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自然灾害对旅游地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
2018-02-02邓敏
邓 敏
(昭通学院 农学院 云南昭通 65700)
引言
面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速了自然灾害问题,越来越多旅游地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发展生存的摇篮,更是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依托,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跟当地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关于旅游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研究较少。
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VBN模型因果链信念决定价值观而价值观又决定着环境友好和个人规范包括行为。生态环境世界观导致对感知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VBN模型中感知能力是连接不良后果认知与行为的重要总成部分,尤其是生态环境世界观直接影响到价值的认知程度。
根据VBN理论本研究将模型简化得到两条因果链:省略生态环境信念的中介作用,检验利他价值观是否对个人规范直接起作用,利他价值观对个人规范有直接正向影响,生态环境信念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行为有直接正面影响。道德规范作为特殊的文化原则,在生活中对人的行为有指导作用。如何定义行动情况,不仅从个体定义之外,我们还要而在道德准则方面让居民而影响行为。
2 讨论与建议
2.1 讨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和地域性差异性是影响人们行为异同的关键因素。就像我国儒家和、中庸思想广泛影响着我中华大地几千年,对于我们文化及思想价值观、自然观和道德规范,人与物、人与环境也是直接关系。大理古城与青都景区两地自然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要通过中介变量生态环境信念或个人规范调节,以及灾害后果认知、个人规范和日常环保习惯因子均值存在明显的差异。从环境特征来看,大理古城位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带的迎风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寒暑适中,温年较差小。大理古城是居民始终认为山川草木皆有神灵依附,人类不能随便打扰它们,保护旅游景点使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2.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议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文化的教育,从而带动居民素质行为,这不仅关乎到一个地方的环境保护,而且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强化生态环境信念
不良环境源于忽视或低估个人行为扰乱正常效应,与其说是漠视个人行为对他人及自然界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如说是生态环境信念造成的,由于缺乏足够的环境、灾害知识,没有理性认识灾害、经济与个人关系。提高环境保护、加强宣传灾害知识,有力有序的处理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
(3)增强环境责任感
发挥个人,团队精神,有组织、有目的的到景区管理、监督权。
(4)制定旅游环境管理相关政策
制定和完善旅游环境管理相关政策,不能千篇一律;因地域,环境文化不一样,根据当地文化环境,因地方,环境,制度相关管理政策,同时还要与当地居民经济相联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境管理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
结语
面对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我们不仅从利他主义价值观角度研究居民环保行为的影响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研究文化背景下的旅游地作为案例地,来实现中国特色的“文化与灾害对居民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行为影响”理论模型。
[1]程绍文,张捷,徐菲菲.自然旅游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中国大理古城和英国新森林国家公园的比较.生态学报,2010,30(23):6487-6494.
[2]曹世雄,陈军,陈莉,高旺盛.关于我国国民环境的态度调查.生态学报,2008,28(2):735-741.
[3]曹世雄,莉陈,余新晓.陕北农民对退耕还林的意愿评价.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42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