙面斑驳,甚至有些脱落。透过这些破旧的表面,依旧可以看到一些原来的样子,原本镂空的窗户现在依稀可见,原先梁上雕有各种图案,虽然已经不清楚,但仍可想象其昔日的辉煌。
据了解,该民居建于一百多年前,原本的老建筑面积为近三百平,“当面阔,为五开间,进深三重,穿斗托梁,硬山顶式,有阁楼。石库门及花岗石天井整齐开朗。”后来,经过一代代的主人的修建,第三进已经被拆掉,用墙隔开,建成了一栋普通的居住楼房,居住着七户人家。
百年民居,长期无人维护和翻新,已破烂不堪,周围的居民楼围住四周,让其感觉格格不入。出门回头一看,那扇木门,那扇窗户,似乎就是跟外面世界唯一的连接,一面清水砖墙,隔开两个世界。
“可持续”在古建筑
一对中年夫妇现住在右边厢房,在这里居住近20年了。
“原来每到夏天,都会把竹床搬到天井这里,晚上都会在这里睡”,陈阿姨说到,“这里很凉快,总会有风。”
“原来这间房子基本会住两户人家,每到晚上,都把竹床放在天井这边,两家的孩子们晚上都在这里玩耍”,据陈阿姨回忆,天井下面的空地,都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他们总是喜欢在这里打珠子。
武汉的天井要具备两个功能,夏天要遮阳,冬天又需要阳光进来。因而,与北方对称的正方形结构不同,本地的天井多为扁长型,也不一定在房屋的正中,有的时候,一个房子不仅仅只有一个天井,这样保持房间的通透,而且可以获得外部空间来使用,给居民更多的使用空间。
“居住得十分舒适,下雨都没有淹过。”
民居四方围合,与屋顶连为一体,成一个天然的排水系统,遇到雨季时,屋顶四面的水向中央汇合,最后流入地面围合的排水沟中,又称“四水归堂”。
传统的民居,是自然的,建筑的选材,朝向以及设计等各种特征都源于当地周围环境的差异,这种建筑是符合自然的选择的,过了很多年,虽然已经很多传统民居失修,这种民居总能找到能源使用的合理方式,才是以人为本,所谓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