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背后的商业蓝海
2018-02-01麦霖杰
麦霖杰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和广泛使用,各大互联网公司包括巨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推陈出新、竞相追逐,现在也难以挖掘到新的突破点、增长点。物联网作为下一阶段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设备生产商等企业纷纷试水,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纵观2017年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下半年,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当属智能音箱。
一连串的企业进入智能音箱领域。喜马拉雅推出智能音箱“小雅”、阿里巴巴推出“天猫精灵”、小米推出“小爱同学”、百度推出“Raven H”、腾讯联合国内知名AI科技公司Rokid打造更加智慧的音乐生活场景。主力军主要分为三种业态:一是以Rokid、出门问问和Broadlink为代表的专业AI企业,其产品中音乐只是众多功能之一,重心放在语音交互和家居设备连接;二是以喜马拉雅和酷狗为代表的内容基因型企业,更多强调提升用户在聆听场景下的交互;三是以BATJ以及联想、小米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侧重于构建商业生态帝国。
国内智能音箱的火热极大程度受到亚马逊Echo成功打造的商业生态的影响。但国内在对标发展过程中必须留意:一是美国的音乐收费体系很完整;二是亚马逊的推广补贴;三是美国的家庭大都有使用音箱的习惯;四是美国人对跨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有极高的熱度。
智能音箱背后是语音交互的蓝海,目前国内各企业大都采用低价吸引小白用户、抢占市场的策略。这背后有一荒诞的逻辑,即智能音箱发行商认为占领足够大的市场时,就有足够的资本与其他设备生产商进行压制性的接入谈判。
立足于长远发展,企业依靠的必须是具有极强用户黏性的大型生态圈。如单纯进军内容的单一模式场景的交互,用户群体就会变得很窄;对用户而言,功能更完备的产品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用户一般不会选择在家里安装两套智能音箱。另外,企业必须打造智能音箱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核心功能,增强用户黏性,提升使用率。尤其是做好“内容+家居控制”方面的结合。
可预测,2018年智能音箱出货量会持续增长,但暂时不会取代手机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控制要件。对于远程的家居控制,手机端与智能音箱端有望对接融合,提升功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