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外的鲁迅很有趣
2018-02-01陈阿娇
陈阿娇
在中学课本里,鲁迅的文章不少,有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有选自《呐喊》中的《故乡》《社戏》。这些文章,写的多是他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回忆,文笔质朴,情感真挚,与很多五四时期及其前后作家写的散文并无本质区别。
真正塑造鲁迅伟大思想家、革命家形象的作品,应该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杂文和《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鲁迅作为思想家、革命家正义凛然和不苟言笑的形象,因这些文章中的理性、愤怒和批判而被烘托出来。
在很多同学的眼里,鲁迅先生每天都在忧国忧民、唉声叹气,“横眉冷对千夫指”。作品里一些他写作时未必多加在意的句子,经常会被拿来做文章。比如,在《秋夜》一文中,鲁迅写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曾在语文试卷中反复出现。出题老师要求学生们分析鲁迅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许多学生最后得出连鲁迅都未必能想到的答案。类似这样对鲁迅作品进行机械解读的现象并不少见。
因为这些对教科书的机械解读,鲁迅的形象被不断异化,许多学生脑海中的鲁迅,只是课本中照片里那个表情严肃、眉头深锁的人。因此,“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才会成为广为流传的段子。
其实,鲁迅的形象绝非几篇课文就能展现。以2013年重新修订的《鲁迅全集》来看,鲁迅有小说、杂文、学术著作十卷,书信四卷,日记三卷,索引一卷,总共18卷,总字数约为700万。这还不算鲁迅早年用其他笔名,零散地发表在一些报刊上的,有待学者整理、统筹的文字。甚至有学者认为,鲁迅全部作品的字数大约有1 000万之多。由此可见,鲁迅那几篇入选教材的文章显然并不能撑起他完整、立体的形象。
在思想家、革命家等严肃的标签之外,鲁迅还是一个有趣的,甚至有点孩子气的学者。对学术界来说,认识到这一点不是问题。然而,我们的课本多从他的《朝花夕拾》和《呐喊》中选择文章,其他著作较少涉及,对鲁迅丰富、立体、生动的形象鲜有展现。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家萧红是这样写鲁迅的:“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从这样的描述中可以得知,鲁迅绝对不只是那个整日在书房里“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写作”的文学家。
《两地书》是鲁迅与爱人许广平之间的通信集。在两人的通信中,鲁迅不时表现出有趣、外向和诙谐、叛逆的一面。在调侃关系不错的孙伏园酒后上船大吐时,鲁迅说他“晕船活该”,类似关系好的大学舍友打嘴仗。
以上这些活泼的形象,与教科书里那个深沉、愤怒的形象,有很大差别。
其实,鲁迅的文化成果既厚重,又丰富,远远不是我们在课本里读到的那几篇文章能概括的。
作为近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巨匠,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还是翻译家,在美术和收藏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他本人的性格也颇为活泼生动。
相比之下,鲁迅在教科书里的形象略显刻板,本来有趣的形象,被弄丢了。所以,不要被课本上的課文限制了思维,只有将不同的侧面拼接在一起,我们才能够了解到一个全面、真实的鲁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