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自主学习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2018-02-02焦憬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文化

焦憬

当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要求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南阳路三小)精准定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关注点,构建新型学习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参与体验——自主选择”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构建新型学习文化是精准定位需求的教育实践

1.自主学习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实际需求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互通连接,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在时间上,终身学习倡导将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全程;在空间上,终身学习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场所也不再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本保证,是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

2.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自主发展”,它包括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进程的评估与调控,以及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建立新型学习文化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文化育人”已成共识的当下,只有促进自主学习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精准定位学生发展需求和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构建注重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文化将成为重要手段。

二、鼓励参与体验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体验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在实践中,应以“让孩子喜欢来上学”为出发点,重点帮助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参与体验。

1.参与体验文化建设

通过“入校课程”帮助新生熟悉校园、认识老师,开展“红结传真情、牵手共成长”“我和乐娃有个约定”等文化传承活动,重点推介传统校本课程、学校特色文化,帮助学生感知学校特色。同时,以学生原创文化元素作为重要内容,让其参与体验校园文化建设。在南阳路三小,学生“涂鸦”的文化墙随处可见,甚至窨井盖也被装饰成大白、哆啦A梦、钢铁侠等;由学生征集而来的“启航楼”“致远楼”等建筑物名称使用至今;通过学生海选出的吉祥物“乐娃”,被广泛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設。

站在学生的角度,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使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渠道得以畅通,也为学生融入学校生活,激发学习积极性打下了基础。

2.参与体验学校课程

近年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善,除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大量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学校让新生参与精品课程体验,将“文明礼仪”作为必修课,将“小思阅读”“NINA和南南的艺术之旅”作为互联网线上必修课,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需求等。

丰富的课程满足了不同个性特点学生的多样需求。以精品课程入手,让学生广泛参与,也是帮助学生知晓自我需求的过程。

3.参与体验阅读乐趣

帮助学生参与阅读,是学习阅读的过程,也是通过阅读学习的过程。学校以“有好书读”“有喜欢的书读”“有适合的书读”为目标,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如通过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有选择地更新图书;在校园、走廊和教室设立图书角,实行图书开放式借阅管理,等等。

通过大量推介图书,鼓励学生参与阅读,不仅实现了夯实人文底蕴、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自主选择是自主学习的必备能力

学会自主选择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必备能力。学校围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伙伴、时间及形式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1.强化课程管理,让学生有精品课程可选

学校鼓励教师开设内容多样的校本、社团课程,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线上阅读内容数据的收集,做好课程供需双方的信息比对,指导教师选择课程内容,在课程开发、实施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课程质量。例如,在课程开发阶段,组织编写《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在实施阶段,根据“课程参与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课程实施过程监测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

2.引进线上平台,提高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主度

学校引进“小思学院”课程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型学习模式,把学习空间拓展到家庭和互联网,以及图书馆、科技馆、海洋馆等社会场所。如平台课程“NINA和南南的艺术之旅”中的《音乐的故事》,学生可自由选择时间通过互联网观看微课视频,按提示查找乐器、曲目和音乐家资料,实地考察喜欢的乐器,欣赏微课中的《天鹅》《水族馆》《魔王》等名曲片段,完成线上作业,体会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促使学生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使用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学习程度。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自主选择学习同伴

在课程体系中,选修校本、社团课程,实行打破班级甚至年级限制的走班制,组成师生参与的课程团队——学习共同体,让学生通过每学年的课程招募大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与喜欢的教师和同伴一起学习。各课程团队的骨干学生和教师共同策划、合作,进行课程展示和推介,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在团队中,学生不仅参与日常管理、负责日常事务,甚至部分课程内容会由学生来“讲授”,整个学习过程都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完成。

四、自主学习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其一,从体验到选择是启发诱导的过程。只有经过亲身体验,才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积极创设条件,从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从自我发展需求出发,做出正确选择。

其二,“学必量力”是个性化教育取得实效的保障。墨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基础、才智等因素进行教育,正确估量学生通过努力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即“学必量力”。从课程目标的制订入手,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学情调查、分析,是使学生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

其三,文化环境建设是转变学习方式的最佳途径。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当代教育所倡导的学习观。这需要学校将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学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谁远谁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