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岂可扬鞭哭穷途

2018-02-01麻诗杨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王献之吴冠中毕淑敏

麻诗杨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位当地很出名的青年书法家给我家写了一幅字,内容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我的眼里,那幅作品写得龙飞凤舞,几乎令我有了想去学书法的冲动。

2016年暑假,我回到家乡。一天,我偶然经过一家装裱店,瞥见一幅非常熟悉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不就是我家挂的那幅字吗?我走近仔细一看,发现作品确实是那位书法家写的,不过落款的时间是“丙申年”,也就是2016年。快十年了,那位书法家的风格没变,写的还是那首广为流传的唐诗。那幅当年撩动我少年心的书法作品,如今在我眼里却有些俗气了。

我想起了东晋书法大师王献之,他从小跟着父亲王羲之学写字。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王献之不断超越自己,开创了“一笔书”,成为“大草”书法的一代宗师,与他的父亲并称为“二王”,屹立于中国书法艺术之巅。

我家乡的那位书法家与王献之的差别何以如此之大?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给出了答案。

在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吴冠中先生说道:“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吴冠中先生出身贫寒,从16岁开始学习美术。在此后漫长的艺术道路上,吴冠中先后师从常书鸿、关良、潘天寿等美术大师,国画技艺日渐精进。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成名之后远渡重洋,到法国学习西洋油画。回国后,他致力于西洋油画的民族化探索,把中西文化艺术进行融合,终成一代大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唯有不断超越过去的自我,塑造全新的自我,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理想的境界,为时代和人类作出更多贡献。从王献之到吴冠中,再到其他领域的大师,谁都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之后,才成为大师的。正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继往开来的自我超越者,我们这个世界才越来越精彩。

类似于我家乡那位书法家的那种简单地重复自己,甘愿沉寂直至自我才华消逝的行为,对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者而言,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我们如果自甘平庸,简单地重复自己,那就是可耻的。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接过学生递上来的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人生有意义吗”,后面还写着“请毕老师务必讲真话”。毕淑敏略一沉思,如此答道:“人生雖本无意义,但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话音一落,台下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为自己确定人生意义,也就是为自己确定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在漫长的人生中,不断地向着新的更好的自己靠近,这就是奋斗与追求的意义。我们原本就是在不断为自己设定目标、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向更为精彩的人生的。“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我们如果不断重复自己,那么,对自己、社会来说,这都将是一件非常可怕也非常可耻的事情。

我坚信,吴冠中所说的“重复自己是可耻的”这一句话中凝聚着他人生的智慧,而不断创新与超越自我是其人生不变的底色。他那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青年。他的高度,我们可能不能至,但心一直向往之。

青年人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一样,同在“远方”。如果没有超越自我的能力和勇气,那就只有像阮籍那样,稀里糊涂地走到穷途,扬鞭大哭一场,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原点。让我们朝着人生的目标勇敢地前行吧,不犹豫,不徘徊,不裹足不前。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献之吴冠中毕淑敏
春江水暖
王献之依缸习字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善良是颗种子
善良是颗种子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