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8-02-02单增卓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2期

单增卓玛

摘 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在此进程中,很多污染较大、能耗较多的产业也开始出现,而这对于水工环地质环境有着很大的危害,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必将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作者分析了我国现今的水工地质环境,并分析了工作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工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志码:A

近几年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水工环地质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水工环地质工作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完善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成为人心所向。

1 我国水工环地质的现状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今,我国各种各样的产业类型层出不穷,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的地质矿业中,开采过程中无法选择最佳的开采工艺,问题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下来。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现今水工环地质情况,希望能给有关人员一些有效的借鉴。

1.1 矿产资源匮乏

对于不可再生的煤矿及铁矿资源来说,在经历较漫长的时间,其资源开产的经验不足,没有规划好矿产资源开采的目标,常常只为了满足数量上的需求,而进行盲目的开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采矿工艺也没有很大的提高,最终使得很多开采到的矿产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矿产开采期间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很多资源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浪费,这对于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1.2 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国的地质矿产业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但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比如:采矿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在工作过程中,只追求所开采的矿产总量却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最后极易导致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污染类型主要有沙漠化、水源污染等,这使得人们的生活生产不能顺利开展。因此,水工环地质工作受到环境的很大影响。

1.3 优秀的地质人才短缺

虽然在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有专业的人员来做这项工作,并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给予强有力的指导,然而将各项工作进行一一落实时,因此使得行业内高水平地质人员十分匮乏。此外,在野外进行水工环地质调查跟踪时,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且对于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观察其行业现状可以发现,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长期应用老一辈骨干专家,然而却看不到年轻人的影子,随着水工环地质工作在人员配备上开始出现了老龄化,致使年轻的有才之士短缺。

1.4 水工环地质行业内部未积极地进行创新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虽然有了飞速的发展,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但是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的各个行业也都必须接受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我国的水工环地质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现今的水工环地质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却并没有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这便使得很多项目都缺乏实用性。所以,在今后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中应高度重视这一部分。

2 当代水工环地质发展趋势

2.1 水资源的调查、保护与综合利用

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国家安全问题,我们正在积极寻找切实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首先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建立地下水资源水质评估体系和综合利用体系;其次针对现有的水污染问题,积极探寻有效的治理方略与技术。重视水质、综合保护与利用以及治理新技术的探索成为水文地质的发展趋势。

2.2 必须重视城市地质研究工作

现今,我国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承担着更繁重的任务。各个行业尤其是水工环领域的专家开始给予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高度的重视。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就是将城区延伸至脆弱生态区,因此如何维护这些生态区的环境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对我国的各个城市进行工程环境地质综合性检测和评估,并在该区域设立国土资源、水文资源和矿业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动态监测系统,并通过应用地理学信息系统技术来给城市化进程的进行提供国土地质以及环境方面的资料,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更好发展。

2.3 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

如何有效解决沿海地区的地质环境问题是中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湖泊淤积、塌岸、水体污染,海岸侵蚀、水环境恶化、地面沉降等。例如环渤海沿海地区存在海水入侵滨海含水层、海岸侵蚀、水环境恶化、地面沉降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地质问题。只有对沿海地区的工程环境地质进行综合性的勘察评估,才能为中国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动态的实地资料,为解决制约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4 重视自然灾害综合性研究、预报预警

我国地广物博,区域跨度比较大,因此地理地质环境也是非常复杂的,且很多的自然灾害也有着区域性分布的特征。比如,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东部平原地带,都可能会出现地面沉降和塌陷、海水入侵等问题;而在丘陵地带则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华中平原地带,经常会发生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的问题;西部的大部分区域则常常会发生沙漠化、岩土冻融等一系列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由于自然因素影响所导致的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问题层出不穷。而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长远稳定发展,则必须不断深入研究自然灾害,针对各种灾害出台有效的预防和检测措施。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首先,必须要设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灾害风险填图工作;其次,必须不断深入对地质灾害的检测以及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最后,深入灾害系统的研究。做好上述三项工作,便能夠实时动态地向国家以及社会提供必需的地质灾害信息服务,建设更加完善科学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5 重视矿山环境研究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农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各种矿产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但不断增加的资源开采也意味着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威胁人们的健康。现今,国际范围内都在积极寻找降低矿业对环境破坏的有效方法。比如:很多国家在进行矿山开发工作时都增加了环境影响评度,这可以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但也能够有效降低矿产开采的成本。

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现今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我国整体的经济形态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国际民生的战略和方针。这些工作的进行对于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意味着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必须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这样才能够为城市的建设、开发、地质灾害的检测和预防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和理论支持。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注意不断地积累经验,并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爱昌.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低碳世界,2016(4):124.

[2]刘睿.论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