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引导撬动产品调整及行业转型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秘书长、信息部主任王莹谈行业现状及肥料发展趋势

2018-02-01中国农资吴江牛立亭

中国农资 2018年2期
关键词:王莹化肥有机肥

□《中国农资》记者 吴江 牛立亭

王莹在首届生态肥料高效高产论坛上。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但由于基础肥料产能结构性过剩、品种发展不平衡、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化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2017年下半年以后,化肥市场出现走暖势头,但“减施增效”、“有机肥替代”等政策催生化肥市场产生新的格局的趋势不会改变。

在面临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政策解读以及行业发展未来方向备受关注。日前,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秘书长、信息部主任王莹在湖北武穴召开的“首届生态肥料高效高产论坛”上,就当前化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门进行了解读。

A关注政策谨慎乐观

未来化肥行业转型要关注行业政策引导。王莹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最核心目标,就是“在不增加农民投入的前提下,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品质。”她说,这需要各种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就是扎实有效的去产能,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同时,刚刚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稳中求进仍是未来发展的主题,对于农业发展也有一些措施在不断推进,在不增加农民投入、不降低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品质。

这些政策背景关系到未来肥料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方向。王莹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王莹说,未来政策将引导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支持重点行业升级改造,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严禁产能过剩行业增加产能项目。同时,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和节能审查,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或生产、使用淘汰类产品的企业和产能,要依法依规有序退出。对于加强工业节能问题,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此外,未来将加大控制重点区域排放,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部分省市实施总磷排放总量控制,特别是重视农业污染排放治理。对于农资行业来说,要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王莹提醒企业,对于当前的化肥政策调整和发展趋势,要采取审慎乐观的态度,关注农业消费的减少和种植结构的调整。2017年到2018年播种面积约减少92万公顷,减少至3584万公顷。同时,由于有机肥替代的引导,2020年将使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核心和知名品牌产区化肥用量或将减少50%。同时她建议,目前化肥产量下降但是产能退出缓慢,2017年氮肥、磷肥继续保持减产格局,规模小、工艺落后、竞争力差的氮肥企业或装置淘汰加速,磷肥产能退出将加速。

B政策指向产品调整

针对当前复杂的行业发展形势,总体来说化肥行业整体区域向好的趋势,未来对环境友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或具有土壤修复功能的高效生态肥料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王莹说,国家政策改变对肥料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是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对此,一些企业已提出了全程解决方案的概念,根据土壤、作物和肥料的协同作用为农产品订制一个全程解决方案,根据土地投入的成本、种植的农作物,确定种植作物的每个生命周期,加入何种营养元素,肥料会根据全生命周期投入。这也是肥料行业发展比较好的趋势。

王莹还与行业分享了行业备受关注的和普遍关心的肥料分级、环保税以及肥料发展等问题的看法。她说,2017年12月4日《肥料分级及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征集意见期为一个月,后期将开始执行。“强制性标准实施后,销售产品的包装袋上必须标示园林级、农田级或者生态级,产品必须属于三种级别之一,意味着相对应的控制指标发生变化。”例如,尿素、复混肥料中的缩二脲,有机肥的大肠杆菌群、蛔虫卵、抗生素,重金属含量和危险废物等指标,都有强制性的指标要求。如果产品不符合这种指标,则无法进入市场销售。王莹特别提示:“因为袋子流通需要一个周期,所以我觉得标准的执行将有一定的过渡期,预计2018年开始全面执行。”所以大家今后经营产品和销售产品要认清标识。“特别是生态级的标准也非常严格,有一些企业可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同时,她也提到环保税的问题。从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征收环保税,各地区征收额度不同,这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将增加。她说:“有报道称,环保实施意味着化肥涨价,我认为这个因素不成正比。化肥价格到底是涨还是跌,要看供需关系和市场的承受能力。”

对于肥料未来发展趋势,王莹认为应当关注土壤健康。无论是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还是农业安全的要求,抑或国家对环境、土地安全的重视,都将土壤健康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她指出,人们健康要求的“吃饱更要吃好”在肥料环节将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各省土十条相继出台,农业部成立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都将使政策实施到位。同时,部分企业也相继推出了一些产品,例如湖北祥云、金正大诺泰尔、根力多等开始崭露头角,或向下延伸产业链,或与农机、种植农业、种业合作,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

C新型肥料借势成长

王莹特别谈到了新型肥料的发展方向以及部分产品的发展机遇。她说,目前在农业部进行登记的种类有水溶肥料、缓释肥料、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复合微生物肥料、肥料增效剂、微生物菌剂、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从市场来看,目前新型肥料的产品种类多、产能增速快,推广应用难、开工率不高、市场比较乱。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全球肥料总体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竞争压力和环保压力促使肥料产品不断创新,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环保性能好的特种肥料将受到青睐。王莹说:“未来五年中国新型肥料将以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其中水溶肥和缓释肥的增长率分别接近15%和10%,生物刺激素市场增速有望接近20%。”

对于水溶肥产品的发展,王莹提醒大家,一定要关注水肥一体化面积将由2015年的8000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1.5亿亩。缓控释肥的发展由于劳动力的缺乏以及高效环保生态农业需求推动,带动了科研和生产热情较高,但是推广应用困难、价格普遍较高,未来的降低成本是关键。同时,她还提到土壤调理剂近年发展较快,土壤问题催生了土壤调理剂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土壤盐碱化、酸化改善以及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

生物有机肥则由于生物有机肥功能强大,市场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在谈到广受关注的有机肥替代化肥问题时,王莹特别指出,一号文件中也提出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以及土壤修复、水肥一体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中国粮食巨大的需求,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是不可能的。农业部提出,2017年是在果、菜、茶方面试点,部分替代化肥产品,这是多年连续使用化肥,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短期内需要补充的有机质到土壤中。”

近年来,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场发展迅猛,高效农业的需求使生物刺激剂成为近期最热门行业话题。王莹说,根据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生物刺激素的市场规模为14亿美元,目前中国则在2亿美元左右。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2020年全球将达20亿-30亿美元,年增长率10%以上。中国将达4亿-5亿美元,并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生物刺激剂应用的最大市场。生物刺激素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农业和环保政策有关,此外企业相对较高的研发投入,将有助于生物刺激剂行业的快速发展及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等方面的创新。

猜你喜欢

王莹化肥有机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巧用比较策略,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王莹作品赏析
王莹作品赏析
莱俪青年艺术奖获奖者 王莹:《租赁一平方米》的力量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