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基于游戏规则的激励机制研究与设计
2018-02-01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6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现代高职教学评价,引入了“过程性评价”[1],在过程性评价中,不仅有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还会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过程中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2,3]。这一方法,改变了传统一锤定音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这种评价方法,还是建立在教师是评价主体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性不高。
电子游戏既为玩家设定长期明确的目标,也能给玩家短期任务,引导玩家以主人公的心态享受游戏过程,不达游戏设定的最终目的绝不轻易罢手。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广大教师和家长极其希望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的理想状态。
目前,国内许多教育人士都在关注如何将游戏的吸引力注入教学中。其中,大多数是直接引入游戏到教学中,把学习内容编排成一个个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4-6]。这一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学科繁多,知识复杂,要把所有的知识都编成游戏内容,难度大,可行性低。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借鉴、模仿游戏规则,设计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学习态度。
1 设计基本游戏的教学评价规则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人们普遍认为,教学评价应当具备诊断教学问题、调控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7,8]。
关于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单一[9]。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过于依赖任课教师的主观判断,评价标准难以量化,影响评价的公平性。
(2)教学评价的评价结果过于绝对。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大多教学评价只用“好”与“坏”为评价结果,忽略学生个体某一方面的特长。
(3)教学评价的作用发挥不全面。教学评价仅用于“评价”,而忽略利用评价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是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并不多。
基于游戏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游戏本身并不是游戏教学的最终结果,通过教学中游戏规则的设定,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才是基于游戏的教学评价最终的要求。所以,基于游戏的教学评价必须具备目的性:一是提高学生注意力,二是增加学生兴趣,三是加强学习主动性,四是戏教学要具有灵活性 。
2 学生的游戏级别划分
在基于游戏的教学评价规则中,应当为学生设计明确的目标,像游戏都有游戏的目标一样,如升级打怪,营救公主等。在此,我们按角色类游戏设定评价的策略,也为学生设计进阶级别,要求学生不断的自我升级,才能得到理想的评价成绩。因此,首先需要确定学生的游戏角色级别,此处采用按照军衔分级别,由低到高共分为9个:士兵、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司令。所有学生的初始级别均为士兵,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获取相应的分数,每50分进一级,当取得营长级别时,平时成绩就达及格线,当取得司令级别,则平时成绩为满分。
设计好了学生进阶级别,也就是人为的给学生设定了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为了晋级而学习,进而激发出学生本身的学习热情。学生既会为得到“司令”级别的最终目标而不断的努力学习,也会为即将进入更高的级别而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
3 获取分数途径
在游戏过程中,玩家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才级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打掉小飞机得10分,打掉大飞机得20分等。学生为了得分晋级,也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才行。此处将学习任务分为五大类(如图1所示):出勤、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加分以及值日情况。
图1 获取分数的主要途径
(1)出勤。学生的出勤情况主要分成两类:出席和缺勤,其中出席又分为按时到堂和迟到两种情况,而缺勤又分为旷课和请假两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规定分数,如每节课按时到堂得2分,迟到得1分,请假得0分,旷课扣2分。出勤分是其他得分的基础,如果缺勤,除了课后作业项,其他类的分数都将计为零分。这就像玩游戏一样,如果玩家不参与到游戏中,是永远无法升级的。任何情况下,学生缺勤,教学任务都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在整个的教学评价规则中,出勤得分是唯一会出现负分的地方。
(2)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均按5分制记分,基本完成得3分,完成较好得5分。
(3)加分。课堂加分的情况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主要由任课教师掌握,但为了公平,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课堂加分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回答问题,团队合作,课堂纪律以及课堂作业有特色等。
(4)值日情况。在现代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机房、实验室等场所,随堂打扫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值日情况加入学习成绩计算,是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
4 加分机制
