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成长:唤醒学生学习自觉 提升个人运动素养

2018-02-01杨铁林

体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高中生体育教学

杨铁林

摘 要:本文从生态课堂的理念出发,对足球头顶球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体育课堂应该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唤醒学生的运动学习自觉性,实现学生个人运动素养生态式的成长。

关键词:生态课堂;体育教学;头顶球;足球模块;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12-0058-03

生态课堂强调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做到关注人性、突出个性,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诚然,体育生态课堂也应该紧跟步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本,遵循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的运动学习自觉,提升个人体育运动素养,实现学生个体生态式的成长。

前一时期,本人有幸参加十校联谊“生态成长”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足球模块的头顶球。课后,市教研员与到场的市内外30多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足球头顶球的专题研讨,收获颇丰、感慨良多。随后,紧绕“生态成长”这一理念,我对足球头顶球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学习目标亦达成

闭眼问题是头顶球教学的一个难点。球朝你飞过来,会闪躲、会闭眼,这是人的本能。学生在初学头顶球时经常会出现闭眼的问题,大部分教师的处理办法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闭眼,鼓励学生勇敢去顶,可是球来的时候,学生还是会闭眼。如何让学生不闭眼呢?可以尝试给顶球人设定任务目标来解决闭眼的问题。例如,两人一组在练习的时候,一人抛球接球,一人头顶球;接球人可向左或向右移动,抛球之前,可以给顶球人一个任务目标,“顶球的同时你要迅速报告我的方向,并用手臂指向我的位置”。这样,给顶球人设定了任务目标,他就会为了准确报告接球人的位置而不得不去努力睁眼,也就在这种任务驱动下解决了闭眼的问题。

在头顶球的提高阶段,通过设定一定的任务,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在进行顶平球、顶高球、顶弹地球的教学时,教师一般会先告诉学生,顶球的中后部是平球,顶中下部是高球,顶中上部是弹地球,然后教师一一示范,最后再让学生去练习。其实可以换种策略,在教学之前不告诉他怎么顶、顶哪里,只给学生设定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练习,同样可以完成学习目标。以头顶球一抛一顶的练习为例,抛球人只要告诉顶球人,把球顶到我胸前;把球顶高一点,顶过我的头顶;把球顶到地上,让球反弹给我。在顶球人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告诉他顶到球的什么位置,只告诉他了一个目标,“顶到我的胸部”“顶过头顶,顶高”“顶到地上”,学生会去自行调整顶球的位置去完成这个目标。只要目标达成了,学生也就掌握了顶出不同高度球的方法,也就知晓了顶球的位置。

在足球侧顶球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先讲解示范,然后再组织练习。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什么也不说,只是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方法和要求。设置情景,A、B、C三人三角站位,A抛球,B顶球,C接球。A直接告诉B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把球顶给C”。B接到任务后,自然而然会去想怎么才能顶给C呢,要摆头、转体吗?他会试着去完成这个任务,当他把球真的顶给C时,也就学会了侧顶球。

所以,给学生一个任务,告诉他一个需要达成的结果就可以了。学生会自己想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结果。学生去想,做,到完成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领悟的,是教师所不能告诉他的,学生学会比教师教会更具价值。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更要学会自学。

二、适当降低要求,感受自由发挥空间

足球头顶球第一次课,是解决学生敢顶且能顶出一定距离的问题。其实第一次课时,可以不讲解具体的哪个部位击球,只要告诉学生,把球顶给搭档就可以了。不用管学生用头的什么部位,只要敢顶,能顶给搭档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顶球的部位。

跳起头顶球教学中,对于跳起,是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的,不设过多的框框,让学生自由的跳起。课堂上可以不讲单脚还是双脚起跳,不讲左脚还是右脚起跳,不讲前后站立还是左右开立,不去强调起跳的姿势。只要告诉学生在跳起的过程中完成头顶球,就达到学习目标了。可能你会说,跳起头顶球,需要强调起跳的姿势,要双脚起跳,要标准、规范。举个例子,在排球扣球教学中,扣球难道都是双脚起跳吗?背飞不就是单脚吗?在羽毛球运动中,杀球难道都是双脚起跳吗?单脚的点杀也可以呀。对待专业的队员,我们要讲标准、规范,可是我们面对的是普通的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是重点。那么在进行足球跳起头顶球教学時,老师只需要告诉学生跳起来用头顶就可以了。学生是用单脚还是双脚起跳,前后还是左右站立,可不加限制,自由发挥,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擅长和习惯的方式起跳,也可以达到跳起头顶球的学习目标。

课堂上,适当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学、对学、群学,交流彼此的体验感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学习的乐趣与自我的进步。

