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2018之路
2018-02-01孟秋
孟秋
毫无疑问,2017年对于全世界来说,经济发展都是具有活力和异常活跃的一年,这体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数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6%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增速2.2%,新兴市场国家增速为4.6%。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基本上摆脱了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全面复苏阶段。
预计2018年这种全面复苏和增长仍将会持续。人们似乎已经可以肯定,新的增长点将体现在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以及物联网等与“万物互联”相关的产业上。与此同时,屡遭挫折的全球化进程随着欧洲走向政治稳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已经从2016年的两起“黑天鹅”事件(特朗普当选总统和英国脱欧)阴影下走出来,走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上述两个因素,无疑对全球经济维持稳定增长提供了动力。
2017年,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不但因为中国的GDP增速达到6.8%,为进入“新常态”以来增速首次上升,也因为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以及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对外投资国家之一。中国不但提供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也提供了经济全球化的路径,既有来自官方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有来自民间的、推动全球电商发展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中国模式”正在走向世界,在未来也必然会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展望2018,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仍将会持续。但发展之下依然存在诸多变数,这里面主要包括地缘政治变数带来的扰动,以及经济结构性调整可能带来的债务风险。前者将主要影响能源价格的变化,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目前,中东的不确定性已经由叙利亚、也门等非产油地区延伸到伊拉克、伊朗和沙特等产油国,并带来油价的一路上升。加上石油供求关系调整已经到了新周期,油价的上升不可避免,从而为东亚、南亚和欧洲制造更高的能源成本。不过,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顺利接近完成,除能源外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趋势不太可能出现。
贸易保护主义仍旧是困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的经济、财政和金融路线已经基本明晰,各方将会形成针对美联储加息缩表以及减税政策的成熟应对方案。但在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思维,尤其是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思维初现,必须引以为警惕。同时,以七国集团为主体的发达国家之间将会签署更多的高标准自贸协定,从而形成高标准贸易平台,易形成对华贸易排斥,这些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所需要关注,并给予明确应对的。
中國在2018年仍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一带一路”在全球落地。此外,中国还有许多经济合作机制如金砖国家机制、上合组织合作机制、APEC对话机制以及“16+1”合作机制等。它们能够有效缓冲由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另外一方面,中国也在努力地推动中美以及中欧的双边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以及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更多的双边自贸协定等。这些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落到实处,将决定“中国模式”在世界经济中获得接受的程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