只是定制固定的获取分数的途径,会让前阶段学习状况不佳的学生,因为后期再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而干脆放弃希望,那就无法达到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学习热情的目的。同样,得分途径过于单一,也会让一直表现优秀的学生失去创造的热情。这就和游戏的玩法设计一个道理,设计的太难,大多数玩家就会失去继续游戏的信心;设计得太容易,玩家又会因得不到及时的刺激,而失去兴趣。
在游戏中,玩家常常能通过拾取某些宝藏,提高游戏技能,激励着玩家不断的寻宝。在获取分数的途径中,引入加分机制,可以让学生获得意外的得分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1 回答问题加分
合理的设计答题得分规则,不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鼓励学生创新。
对于回答问题,学生有好几种情况:知道答案能正确的回答问题,不但能正确的回答问题还具备良好的阐述,知道答案不屑于回答,知道答案但表述不出来,猜到答案不敢回答,不知道答案不会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可能的情况,将学生回答问题得分,进行如下规划。
(1)教师点名,回答正确,加1分;(2)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加2分;(3)回答的答案有特色,加2分;(4)回答的问题比较难,几乎没有其他学生可以回答出来,加3分或3分以上;(5)如果是小组讨论得出的分数,整个小组成员全部得分,回答的学生再根据回答的表现额外加1~3分。
在本得分规则中,采用只奖不罚的得分规则,更能够达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的目的。
4.2 团队任务加分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非常注重的一个部分。因此,在教学评价中,设计出一个能促进学生团结合作的评价规则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本文设计了小组任务教学评价(见表1)。
表1 分组学习评价表
在分组任务评价中,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打分机制,促使学生个人必须在团队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工作量才能够获得高分。表1中默认的权重值为1,得分为百分制,总评上不封顶,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小组或者个人则可以通过权重调节得分,如权重设成1.5,“得分”乘以“比例”乘以“权重”得到本项分数,项目分数累加得到总评分数。
每次分组任务的分数都将按比例计入加分项中,加分项设计成上不封顶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任务,在总分上获取较大跨度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分组合作。
4.3 特殊情况加分
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可以酌情给学生加分,如某学生近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或者学生向教师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等。引入特殊情况加分机制,进一步加大了获得分数方法的灵活性。
5 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广大高职教师共同关心的课题。
本文通过借鉴电子游戏吸引青少年参与的特点,将游戏的计分规则运用到教学评价中,设计了基于游戏规则的教学评价方法,吸引学生主动热情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了保持学生对教学评价结果的新鲜感,本方法还引入了加分机制,能相对灵活而又公正的调节学习分数,让意外惊喜刺激学生,促使学生良好积极的学习心态得以持续。
在研究过程中,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将基于游戏规则的教学评价方法运用到C语言程序设计、二维动画设计和Flash游戏制作三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运用此评价方法的课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普遍提高,其中旷课率0%,作业提交率99%,测试成绩较往年提高了15%,另外,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规则是死的,学生、教师是活的,规则实施的实际情景是千变万化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影响基于游戏的教学评价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两点。
(1)学生为了获取加分,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对教学评价结果真实性的影响,如抄袭的方式完成作业。
(2)不同的教师,在针对同组学生执行同一教学任务时,实施的教学策略不同,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影响。
因此,进一步保障基于游戏规则的教学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将成为后继工作的研究对象。
[1] 王壮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3):17.
[2] 张文强.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37-39.
[3]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课堂教学评价研制小组.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J].课程.教材.教法,2003(2):45-47.
[4] 吕国光,张燕.关于游戏教学的若干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3):130-134.
[5] 尚俊杰, 庄绍勇.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63-68.
[6] 魏婷.教育游戏激励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与设计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9(1):55-58.
[7] 刘启迪.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6(6):10-14.
[8] 韩忠春.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激励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04(3):127-128.
[9] 任宪强,刘建一.简论人才测评[J]. 经济论坛,2005(14):45-47.
[10] 卢立涛,梁威,沈茜.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2(6):43-47.