三、增加练习密度,学练贴近实战

练习内容要贴近实战,通过增加练习密度来增加运动强度,优于利用素质练习来进行补偿。足球比赛中的头顶球,又有多少是原地头顶球呢?大都是运动中的头顶球,所以在设计练习内容时,一定要尽可能地贴近实战,增加运动中的头顶球。例如,一人一边倒退一边抛球,另一人一边前进一边头顶球;一人一边前进一边抛球,另一人一边倒退一边头顶球。同时,也可以让抛球人给顶球的同学提要求,顶到我的胸前,顶球人自然而然会去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击球部位。或者是顶高一点,顶远一点,会自然而然去增加顶球的力量。或者顶弹地球,学生也会调整击球的位置去完成任务。或者,抛球者把球抛高一点,告诉顶球人“跳起顶给我”“跳起顶给我胸前”“跳起顶给我弹地球”“跳起顶高顶远”,都是可以的。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变化任务目标,让学生的练习多样化。这样,练习密度增加了,强度也就增加了,收到的效果要比用俯卧撑、折返跑、仰卧起坐等练习内容好得多。教师要进行多样化的设计,让学生在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中释放天性,彰显个性,快乐学习,自由成长。endprint

四、学会“有所可为”,亦要“有所不为”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授体育运动技术。当然,自我保护和规则意识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头顶球教学中要求学生手臂架起,为什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归纳。学生会说,手臂架起时顶球有力量、跳起能保持平衡、可以争夺防守空间等。可学生更应该知道的是,两臂架起在比赛中是为了保护自己,学会进行自我保护。手臂可以架起,但是如把手臂伸出去了,且推到了别人,就是犯规,是不允许的。所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的时候,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一点更重要。

五、教师实时发问,引导学生归因

在足球课堂上,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或完成不到位时,老师往往会告知学生哪里错了,然后老师做示范,学生尝试改正,老师再给学生纠错。其实,我们可以创新一下,比如,不告知学生对还是错,而是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去归因,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比如,当学生出现球砸脸的情况,这时可向学生发问,“为什么砸脸呀?”学生说,“球抛低了。”“那球低了怎么才能顶到呀?”学生说,“蹲下顶。”“对,降低重心去顶。”学生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了。老师不用告诉他哪里错了,也不用教他怎么做,只是及时地提出问题就可以了,学生会去寻找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再比如,球从头顶上飞过去了。老师问,“球怎么飞了?”学生说,“顶到头顶上面了,没顶对部位。”老师问,“这个时候怎么才能顶到呀?”“退一下或跳起来能顶到。”无论是降低重心、退一下还是跳起来,都是移动取位去顶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去尝试,慢慢学生就找到顶球的部位了,而且找到之后很有成就感。同时,也达到了学习目标。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归因,并寻求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就可以了,收到的效果也好很多。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思想者,课堂上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亲身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六、活用辅助教材,优化体验环节

在准备或热身环节,部分教师会设置头顶球体验环节,比如让学生尝试用头顶球进行射门比赛,去激发学生对头顶球技术学习的兴趣。下面是一个案例,我们来分析它的优点和不足。设计方案:头顶球单元,第二次课,热身体验环节。场地大小30米×10米,设置两球门,6人一队分两队,以手抛球的形式传球,最后用头顶球射门和头顶球解围,看哪个队进球多。这个方案优点显而易见,复习了头顶球技术,跑动达到了热身效果,而且尝试和体验了头顶球射门。但是仔细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在跑动和传球,顶球的机会都很少,且不说头顶球射门了,所以尝试射门和实战体验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我们不妨对这个设计进行一下改造,场地缩小,变成10米×10米,设置4个球门,分2个队伍,每队2个球门,每队可以进攻对方2个球门,同时守住自己的2个球门。这样每队的队员既要守住自己的球门,又可以攻对手的球门,每个人的头顶球次数明显增加,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球,去体验头顶球技术,既达到热身,又能复习头顶球技术,获得射门的体验,效果要优于大场地。所以,辅助教材设计得当,对主教材的学习是有推进作用的,这也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实践教学更应该紧跟步伐,秉持生态成长的理念,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关注人性、突出个性、着重成长,唤醒学生内心的学习自觉,实现学生个人运动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授课之余,更应该思考如何将足球运动真正落實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使之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足球运动,自觉地运用实践课上教师所教授的方法,实现足球运动技术的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小平.打造小学体育生态课堂[J].体育教学,2013(7).

[2]王玉红.生态成长在课堂——构建“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3(1).

[3]杜亚丽,陈旭远.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9).

[4]岳伟,刘贵华.走向生态课堂——论课堂的整体性变革[J].教育研究,2014(8).

[5]翁新波.新课改视阈下高中体育生态课堂的理论诉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6]申云霞.新课程下生态化体育课堂的有效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3(6).

[7]张磊,方小花.困境与超越: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高中生体育教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