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英的蓝色人生
2018-02-02
去年因创作《贵州民艺丛书》需要到开阳采访,当地文管所的同志推荐了王大英。本来是冲着她的苗族服饰制作非遗传承人身份去的,没想到,我们聊得最多的却是蜡染。王大英在平寨小学有一个工作室,主要是教孩子们做蜡染刺绣所用。我们到了学校,王大英兴致勃勃地带我去看看蜡染原料。作为一个被现代生活蒙蔽多时的人,听到原材料,脑海中浮起的想象自然是一堆瓶瓶罐罐,以及里面盛放的各种可疑液体。没想到,出了校门,王大英就带我上了山,一路指指点点,这是化香叶,那是野花椒,还有香樟树叶、苦丁茶……一路走一路现找,我才醒悟过来:这大山,分明就是她的原材料库啊。
王大英老人已经年过七旬。她生于开阳平寨地区有名的苗族“卜窝八寨”光中村,哥哥工作得早,就把妹妹王大英送到平寨小学念书,她是这里第一个识字念书的苗家姑娘。1959年,13歲的王大英从平寨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开阳幼师上学。王大英根本不会讲汉语,课本上有插图的地方,她连猜带蒙能知道什么意思,全是文字就抓瞎了。1960年开阳幼师停办,王大英转到开阳一中继续学习。因为不懂汉话,她就回乡了。整个1963年都在家里,跟着妈妈学蜡染和刺绣。
1964年,家乡的4个寨子办了一个教学点,需要老师。很多老师来了之后因为条件实在太艰苦,都走掉了。王大英自告奋勇地去了。校舍就是一间茅草房,屋顶几个大洞,可以看得见天空。教室里没有黑板,也没有课桌椅,只有几块大石头,上面搭了木板做课桌,学生自带小板凳。
开学一个月了,学校只有11个学生,一个女孩都没有。王大英很着急,就想了个办法,一家一家去动员,说我这里不仅教文化,还教蜡染,蜡染才“勾引来”学生。一个半月以后,学生增加到43名,其中女孩就有23个。就这样,王大英的学生越来越多。从那时到20世纪80年代,王大英的教学生涯里,蜡染始终陪伴着她。
1992年,王大英调到平寨民族小学,当时只有20%的女孩上学。她去了以后,继续当年的经验,一边教文化,一边教蜡染,女孩的入学率达到80%。她的双语教学和民族艺术教学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在学校建了陈列室和工作室,把蜡染和刺绣这样的民族艺术传承下去。
Q&A
Q:请问您的手艺是从哪儿学来的?
A:我的手艺,是妈妈教我的。妈妈的手艺,是妈妈的妈妈教她的。每一个苗家女儿的手艺,都是妈妈教的。你要问我最早发明这个手艺的祖师婆婆是谁,我还真的不知道,因为妈妈没有告诉我,妈妈的妈妈也没有告诉她(笑)。我们苗家的姑娘都有一双巧手,我们纺布、染布、缝衣、刺绣,谁家做的衣服多,谁家就会得到寨子里人们的尊重和喜爱。我嫁女儿的时候,做了42套衣服。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蜡染的?
A :开始学蜡染的时候大概是七八岁,先学画画。蜡染蜡染,就是黄蜡作画,蓝靛染色。是先把黄蜡装在盘子里,放到火上烤化,然后用画花刀蘸着蜡在布上画出花纹。周围没有花纹的地方要想保留布原色,也要用蜡封住。画好的布料,才可以拿去染。
开始学的时候,妈妈只让画裙子。裙子的花样简单,正方形多,还有一些蝴蝶花。把这个学好了,才可以学画衣服,衣服的花样就比较复杂了,有牵牛花、喇叭花、八角花,也有蝴蝶花。画的时候,要先拿指甲在布上把线条的印子画出来,把大的方框画好,再在方框的空间里画各种花纹。花纹的圆也是用手凭空画出来的,没有尺子,也没有圆规。但是画出来的线是笔直的,画出来的圆是均匀完整的。各个花纹要放在准确的位置,大小要一致,摆放要均匀,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练得多了,慢慢就能很准地找到位置并画出来。
学会画了以后,再学蜡染。蜡染的过程很复杂的。先说原料。我用的蜡染原料有化香叶、野花椒、苦丁茶、香樟树叶、高粱壳。把它们放到大锅里,熬煮两个小时。然后另外要一口大锅,锅底要打拳头大一个小圆洞,在锅里放柴灰。然后把才熬煮好的水舀在这口装柴灰的锅里过滤。滤出来的水是黑黄黑黄的。把这个水舀进染缸里。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染缸是塑料桶,我们家里的染缸都是木桶,自己箍的。
染缸基本装满后,就要放蓝靛。蓝靛都是家里种的,等到七八月间,蓝靛成熟之后就收割下来,放在大缸里泡一个星期。叶子泡烂了,把秆捞出来扔掉,然后放两斤石灰水到缸里用手搅匀——一定要用手。搅半个小时以后把缸里的水用纱布过滤,滤下来的水是青色的,放到桶里沉淀5个小时,蓝靛沉到水底,把面上的清水倒掉,就得到可以染色的蓝靛了。
把蓝靛放到染缸里之后,就用木棒使劲搅,搅到水中间的漩涡起清泡,然后把布放进去,浸泡15分钟,然后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5分钟就差不多了。这样反复三四次。染好的布料要拿到豆浆里像洗衣服一样搓揉,经过豆浆搓揉的才不会掉色。
在我们这里,做裙子的布料只能用麻。把麻茎的皮去掉,只留里面一层,剥煮以后搓揉晒干成麻线,卷成一团一团的。再把麻线纺成纱,纱织成麻布。麻布用柴灰来煮,煮好后拿到水边去漂洗捶打,经过这样整治的麻布就可以在上面画蜡画了。做衣裳、花帕的布料只能用棉布,这样才能染出好的效果。
染好的布是青黑色,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之后,蜡被晒化,被蜡封住的部分色彩与染过的色彩有了差异,花纹就显露出来,永远留在布上了。如果是衣服,还要在上面绣上鲜艳的色彩。每年只有7、8月份的太阳才能晒出效果,所以我们的蜡染都是在7、8月份做,一年染一次,染一次的布料要用一年。
Q: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蜡染还有人做吗?
A :有啊。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继承着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每一位苗家姑娘都在学习和使用。那些出去打工的女孩,带着布在外面画,画好了拿回家来染。蜡染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