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脑出血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2-03尚晓蓉王琴
尚晓蓉 王琴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2651)
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危急,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严重危害术后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快速康复外科作为一种新的外科干预模式,能够将各种康复技术整合起来,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缓解创伤应激、提高术后机体功能的目的。对此,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已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术期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标准:诊断符合《脑血管疾病分类》的相关标准[1],GCS评分≥6分,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排除标准:术前发生脑疝,存在严重营养不良,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对90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8.4±2.3)岁,出血量(33.5±1.8)mL。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8.0±2.5)岁,出血量(33.3±2.0)mL。两组相关资料无统计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发病后24h内进行手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24h后经胃管饮食,术后2周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组织麻醉医师、主治医生、护士及康复理疗师建立快速康复小组,合理制定康复措施及护理方案,具体如下:完善术前准备,在CT引导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引流;术中调节室内温度,输液加温接近人体正常体温,并控制输液量为1000~2000mL/天,必要时利用保温毯进行保温;术中吸氧60~80%,直至术后2h结束,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进行妥善处理;术后6h内经胃管泵入鼻饲营养餐,1000mL/天;术后2h开始进行康复理疗,理疗方式包括肢体功能锻炼、针灸、腹部按摩等,30min/次,4次/天;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尽早拔除相关管道;康复期间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简易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肢体运动功能。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相关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应用(%)表示,χ2检验,组间计量应用(±s)表示,t检验,P<0.05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两组FMA和ADL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和ADL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和ADL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FMA和ADL评分的比较(分)
2.2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8.9%,具有统计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n)
3.讨论
开颅血肿清除术对血肿附近脑组织的破坏比较严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难度较大,并发症风险较高。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以微创技术为核心,在CT引导下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储备不足,早期肠内营养促进生理激素释放,并与免疫蛋白合成,可以起到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也对降低并发症、减弱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具有明显效果。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中,围术期保温、高浓度吸氧、尽早拔除管道、术后康复理疗都是促进老年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手段。我院在老年脑出血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MA和ADL评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发症发生率为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比较具有统计差异(P<0.05)。亦有研究表明[2],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意识状态,且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说明,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用于老年脑出血围术期的护理中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老年脑出血围术期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神经及肢体功能,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推广和运用。
[1]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等.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实践及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70-72.
[2]刘俊英,王庆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脑出血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5,35(z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